非遗压花艺术在小学美术单元化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戴嘉仪
[导读] 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现代传统文化创新的一种趋势,具象手艺性高的传统压花教学方式面对小学基础美术教育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戴嘉仪
        广州市番禺区傍西小学 广东 广州 511450
        【摘要】: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现代传统文化创新的一种趋势,具象手艺性高的传统压花教学方式面对小学基础美术教育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本文提出非遗压花艺术和小学美术单元化教学的结合,围绕着课程核心内容开展一系列活动,促使学生在非遗压花艺术课程中参与探究活动,从而从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压花艺术 研学后教 单元化
        
        (一)概念界定
        非遗压花艺术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把植物经压制和干燥处理成可保存的干燥花材,经过精心设计,制作成不同艺术形式的植物艺术。压花艺术在2017年成功列入广州市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遗压花艺术在小学推广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非遗艺术慢慢走近了校园。其中非遗压花艺术也走近了大、中、小学的课堂。非遗压花艺术在大学校园推广相对较为容易,非遗压花艺术在大学教学中更加偏重做出来的结果。大学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可以经过培训,达到处理精细花材的工艺要求,实施推广相对更广更深。压花作为一种较小众的非遗艺术,所以有压花课程的中小学比较少,一般都是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适合中小学压花教学也未能成为成熟完整的体系,未能全校推广非遗压花艺术,非遗压花未能得到重视。特别是小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美术基础较浅。小学美术教育强调美术育人,不仅仅关注学习成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在压花教学中,压花艺术对手脑灵活程度、画面审美要求较高,大多小学压花课程受到传统压花教学限制,压花作品表现较具象、单一。由此得出,小学压花表现形式相对高校会更难活化。                       
(三)非遗压花艺术课程在小学美术单元化教学实施的优点
        1.贴合学生身心特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单元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连贯性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等。小学美术单元化教学可以减少传统压花工艺单一性、具象性,使压花课程更加贴合学生身心特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所以把非遗压花艺术课程放在小学美术单元化教学中,会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把课堂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从而加深课堂效果,提高压花艺术课堂对学生的正面影响。
        2.科学高效的推行非遗压花艺术课程
        单元化教学是连续有效的整体框架,在小学美术单元化教学中开展非遗压花艺术课程可以帮助学校非遗艺术课程体系变得更加完整高效。有利于非遗压花艺术课程更加科学有效的推行,优化非遗压花艺术课堂结构,会有利于非遗压花艺术课程的全面推广,单元化教学让非遗压花艺术课程在一个更有深度与广度的教学空间中实施,从而更高效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四)非遗压花艺术在小学美术单元化教学课程中实施的策略
1.规划小学美术压花单元化课程计划
        非遗压花要在完整的单元化框架中规划压花课程,首先要了解学情,规划出有效清晰的学习路线,供科学有效的方向,才能连贯科学规划压花单元化课程计划。我校六年级上学期的单元化教学计划,整个年级围绕着国画与压花主题教学,以六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九课写意花卉结合非遗压花艺术为例,把美术创作过程更加结构化、系统化,将美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美术创作过程相结合,让学生像美术家一样创作。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美术绘画内容,从而内化为自身的美术综合素养。从美术教学体系到美术核心素养逐渐形成整体、连贯、高效的教学的教学系统。
2.提炼课程学习路线
        单元化教学强调连续有效的学习过程,提炼出连贯有效的学习路线尤为重要。例如在我校写意花卉压花课程(第三课时)中,学习路线图第一步是认识墨色焦浓重淡清,通过游戏和课前复习对比、分析墨的深浅;第二步作画构图,根据莲花的部位组织、形态、构图,让学生发展想象力,创造莲花水墨画;第三步正确合理的运用压花色彩、构图;最后在参与小组绘画过程中,发展想象力,画出莲花的不同的美态和展现压花艺术的独特纹脉、颜色、形态。在小学美术单元化研学模式中学生创作过程可以像美术家的思维与创作过程,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在完成自己的国画压花作品当中,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美术课堂学习路线紧贴国画压花作品创作过程,同时研究问题的设置也要紧扣美术课堂学习路线,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按照正确高效课堂流程走下去,从而深入了解小学美术压花课堂核心内容,拓展美术知识。为了防止流于形式的研学,小学美术非遗压花艺术单元化教学不能离开美术核心素养,科学合理设置研学问题、研学目标、研学路线,制定出连贯高效的研学方案。
        3.加强非遗压花艺术与小学美术课程联系
        非遗压花艺术课程在小学美术单元化教学实施,可以改变现行美术教材中的课程内容相对碎片化,与非遗艺术内容之间联系相对较弱情况。压花艺术与美术单元化教学的结合,把压花艺术结合小学美术单元化课程,使得压花艺术更加贴合小学美术课程,改变了非遗压花课程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
4.运用可评判的评估方法
        在单元化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连续有效的学习,从而内化为美术核心素养,在这过程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解课堂内容,需要可评判的评估方法来了解学生所获得的复杂与准确程度。可评判的评估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在国画压花色彩这一课中,判断学生在压花配色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学生将不同颜色压花的照片连线到相对应色调的国画背景中的方式,和要求学生做颜色试色卡等等可以量化评定的方式评估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程度。评定时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可以从生活联系、小组合作、小组探究、绘画质量等评定学生在单元化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从而提高评判的准确性。把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等结合在一起,用可评判的评估方法唤起他们内心情感,让学生真正能够在压花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回馈。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单元化教学中开展非遗压花艺术课程,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系统科学地进行非遗压花艺术教学。有效改善传统非遗艺术课堂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有利于非遗压花艺术更深更广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润胜.研学后教[M].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2016.
[2]、[美]Grant Wiggins,[美]Jay McTighe.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尹少淳 . 文化 . 核心素养 . 美术教育 [J]. 教育导刊 ,5015(09).
[4]、罗连,何卓彦,林石狮,陈育青,周苑秀,汤历.非物质文化遗产压花艺术的传承与活化[J].中国园艺文摘,2018,5: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