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飞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着力探讨了坚定文化自信,倡导三种文化,即:弘扬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用文化铸魂,用文化育人,使文化育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不能忽略的部分,更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组成因素。因此,如何以文化育人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红色活动进班级、红色实践强素养、红色教学活课堂、红色引领新形态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了红色文化立德树人的文化育人模式。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育人、立德树人
(一)凸显红色精神,打造红色班级文化
1.积极打造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的班级文化活动
定期举办班级红色文化节,在班级活动中彰显红色主题。一是在班级文化中,通过观看经典革命电影、办红色主题黑板报的形式,用一种直接的、可感可知的方式让同学们重温历史,走进历史,走进革命人物。二是在重大节日、纪念日作出红色教育的系列安排,如:三月份结合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学生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和助人为乐精神;四月份结合传统清明节活动,组织学生生祭扫烈士墓;五月份,开展系部红五月活动之“百变经典;”七八月份结合建党节、建军节开展革命老区“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基层生活,激发爱国情感;十月份结合国庆节,举行《中国梦,大学梦,我的梦》征文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党史知识竞赛以及举行“喜迎国庆、展望未来”主题班会;十一月份结合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月活动,开展“讲革命故事,向英雄学习”活动;十二月份结合纪念12·9运动举行诗歌朗诵以及红歌大合唱比赛。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品”的班级文化活动体系。使红色基因传承工作主体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满、受众广泛。
2.充分发挥学生骨干领头效应
学生骨干是广大学生的“身边人”,对这部分人的红色基因教育成效具有以点带面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社团负责人、各类奖助学金以及评优评先获得者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特殊群体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进而带动影响其他学生。
要积极组织青年学生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并通过辅导报告、交流讨论、心得分享等形式将青年习近平在艰苦环境中始终坚持苦学、苦熬、苦干的崇高追求和优秀品质进行广泛传播,进而带动青年学生牢记使命、砥砺奋进。
(二)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实践中提升红色文明素养。
1.有效发挥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
在革命历史纪念馆建立“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不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基地开展现场教学;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让红色基因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2.充分彰显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
把红色文化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主题,组织学生赴革命老区开展主题调研,深入革命老区走访老党员、老红军等,参加志愿服务、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公益活动,引导大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服务社会,提升素质。
(三)提升课堂教学,将红色文化穿插到教育教学中。
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红色基因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依据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经典影片、纪录片、党的重大活动现场报道等实践教学。组织学生教场红歌,讲革命英雄故事、分享红色经典书籍。使同学们逐渐领会、把握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实质。
(四)构筑立体化融媒体平台,营造红色教育生态环境。
要注重利用网络开展红色文化教育,顺应信息时代变迁,构筑“互联网+”红色引领新形态。不断创新红色基因传播手段,充分借助抖音、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发布红色信息,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可以设计开展 “红色精神代代传”、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你心中的红色精神”等线上线下活动,让师生既会“键对键”,又能“面对面”,构筑红色基因传承的新形态。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要用红色文化贯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红色火种播进一代代年轻人心中,打好立德树人鲜亮底色,汇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