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探索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李智庆
[导读] 人类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变化。
        李智庆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嘉兴314036
        摘要:人类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变化。人类生活因为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而变得便捷,人类的交往因为计算机网络而排除了空间的阻隔。人类社会已经不能没有计算机网络的参与,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更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支持。高职院校可以为人类社会培养大量的计算机人才,支持社会的运转和发展。为了高职学生的技能提升,高职院校应该提高院校的实训体系水平。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国现阶段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革实训体系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实训体系;改革创新
        
        一、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体系的问题
        (一)实训体系的针对性不够鲜明
        计算机网络技术科目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目,有其独有的科目特点,非常重视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高职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并不代表其有良好的技术实践能力,不代表其能应对未来复杂激烈的社会竞争现实。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特点设计实训体系,突出该科目的性质。学生应该在实训体系中明确感悟到实践操作的特殊性和意义,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的对应内涵,在更高层级上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底层逻辑,训练自己根据计算机的相关理论知识创造新的技能体系、知识体系的能力,提升自己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利用能力。
        (二)实训体系的实践性不够突出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的实训体系中,很多学校都将实训体系分为实训理论课和实训上机课。学校提前规定了上机的操作内容,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实训课的上机时间和理论讲授时间相分离,学生上机时很可能已经忘却之前的理论知识,而只能重新学习一遍,浪费了实训课的机会,不能达成实训课的设置目标。就现实情况而言,有很多学生在上实训课之前没有上机的经验,不熟悉计算机操作,因此实训课对他们而言,并不能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实践技能。
        (三)实训设备的完善性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同普通大学一样,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也就相对忽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高职院校虽然设置了实训课程,也购置安排了实训设备,但是实训教室长期被空置,实训设备常年没有被维护和更新,实训体系的设置流于表面。很多院校没有足够的实训设备,在上实训课时,多个学生共用一台设备,几个人合作完成实训任务,实训考试也以多人合作模式为主。这种上课的现实情况虽然也可以被归类为实训体系,但是却达不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效果。学生虽然经过了实训体系的训练,但是却很难拥有合格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力。


        
        二、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体系的改革
        (一)鲜明实训体系的针对性目标
        高职院校在设计实训体系时就要坚持以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将实训课程的设置目的与普通课堂的设置目的区分开来,使实训体系能被有针对性地利用。实训体系的设置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新技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该搭建学生训练网络平台,使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及时与老师沟通,学生之间可以凭借网络平台进行交流,提高实训体系的训练效果。高职院校应该在教学中将优良的实训案例穿插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在实践的同时了解到自身与优秀劳动者之间的差距,提高实训体系的训练效果。
        (二)突出实训体系的实践性特点
        实训体系应该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借助实训体系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教师监督学生的实践过程,并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建议。因而实训体系要求高职院校健全职业教师培养机制,给教师群体提供培训机会,定期在学校内举办针对教师群体的职业技能讲座。有良好教学技能和实践技能的教师群体能落实实训体系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锻炼计算机技术。学校在学生的实训课设置中也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实训内容和其未来工作现实的匹配,使学生能在工作之前就掌握相对熟练的工作技能。
        (三)加强实训设备的完善性体系
        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对于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高职院校自身也应该划拨专门资金用于实训设备的购置与完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现实情况综合判断实训设备的设置目标。欠缺经费的高职院校可以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有充足经费的高职院校应该科学合理设置实训设备,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实践训练。高职院校还应该完善实训设备的管理体系,将实训设备向学生群体开放,实时管理学生对实训设备的使用。
        (四)促进实训体系的产业性融合
        高职院校设置实训体系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能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有更好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实训体系的开展中,可以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使学生能到相关企业去进行实践训练,提升实训的效果。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高速发展的技术,其技术更新能力相对较快,学校应该紧跟技术的发展前沿,不断更新实训体系,训练学生对于前沿技术的掌握能力。高职院校更应该在前沿知识的训练中灌输给学生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打牢学生的基础,使学生具有持续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语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发展的现代社会,高职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该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才能更好适应激烈竞争的工作环境。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并不断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训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永霞.高职计算机实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09:237-239.
        [2]韩凤文,王海利.高职计算机实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9,2104:183.
        [3]史子新.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训教学探究[J].计算机时代,2019,12:88-90+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