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5期   作者:陈秀华
[导读] 在新课改的教育方针实施中,教师们积极地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创建多种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陈秀华
        大田县城关第一小学    366100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方针实施中,教师们积极地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创建多种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当前,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较为普遍,运用数形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逻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字: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数形结合
        引言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属于内容较为基础和简单,学生通过掌握不同的数学概念,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数学思想。判断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如何增强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判断和分析是教师探究的重要内容。巧妙的运用数形结合模式,使抽象化的知识具象化,进而可以更为高效的判断数量之间的关系。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重视形式的变化,轻视计算方式的理解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数学计算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需要基于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和数量之间关系的判断这两方面,才能有效的展开运算。但在日常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的重点在于计算的结果以及计算形式的丰富性,进而忽视了学生对计算方式的理解。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只是知道怎么去得到结果,但是并不明白计算实质性含义。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即使学生不明白公式原理也能做题。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以致用的效果,还会影响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
        (二)学生认识能力弱,难以理解抽象化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存在着很多抽象性的知识,需要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图形和图像的学习兴趣比较高,难以深入的理解抽象化的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容易忽视学生这一特征,过于强调数学概念,忽视了教学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一)理解数量关系,培养思维形象性
        教师在引导学生梳理数量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知识内容,并通过具体化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练习有关“分数”这一部分知识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结合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主动动手进行操作,进而真正的理解分数的含义,更好的掌握新知识。
        例1:学校要修建一座草坪,已知工人每天修建的速度是一样的,一共花费了6天的时间将草坪修建完毕,请问在工人修建半天之后,共修建了整个草坪的几分之几?
        分析:通过题目可以知道要想得到答案,就必须先求出工人每天修建的草坪占比是多少,再乘以修建的天数就可以得到答案。而工人每天的工作量=总工作量÷总工作天数。如果将总工作量看作是1,那么可以根据题目得出每天的工作量是。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学解题的步骤。

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在练习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或圆形,将其看作是整个需要修建的草坪,并平均的分配成6等份,表示出分成6天,每天修建的草坪占整体的份数,再将其中的一份平均的分成两部分,将这两部分其中的一块划上阴影,就得到了工人半天修建的草坪与整个草坪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为清楚的观察到数量之间的关系,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大胆提出假设,培养思维灵活性
        为能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不局限于单一的思想,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事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学生在学习有关“倍数”这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案例,增强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扎掌握。比如让学生判断:4是2的倍数吗?7是3的倍数吗?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在黑板上画出长为7cm,宽为4cm的长方形。让学生在边长上完整的截取若干条3cm的线段。学生在截取的过程中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没有办法得到完整的得到若干条3cm长的线段。由此可以判断出7cm长的线段没有办法分成若干条3cm长的线段。同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截取若干条长为2cm长的线段,学生可以发现长方形的宽正好可以截取2段长为2cm的线段。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4是2的倍数,但7不是3的倍数,同时也能知道4和7都不是3的倍数。结合数形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寻求不同的解法,培养发散性思维
        在数学的学习当中,同样的题目可能存在不同的解题方法,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找到其中的规律,并运用不同的解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小数的乘法”时,存在这样一道数学题。小明去超市购买牛奶,A牛奶买8赠2,B牛奶每瓶0.7折,已知A、B牛奶的单价都是5元,小明需要购买10瓶牛奶,哪一个牛奶更为划算?
        分析:在解决这一题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在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表示A牛奶购买8瓶的总瓶数为10瓶,并将其中8块涂成阴影。再画出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根据题目内容将其中的7份涂成阴影。通过图形的对比,可以通过比较花费的总金额比较A、B牛奶那个更划算。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比购买10瓶A、B牛奶的单价进行比较。购买A牛奶需要8个方块,而购买B牛奶需要7个方块,那么A牛奶的单价是4元,B牛奶的单价是3.5元。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为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的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也能在形象图形的引导下,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并逐渐形成数学思想,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伟.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21.
        [2]马志强.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59.
        
本文系县级课题《小学数学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TKTX——2040)阶段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