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宁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柳州 545616
摘要:《桂系演义》中军阀白崇禧的形象是生动的、鲜明的。他是民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但他的思想性格是复杂的,他最终的命运也令人回味。本文就从白崇禧的思想性格来分析他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桂系演义》 白崇禧 形象 悲剧
广西桂林作家黄继树于20世纪80时代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桂系演义》。这部100多万字的小说一方面以它取材的新视角揭示历史的魅力,即以一个民国军阀的产生、发展、消损、灭亡的过程为对象,借此勾勒出那一历史阶段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以它宏大的气魄,表现出历史人物的光彩。在《桂系演义》这部小说中,作者展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据不完全统计,书中提及的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有百余人。作者着力塑造的自然是桂系军阀的首脑人物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以及与他们充满着恩恩怨怨、联合与斗争的蒋介石。在其中,“小诸葛”白崇禧的形象塑造让人难忘,也引人思考。本文对“小诸葛”白崇禧的形象进行分析,探讨他最终的悲剧命运。
作为民国时期军事舞台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白崇禧是一位军事天才、杰出的军队将领。白崇禧毕业于保定军校,带兵打战很有一套。抗日战争时期,白崇禧曾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不仅自己指挥过战役,还在战略上提出了“积小胜成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正确方针,与毛泽东主席写的《论持久战》思想不谋而合。在解放战争中,白崇禧因为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多次被人民解放军击败,但他仍表现出极强的军事洞察力,在青树坪之战中,抓住解放军的一时松懈之机,击退了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总之,白崇禧堪称国民党中一名善战的将才。
白崇禧具有较高的军事才能,但是他的思想性格是极为复杂的。
一、天生傲才,持才自信,近乎自负,但重感情,愿报“知遇”之恩
白崇禧一向以古之管仲、孔明自比,渴望能遇到今之齐桓公、刘备。但他的原上级长官马晓军、黄绍竑都不是。直到李宗仁的出现,他的忠厚大度、共同的理想——在乱世中成就霸业,终于让白崇禧找到了归属。从此,“李白”成为一体,但是,李宗仁的实力和影响均有限。为了更快地发展,让自己的才华能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白崇禧认可了他的第二位“刘备”——蒋介石。本来,白崇禧对于国民党内其他派系的军阀是颇为瞧不起的。他曾说过他们三个湖南人(谭延闿、程潜、唐生智)不如我们三个广西人(李、黄、白)。甚至对于蒋介石,最初也是不认可的。但当蒋介石大权独揽,北伐前邀其出任北伐军副总参谋长时,一番“恳切”的话语,“你不就职,我也不就职”,让他觉得蒋介石的气派和手腕以及真诚,无疑是当今的齐桓公。白崇禧动心了,开始与蒋介石合作。但是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灭,走狗烹”的道理。在此后与蒋介石的关系中,白崇禧还是处处留了一手的,而且与李宗仁七次反蒋,让蒋介石吃尽了苦头。蒋介石曾说过,“共产党要我的命,但桂系既要我的命又要我的钱”。
作为国民党内实力最强的地方实力派,桂系一直是蒋介石的心病,双方斗争不断,白崇禧不欣赏蒋介石的为人,但佩服他的手腕,承认他比李宗仁更具有领袖气质。所以,尽管白崇禧反蒋,但仍对蒋介石抱有一丝幻想——两人联手是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可事实上,蒋介石并不能容下白崇禧,每次拉拢他、重用他都是形势所迫。蒋介石是不会忘记白崇禧曾两次直接逼他下野,在他面前态度傲慢、处事张扬的。但是,白崇禧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点,国民党败退大陆时,他认为还可与蒋介石合作,听信了蒋介石的谎言——“历史证明,要扭转乾坤,复兴党国,没有蒋中正与白健生两个人的真诚合作是不行的!”“孙中山开国,蒋中正和白崇禧建国、救国和复国。”白崇禧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弃李投蒋,去了台湾,成了变相的囚犯,最终落下客死台湾的悲剧。
二、气量狭小,对异己尖酸刻薄,扶植亲信,缺乏大气感
在桂系内部,俞作柏向来不怎么听指挥,为李宗仁、白崇禧所忌。为了消除隐患,李、白解除了俞作柏的兵权,同时也在桂系内排挤俞作柏的弟弟俞作豫和表弟李明瑞。这两人在战场上都曾为桂系立下战功,而白崇禧却难容他俩。最终,白崇禧的排挤、打击成为俞李倒桂的诱因之一。
长期以来,白崇禧一直想在桂系内部建立自己的嫡系部队,培养自己的心腹,因而,一些长期跟随李宗仁而不满白崇禧的“老臣”,如何武、钟祖培等人被清理出了桂系队伍。取而代之的是桂系中的“湖北帮”——胡宗择、陶峙等人,以及从湘军中收附的广西籍保定军校同学李品仙、叶琪、廖磊等人。白崇禧对他的亲信宠爱有加,在处事公平上也就难以保证了,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桂系内中层将领的团结。但是,白崇禧苦心培养的亲信却让他大为所望,甚至还害他不浅。胡宗择、陶峙两人擅自主张,不经请示,中了蒋介石的计,引发了桂蒋战争。事后,白表示对此二人“永不录用”。而李品仙则是一个朝秦暮楚的投机者,从当年“崇禧门”的积极追随者,到桂蒋战争中,落井下石,向蒋介石告密白之行踪,使白险遭暗害,直到国民党败退大陆时,为己利益,当蒋说客,把白诱骗到台湾。白崇禧聪明反被聪明误,用人不当,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白崇禧所缺乏的这种气量上的大度,却正是李宗仁身上所具备的。李宗仁奉行孔孟“仁义”之道,能够“海纳百川”。军事才能虽不如白崇禧突出,却能得到官兵的一致拥戴,尽管白崇禧有野心,也欲坐桂系头把交椅,但是他在气度上的差距,使他不得不心服李宗仁,甘居李宗仁之下。
三、有军人之保家爱国之心,但与共产党思想格格不入,终成战犯
抗日战争爆发后,当时的国民党内部在对日政策上并不统一,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散布悲观论调,阻扰抗日部署。而白崇禧则明确表示要抗战到底,是坚定的主战派,他深知自己的实力不足以影响全国,就把精力放在自己控制的广西进行备战。抗战中广西出兵参战兵员数量仅次于四川。白崇禧对于广西地方建设最大的成就,可以说是在抗战中开创的“桂林文化城”了。虽然在抗战时白崇禧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力量,以摆脱蒋介石的控制而大量招纳各方抗日人才,特别是文化人士,但是在客观上还是极大地推动了桂林乃至整个广西的文化建设。巴金、郭沫若、欧阳予倩、田汉等左翼文化人给桂林带来了一股进步的文化气息。据记载,当时的文化团体,宛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书店出版社,鳞次栉比,门庭若市;报纸刊物,百花争艳,琳琅满目;戏剧及文化活动,推波助澜,高潮迭起。[ ]进步文化的繁荣,不仅形成了“桂林文化城”,带动了广西,甚至影响了全国,其对抗战的文化宣传超过了陪都重庆。当然,这也为白崇禧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声誉。但是,白崇禧毕竟是一名地方军阀,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的。
对于共产党、共产主义思想,白崇禧觉得打倒地主、打倒资本家,什么都“共产”,这是难以接受的。所以,从阶级立场上说,白崇禧代表的是封建军阀利益、地主阶级利益和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他是不能听命于共产党的。当然,在解放战争中,也有不少的国民党军政要人或是起义、投诚,或是宣布脱离国民党,以民主党派人士、个人身份积极与共产党合作,他们似乎都抛弃了阶级立场。当时,国民党已无药可救,共产党代表着一条崭新的道路,他们看清了这一点,所以才投入共产党和人民的怀抱,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而大度的共产党人也不计前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热烈的欢迎这些从前的敌人。
但白崇禧不一样,他自始至终都对蒋介石和国民党抱有幻想,他不认为国民党会失败,对于工农群众也没有什么好感。另外,白崇禧也是一个性格刚烈的人,他从不承认自己的失败,宁死也不做投降将军。无论是向谁承认失败,缴械投降,对他而言都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抗战胜利后不久,内战爆发,白崇禧马上投入到积极的“剿共”战争中去了。解放战争中国民党一败涂地,连美国政府都对蒋介石失去了信心。此时,白崇禧积极策划,在美国人的暗中帮助下,以“和谈”为借口,逼蒋介石下野,欲以李宗仁取而代之,以达到与中共拖延时间、“划江而治”的目的。“和谈”是在白崇禧一手导演下进行的,但当国共双方正式就和谈内容达成共识时,白崇禧却又不干了。
他以和谈内容中没有那不可能实现的“划江而治”条项为由,极力阻扰李宗仁签字,他声称手里还有兵,要与共产党决一死战,全然不顾条约中对桂系的照顾,其“反共”的面目暴露无遗。
正是由于白崇禧如此顽固的“反共”,他才被毛泽东圈定为内战的43名战犯之一,而且位列第4位,仅次于蒋介石、李宗仁、陈诚。白崇禧与共产党思想的格格不入,再加上对国民党的“执着”,一生不事二主,他坚定地走他认定的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白崇禧一生追随国民党,也是其人性的真实反映。不低头,不投降,保持了军人的尊严。尽管这是有悖于历史潮流的。
四、人生信念复杂,宗教信仰虚无
白崇禧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纷飞、国家危难、民不聊生的混乱时代。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任何有实力、有野心的人都想在乱世中成就一番基业。而当时要想称得上有实力,就得有枪杆子,有部队。所以,白崇禧在青年时期就选择了从军之路。而且,他相信抓住了军队就有了一切,这一思想贯穿他一生,这一思想信念与毛泽东主席的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两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前者是为了一己的争权逐利;后者则是为了解放广大劳苦大众。因此,白崇禧在行为处事中信奉的是凭实力说话,用战斗来解决问题,在战与和上,他坚决选择战。
当年,白崇禧作为黄绍竑的代表,去广州谒见孙中山大元帅,表示愿追随其革命,可是,孙中山只是在人格魅力上能征服白崇禧,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先驱和领袖让白崇禧肃然起敬。白崇禧了解到孙中山与掌握兵权的陈炯明不和后,就对孙中山的国民革命能否成功表示担心。作为军人,他深知只有“三民主义”,而没有自己的军队是难以成功的。桂系集团在北伐前也不是只把宝押在广州的革命政府身上,白崇禧及其他桂系领导人都不是真正的“三民主义”信徒。
不过,对于蒋介石,白崇禧当时倒没有看走眼,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白崇禧就认为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会掌权。因为他掌握着自己的嫡系——黄埔学生军,又是孙总理的唯一传人。所以,白崇禧才会与之接近,最后双方互相互利用。当双方力量对比失衡时,白崇禧就会考虑是反对还是联合了。
至于白崇禧的宗教信仰,他在真正意义上并不信仰某一宗教。他的一生之中角逐于战场与官场,没有哪一种宗教能感化他。但是,他是回民,由于他的地位,对国内穆斯林有一定的影响。这点在李宗仁竞选副总统,白崇禧为之在西北拉选票中可见一斑。
不过,宗教只是白崇禧权力斗争的一种工具,并不能为他找到情感的寄托,或许,整日忙于战场和官场斗争的白崇禧已无暇去寻找寄托了。可是,当他失意,落难时,他也会去佛寺中寻找一种心灵上的安慰。桂蒋战争败退后,白崇禧曾与李宗仁、黄邵竑等人一起到全州湘山寺抽签问前程。穷途末路之时,他们才需要佛祖给他们指出一条路,去夺回他们失去的军队、地盘、权势。由此可见,在白崇禧的身上体现出人性中的脆弱性和功利性。
五、“大广西主义”和团体意识
李宗仁、白崇禧等新桂系军阀上台后,继承了老桂系的传统,一心要向外扩张。不仅广西不能由外省人来治理,而且广西的势力还要向外扩张。这就是所谓的“大广西主义”。桂系军阀要立足广西,走向全国,成为中国的主人,为广西人争口气,地方主义色彩极浓,而白崇禧的思想是与之极为相符的。
白崇禧极为推崇太平天国运动,广西的对外扩张就是“兴洪、杨之举”,完成当年洪秀全、杨秀清未竟的事业。白崇禧一直对当年太平天国的失败感到惋惜,那是广西人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的最好时机。白崇禧这种强烈的地方主义观念使得他特别看重桂系军阀在乱世中的地位,一心要为广西人争口气。
李、白统治广西二十几年,最终把自己的势力从地方延伸到了中央。但是,回过头来看一下他们治理下的广西老家,由于桂系长年对外征战,穷兵黩武,广西的各项建设都极为落后,到解放战争白崇禧从广西败退到海南岛时,广西各地已是满目疮痍,人民生活极为困顿。这就是白崇禧等桂系领导人为追求一己利益而造成的后果,他们去争权夺利,老百姓受苦受难。口口声声要为广西人争气,建设好广西的白崇禧面对此景,还是不肯承认失败。在对比新桂系与旧桂系对广西的建设时,他抛开广西工农业,只聊以自慰地称公路比以前拓展了很多,创办了大学教育。桂系军阀以广西老百姓的悲惨生活为代价,替他们争了一口气。白崇禧等人出名了,老百姓惨了。
桂系军阀能在与蒋介石斗争二十年而不倒,最后被共产党所消灭也与其内部关系是密切相关的。桂系内部最初的核心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再到后来的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一直非常稳定。白崇禧等人都有强烈的团体意识。白崇禧也并非不想取李代之,成为第一把手,但他们各自的能力、胸襟、气质都决定了他们各自的位置。在经过一个调整的过程后,大家各司其职。桂系内部决定重大事情,向来是少数服从多数。每当发生意见分歧时,李宗仁都会强调团体意识。李宗仁、白崇禧不仅自己注重维护团体利益,还在桂系内部强化这一思想。他们曾秘密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同志会”,要求广西中层以上军政要人必须参加,效忠桂系,不得背叛桂系。所以,桂系内部团结一致,彼此间从不挖墙脚,掺砂子,互相残杀更是闻所未闻,这在当时军阀中属实属罕见。白崇禧的团体意识也一直非常坚定,甘当李宗仁的助手,辅佐其当上代总统。事实也证明,李、白是一体的,二者互为依存。但是到了最后关头,白崇禧却棋错一着,没有听从李宗仁的建议,投奔蒋介石去了台湾,李、白二人最终天各一方,李、白一体瓦解了,这是桂系的悲剧,也是白崇禧的悲剧。
六、军事才能突出,但缺乏政治眼光
白崇禧崇尚管仲、孔明,被人称之为“小诸葛”。在战场上,白崇禧确实学到了古人的真传。无论是两军狭路相逢,力拼谁人更猛,还是利用计策,巧破敌军,白崇禧无愧于“小诸葛”之美誉。可是,管仲、孔明的政治头脑,从政治的角度来把握战争,指挥战争,他就还没学到家。白崇禧指挥战斗,往往只考虑战斗本身,为战而战,而没有去考虑一场战斗、一场战役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
解放战争时期,白崇禧任“华中剿总”。此时国民党在战场上已是节节败退,国民党内对蒋介石的不满情绪加深。白崇禧这次似乎有了政治头脑。他故意不去指挥徐蚌会战,眼睁睁地看着蒋介石亲自指挥的战役失败。不久,他马上在武汉通电,要求与共产党“和谈”,“请”蒋介石“回避”,目的是让李宗仁取蒋代之。这次逼宫是白崇禧精心策划的,他不再只盯住一场战役的胜负和几个兵团的得失了。白崇禧这一招也确实出乎蒋介石的意料,仓促之间,蒋介石只得再次下野。但蒋介石只让李宗仁当了代总统,而他自己还把握着财政和嫡系部队。白崇禧忙活了一场,既没抓到钱又没抓到兵,蒋介石仍控制着实权,白崇禧只取得了一场表面上的“胜利”。在政治头脑上,白崇禧永远的输给蒋介石,其政治手腕是白崇禧所不能及的。而且,最后白崇禧正是缺乏政治眼光,相信了蒋介石的谎言。为了一个虚无的“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为了能带几十万兵,相信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爆发,相信蒋介石会与之抛弃前嫌而去了台湾。而当时,他若有一些政治头脑,能清醒的分析一下国际国内形势就不会这么干,也不会落下个客死台湾的悲惨结局。
在《桂系演义》中,作者成功塑造了白崇禧这一人物形象。白崇禧由于思想性格的原因,最终导致了的悲剧命运。事实上,作者对白崇禧的刻画,是与蒋介石、李宗仁两个人联系在一起的。白崇禧自称一生中只有两个长官,就是李、蒋。尽管白崇禧与两人充满了恩恩怨怨,但对他们两人都是敬佩的。李宗仁的贤达大度、仁义道德,蒋介石的心狠手辣、铁腕手段恰恰是白崇禧自己身上所不具备的。白崇禧一生都介于二者之间,既不够大度又不够狠毒。所有的这些也就注定了白崇禧的悲剧命运。
[1]董磊明:《战犯沉浮》(上),中国检察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第108页
[2]姚蓝、邓群:《白崇禧身边的中共秘密党员》,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124页
[3]广西师范大学主编:《旅桂作家》(上),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3页
作者简介:秦海宁(1978—— ),男,广西灵川,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民族文化教育、非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