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娜
河南省洛阳市实验小学
摘要: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在发展教育的前提下,进行汉语言的学习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而在多民族学生教育环境下应该大力推行“双语”教学,通过课堂教学、日常生活、规范语言使用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此,本文从多民族学生教育环境下开展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入手,对民族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及培养民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对策战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少数民族;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对策
一、多民族学生教育环境下开展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口语交际是提升语言能力,增强学生之间沟通能力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而小学语文是进行语言学习的重要课程,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口语表达技巧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使语言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也能使学生进行良好的自我表达,使之能够很快的融入集体,融入社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少数民族地域内,很可能汇聚了众多的民族,他们的语言文化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得民族与民族之间在沟通过程中遇到了很大阻碍,而通过统一学习汉语言文化就能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推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的孩子来说,他们最先接触的是自己民族的语言,甚至在便宜的山区孩子们根本没有进行过学前教育,对汉语言知识了解甚少,学习基础较差。在多民族学生教育环境下,我们会发现其中一部分孩子的汉语发音很不标准,由于缺乏自信,不敢进行口语表达。而口语交际在在实际交往中对听说能力的有效应用,除此之外,它还包括对某一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判断、推理、探索等能力的运用[1]。因此,重视多民族学生教育环境下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培养,不仅对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提升作用,还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和思维能力具有提升作用。对少数民族的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培养,可以增进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快速的融入到集体中,发展成敢于表达,有能力表达的学生,同时还能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各民族的稳定团结。
二、多民族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
(一)不讲普通话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到当地经济、环境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很少进行学前教育,他们在没有进入小学之前,没有与外界进行过交流,接触的语言和事物也只限于自己生活的村落,因此害怕与人交流,也不懂得如何与外界的人进行交流。在实际生活中都是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在小学进行汉语言学习,就相当于学习第二种语言。在正常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师的“胁迫”不得已才讲普通话,但是在课下活动、业余时间或是小组谈论中,由于没有教师给予的压力,所以他们就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甚至有的教师也会认为用本民族的语言跟学生沟通起来更加方便,能够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而用普通话沟通显得生疏,而且有的事情不便于交流,所以就放弃了应用普通话交流,这样很难提升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不善于倾听
口语交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在能够有效的应用平时积累的语言进行表达,但是在学生进行表达的时候要学会“倾听”。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学生长期受到当地环境和风土人情的影响,在性格上都很豪爽,说话也是直来直去,不讲究方式和方法,一旦听到与自己见解不同的看法就会产生反感,变现出不难烦的表情,或者是直接打断对方的表述,这样也不利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三、多民族学生教育环境下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对策
(一)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培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多民族学生教育环境下,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的阵地,因此要坚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刻领会汉语言课程中的口语交际要求,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设计的各种进行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讲练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典型话语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掌握语言的表达技巧,学会对汉语言进行活学活用。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对能针对口语表达中不规范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正,通过不断的朗读、大声的朗读,来保证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从而达到提升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养成讲普通话的好习惯
口语交际其实指的就是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和沟通。学生能够正确的掌握拼音的发音,语序的前后顺序,理解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在日常情景中进行顺利的交流[2]。经过反复的学习交流,不断的进行语言和朗读训练,就能使学生们掌握住口语交际的关键点,能够准确、流利的进行语言表达。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朗读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失误能够进行及时的指导,并让学生学会自读,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发言,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形成学中用,用中学的良好习惯。另外还要增强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意识,使他们认识的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并且教师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坚持用普通话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形成他们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的好习惯。
(三)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培养不仅指口语表达能力,还指学生的倾听能力。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缺乏倾听的能力和倾听的耐心,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倾听能力培养,养成学生“听”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的听取教师的讲解,掌握口语交际的重要,在于别人的交流中能够耐心的听完他人的陈述,只有听清楚了,才能进行准确的回答。如果随意打断他人的陈述或是没有听明白就盲目的进行回答,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在开展语言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强化倾听的作用和效果,做到学会倾听,尊重他人。
(四)结合民族习俗,为口语交际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学生们如果处于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就会极具感染力,能够将学生的真情实感充分的激发出来,提升他们的表达欲望[3]。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场景,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使之快速的融入到此场景中,激发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欲望。在进行“口语交际”场景设置时,教师要结合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为学生营造一个熟悉的,善于交际的场景。例如将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民族的特色、风俗习惯、民族文化等等。
(五)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来提升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小记者采访、小剧本表演、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既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又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教师再根据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进行有效的评价,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多民族学生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敢于交流、善于交流、能够快速的融入到大集体中,也能够为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解决生活难题和进行人际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刘越.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在多民族课堂上的培养策略[J].教育界,2021(10):95-96.
[2]李珍洁.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风,2020(13):253-254.
[3]摆梦露.如何提高新疆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J].明日风尚,2018(2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