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静华
清远市清城区洲心街中心小学 清远市 511500
摘要:当前小学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高度重视。本文以科技活动为例,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对提升小学课堂教学效果有所启发。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信息技术;科技活动;课堂探究
一、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及意义
在以前甚至当前一些学校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个与教学改革方向不一致的错误倾向,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由老师说了算,老师决定给学生灌输什么样的知识,通过单一的讲授方式开展教学。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久而久之,将会对小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造成较大的影响。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有其科学内涵。概括来说,以学生为本就是应以学生个体为本,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作为学习的主导;教育活动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实际需求作为教学的依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同时,还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根本,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充分发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最终获得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适应性发展和协调性发展。
坚持“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意义重大。以学生为本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尤其重要。创造性就是在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驱动下迸发出来的。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身发展和成长过程中获得自由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例如,笔者借助区机器人大赛的契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激情,引导学生开展机器人编程学习,并通过选用相对简单、快捷的Scratch软件,使学生比较容易上手,有利于学生自己探索思考和动手操作。在机器人编程过程中,笔者从学生思维、编程方法方面进行适当引导,重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探索环境,而编程的具体实践则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牢固掌握编程的方法,这样恰恰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同时,以学生为本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尤其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竞争力。比如,在信息科技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创造性完成“打水果”游戏编程,这个作品需要学生在学习“打泡泡”游戏设计原理的基础上,根据要求改编游戏程序,从而完成“打水果”游戏编程任务。期间学生需要创新设计炮筒左右摆动的幅度和方向,以及替换掉有关对象要素,从而完成游戏编程。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教学与小学生实践紧密结合,使得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以学生为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和总结经验。笔者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综合采用了课前预习发现问题、结合实际激发兴趣、实际动手引导实践、开展合作提高效率以及科学评价鼓励为主等策略,尽可能地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前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观察、探索,鼓励学生自我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目的。
(一)注重课前预习,引导学生自发思考问题。
要求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前预习的主要作用在于,让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找到存在疑问的地方,从而在课堂上有的放矢进行重点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笔者对信息技术课堂的预习设计了相对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学生只有按要求完成了相应的预习任务,才能够顺利开展课堂学习。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了较好地促进作用。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会在课堂上重点关注、认真参与,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同时,笔者在课堂一开始就先让同学们提出疑问,引导他们针对问题开展交流讨论,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有好处。
(二)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思维活跃的特点,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但同时由于他们年龄尚小,对问题的认知缺乏经验基础。对此,笔者抓住小学生的特点,结合他们的兴趣点和生活实际,采取游戏引导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充满探索欲望,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例如,笔者利用区中小学机器人比赛活动的机会,通过网络向学生们展示往届比赛的作品成果,使学生产生极大好奇心。然后再将Scratch技术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中,使小学生在游戏玩乐的同时了解并掌握Scratch技术,有效提高了小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笔者一直注重课堂与实践的融合。实践作为教学过程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内容,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尤为重要。笔者采取鼓励、引导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活动中。平时教学中,注意少讲多练、讲练结合,将理论知识讲解与动手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设计和布置各种实践性的任务,使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比如,让学生进行赛车的组装,通过组装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了解了赛车的结构、动力原理以及有关科技知识,最终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活动的构建也是一项重要内容。笔者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特长等,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划分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分别完成教案设计的目标任务。比如,在开展机器人编程比赛的过程中,引导各小组内成员分别承担不同环节的任务,并在小组之间进行比赛,促进了各小组内部成员的密切合作与科学分工,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鼓励、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推动解决,各小组之间进行沟通互动、促进学习交流,达到了思维互补和相互启发的目的,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进行科学评价,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创造性。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作品及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多元评价,以鼓励为主,从而让学生能够树立起学好信息技术的自信心,保护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不受挫伤,恰恰有利于教学开展。笔者有意降低常规考试评价的影响,而注重平时从课堂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开展评价,注重鼓励,使学生充满热情参与信息技术探究活动。例如,在组织网页设计教学评价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然后从主题鲜明、创意新颖、色彩明亮、内容丰富、构图巧妙、视觉独特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价,注意先表扬优点后指出不足,并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详细记录,从而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三、结论
总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每一位小学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课前预习、激发兴趣、鼓励实践、引导合作和科学评价等方法策略,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推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彦林.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析[J].学周刊,2020(02):95.
[2]何金晶.小学信息技术实践与教学有效整合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247-248.
[3]单聪.试论信息技术趣味性教学策略[J].成才之路,2018(27):86.
[4]沈俊卿.以生为本 打造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中小学电教,2016(10):67-68.
[5]包金殿.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真正动起来[J].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14,第0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