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兴 王山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艺术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是精准扶贫背景下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与精准扶贫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能动性。艺术设计实践是高校参与脱贫攻坚的需要,是高校推动文化扶贫的需要,也是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还是深化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和建立大思政工作格局的需要。艺术设计专业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专业教学、志愿服务、社会服务等路径参与了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除了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文化氛围外,对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最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艺术设计;实践育人;全面发展;
2020年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面脱贫攻坚工作完成。全面脱贫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艺术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助力文化扶贫、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艺术实践项目。这些艺术实践项目不仅对当地的脱贫攻坚、精准扶贫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拓展了“大思政”工作格局,加强了实践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精准扶贫与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育人
我国的攻坚脱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面攻坚脱贫过程中,我们更加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前,物质脱贫已经基本实现,精神脱贫仍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文化艺术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开展精准扶贫、精神脱贫迫切需要艺术设计实践的参与,为乡村丰富文化艺术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一)艺术设计实践是高校参与脱贫攻坚的需要
脱贫攻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强大的社会合力推动,艺术类高校是重要精准扶贫力量,艺术设计扶贫是重要的技术扶贫。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众多师生参与到设计扶贫的艺术实践,他们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开展了大量的扶贫项目,为当地创作了大量的经济价值。如建立“互联网+众筹+生态茶园”项目,开发茶园可视化系统、导视系统等,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创造经济价值,增强造血能力。工信部印发的《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设计扶贫工作做出了重要的指示,要不断培育提升企业设计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https://www.sohu.com/a/256767201_170556]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西安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师生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订单式地为陕南紫阳县、南郑区多家企业和集体设计了大量的农产品包装、产品标识等,有效提升了当地产业品牌形象和竞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同时为当地培训艺术设计人才,提升设计造血能力。“设计教育精准扶贫作为一种指向未来文明结构的社会创新,是介入经济发展和乡村地区改造的一项影响深远的有效扶贫方式,对于高校社会创新教学与设计伦理与社会维度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李文嘉、唐嘉蔚、夏毓琦.设计学视域下的教育精准扶贫的责任维度与实践路径研究[J].设计,2019,32(23):78-80.]
(二)艺术设计实践是高校推动文化扶贫的需要
高校的艺术实践项目是文化扶贫的重要力量,设计实践项目也是文化扶贫的需要,为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和提升城市形象、营造良好氛围做出了重大贡献。全面脱贫不仅是物质上脱贫,更要在精神上脱贫——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中央农村工作小组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http://www.farmer.com.cn/zt2018/zxgh/]中指出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在规划的第七章专门强调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各项措施,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此外还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农村思想道德修养,开展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等。《“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也提出要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西安美术学院设计专业从自身特长和优势出发,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项目从乡村的整体规划设计、民居环境、村容村貌等方面提升乡村的文化氛围;设计专业还为紫阳县城市形象提升进行整体设计。此外,开展艺术支教、文艺下乡等项目,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并对陕南的历史文化、农村的优质文化进行挖掘,将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进行传统工艺的创新设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
(三)艺术设计实践是高校践行服务社会的需要
艺术设计专业集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深入到生产、建设、服务、流通的一线,设计的结果要直接服务社会,只有实现社会的应用,才有存在的价值。[郑曙.设计艺术的社会价值体现[J].装饰,2004(11):10-11.]艺术设计实践融入脱贫攻坚和社会服务,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实践对象和应用对象,使设计能够落地生根,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职能的有效延伸,也是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和深化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也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为艺术类高校的设计应用提供了契机,也促进了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深化了实践育人效果。
(四)艺术设计实践是高校建立大思政格局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教育实践中,要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艺术设计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设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深层拓展,还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重要部分。设计实践教学在课堂中引入大量的精准扶贫信息,通过扶贫实践的组织和动员,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了课程思政建设。在实践的过程中,发挥出教师、当地企业、群众的育人功效,践行“三全育人”方针,以实践增进学生对扶贫政策、意义和行为价值的理解,以生动的社会实践和现实行动为学生上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有效构建了大思政育人格局。
二、精准扶贫视域下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育人路径探析
脱贫攻坚是一场全党全社会参与的伟大攻坚战,同时也是一场着眼长远、水滴石穿的持久战。脱贫攻坚既要实现贫困乡村和家庭脱贫,更要提升贫困地区经济质量和发展能力,防止再次返贫。多年以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参与到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既做到了“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相结合,提升了帮扶对象的发展质量和文化氛围,促进了经济发展;又通过扶贫实践,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到了“学用相合”“以用促学”,实现了学生思想认识和技能水平的同步成长。
(一)“三下乡”社会实践,加强实践育人
“三下乡”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自1997年起持续开展。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西安美术学院设计专业持续多年将“三下乡”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结合,协同推进,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核心主题开展。近年来,设计专业先后组织了艺术支教活动,关爱乡村留守儿童,为他们开启艺术之旅,萌发艺术梦想;教育扶贫,探索艺术+扶贫智育扶贫新模式,切断贫困的根源,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开展文化艺术帮扶活动,丰富当地的温暖生活;进行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活动等,提升民众审美素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此外还有大量的特色农产品包装及表示设计,当地特色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等,产生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挖掘地方文化,传承优秀文化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融入脱贫攻坚的相关信息,加强教学实践工作。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设计专业师生多次赴南郑区和紫阳县开展实地调研工作,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点对点式地为扶贫地区的多家单位订单式设计产品标识和包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引入陕南特色农产品包装,引导学生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众多师生多次参与“双百工程”我为脱贫出创意、陕西省高校特色农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此外积极发掘陕南历史文化特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秦绣、传统竹编技艺引入课堂教学,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手工技艺的创新设计,促进设计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开展志愿服务,参与文化扶贫
除定期的“三下乡”活动外,西安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艺术实践的志愿服务活动。精准扶贫需要全社会的合力这一强大动力,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直接参与着精准扶贫,同时还唤醒着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艺术设计专业众多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也积极参与文化扶贫,开展各种文艺下乡活动、送教活动、美丽乡村绘制活动等,积极营造健康、和谐、法治的文化氛围。在学期中,设计专业选派志愿者赴南郑区设计精准扶贫标志、道路视觉导引系统等。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加强设计实践活动。此外,除了自身的志愿服务外,还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精准扶贫中来,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教育扶贫、文化扶贫中。配合着将政府、高校主导的文化下乡活动,转变为政府引领的文化治理模式。[胡守勇.文化扶贫70年:范式演进与攻坚方略[J].求索,2020(1):188-195.]
(四)高校地方共建,开展政校合作
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也会直接就文化扶贫的艺术项目签署合作协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展艺术设计实践项目,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能。如艺术类高校与安康市紫阳县政府签署的城市整体形象设计项目、紫阳形象标识设计、焕古镇汉水茶座竹构建筑、乡贤馆装修改造、壁画设计等设计实践项目,就紫阳的乡村振兴、文化产业、全域旅游、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等开展设计实践。通过设计专业师生参与这些社会服务项目,发挥设计扶贫的引领力,提高当地群众的文化素养,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给建设美丽紫阳带来新的生机。
(五)红色筑梦之旅,加强创新创业
艺术设计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好的设计思维与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创新创业思维。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积将创新创业活动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特别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中的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红色老区照金企业设计特色农产品包装、为汉王镇菜园子项目设计可视化系统,将线下的菜园子与线上版的农场相结合,扩大农场的影响力,并且让大众能够在线上参与进来。通过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的指导和培训,加强实践育人。
三、精准扶贫视域下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育人成效
艺术设计实践介入精准扶贫、文化扶贫,不仅对扶贫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思政建设、弘扬美育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样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设计实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艺术设计实践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三全育人方针的重要抓手。课程思政建设纲要中也指出,课程思政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制意识、道德修养等,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将脱贫攻坚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农村农业现状分析,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形势,使学生认识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专业教学、实践教学中引入大量的价值观教育,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推进艺术实践教学,深化设计课程思政建设。同时,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认可教师、学生管理者、扶贫地群众的育人功效,真正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二)艺术设计实践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育人活动也是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设计实践项目中,很多设计都是在发掘陕南当地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成形的。这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项目中也有大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和宣传教育项目,如采用墙绘、剪纸、刺绣、农产品包装等多种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教育。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加深学生本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三)艺术设计实践弘扬美育精神
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项目也是普及美育教育,能够提升基层群众的审美意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不仅在物质上脱贫,更要在精神上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丰富贫困地区的文化活动,……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风貌。”艺术设计专业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如新农村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艺术进校园、乡村等活动,对于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当地审美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艺术设计实践的过程中也教育学生要立足于时代,扎根于人民,深入生活之中;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全面提升人文素养与审美水平。
(四)艺术设计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是人的全面发展,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也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视域下艺术设计实践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设计实践项目,学生不仅仅学到了理论的知识,并在扶贫中将理论学习融入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在智育的同时,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增强,使学生得到自我成长。在扶贫设计的过程中,农村地区艰苦的条件也可以强健学生体魄,增强学生的体质。
艺术设计扶贫也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师生们参与劳动教育的阵地从学校延伸到社会的大课堂,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习总书记指出实践育人要因势而新,育人于行。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号召文艺工作者要从“小鲁艺”深入到“大鲁艺”中去锻炼和创造。他们都强调要引导学生走出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扶贫攻坚实践当中,不仅仅是体现了当代高校和大学生的社会担当,实现了社会价值,同时也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和社会课堂,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项目基金:“2020年度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扶贫项目”:精准扶贫视域下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育人研究(项目编号:2020XKF009),项目负责人:魏兴。
作者简介:魏兴(1992—),男,陕西咸阳人,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辅导员,讲师;王山(1973—),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