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苑瑶
乌苏市春晓幼儿园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 833000
摘要: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开展科学教育,更要不断创新科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借助新时期的游戏化教学模式来优化幼儿的科学学习体验,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和探索兴趣,真正促进科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使幼儿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逐步养成科学探索精神。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教学;实效性;提升措施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必要性
(一)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幼儿天性好奇,对生活中一切未知、新鲜、新奇的事物都充满求知欲,而在幼儿园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正好能够满足幼儿的这一心理需求,能够引导其在看、听、闻、摸、想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进而在践行“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一教学理念的过程中,真正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二)促进幼儿主动探究交流
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不仅会对其中所出现的神奇现象所吸引,还会有想要进行语言表达的冲动和倾向,想要问:“为什么?”“怎么回事?”“真的吗?”进而在促进幼儿主动进行语言表达的同时,还能体现出幼儿的主动思考,在进一步拓展其思维方式的同时,使幼儿在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科学实践的体验与科学知识的学习。
(三)培养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不仅给幼儿讲解一些平实、严谨的科学理论,还会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带领幼儿做一些科学实验,引导其通过科学实践去探究科学道理,这样既能够有效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够促进其在动手过程中的主动思考,使其在不断的“动手—思考—探究”的循环过程中,获得手脑协调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轻松的游戏环境
在游戏化教学方法的指引下,教师不仅要重视游戏活动的选择与开展,还要注重为幼儿构建游戏化的教学环境,营造一切可以利用的、可以给予幼儿愉悦体验的科学学习氛围,以使幼儿在耳濡目染的科学环境中,在轻松自然的学习体验中能够获得安全感,进而能够快乐地参与科学活动与科学学习,高效掌握科学知识。以笔者自身的教学为例,在组织幼儿开展科学知识的学习时,笔者还会特别注重建立自己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会有意识地给予幼儿微笑,并蹲下来与幼儿沟通……总之,用身体力行来促进与幼儿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例如,在某次组织幼儿学习“摩擦起电”这部分知识时,就引导幼儿用头发和气球做了一个游戏,用提前吹好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然后将气球远离头发,观察头发的变化。为了让幼儿能够更直观地观察这一神奇的游戏,笔者特意将自己的头发散下来,当幼儿看到教师的头发被气球吸起来时都哈哈大笑,一个个都拿着气球来教师的头发上摩擦,有的幼儿甚至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好之后再来教师这里“吸”头发……进而借助教师为其构建的自由环境,营造的愉悦氛围,幼儿不仅感知了静电的神奇,更获得了快乐的学习体验。
(二)引入趣味性游戏活动
在游戏化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游戏活动的选择与设计,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也是一样,教师不仅要全面掌握科学教学的内容,还要善于根据幼儿的爱好和成长需求,优选游戏活动内容,并将游戏活动与科学知识相结合,使幼儿在被趣味游戏吸引,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既能够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进一步促进新时期“寓教于乐”教学理念的达成。
例如,在以《打电话》为主题的科学活动课上,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笔者便将班上的幼儿两两分成一组,每组分发2个纸杯、一根棉线、一把剪刀等,然后带领幼儿制作“传声筒”。将2个纸杯的杯底用针各打一个小孔,以保证棉线能够穿过,且不可过大,在棉线穿入杯子内部后打结。“传声筒”制作完成后,让两名幼儿各拿一个纸杯,其中一名幼儿将纸杯扣在耳朵上,另一名幼儿对着纸杯说话,两人进行“打电话”的游戏模拟,还可以让幼儿不断变换自己的音量大小,进一步检验“电话”的传导性,也增加游戏的趣味性。通过操作,引导幼儿实际感知空心“传声筒”所能够传出的清晰、响亮的声音。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其更加喜欢参与科学小游戏,并能够学习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三)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
幼儿园的幼儿正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抽象、严谨的科学理论会让幼儿难以理解,严重影响其学习兴趣,进而在游戏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可以根据科学教学内容为幼儿创设生活化游戏情境,使其在具体的事物、真实的感知与体验中获得参与活动兴趣的激发,并缩减科学知识给其带来的认知与空间距离感,进而使幼儿不再认为科学的学习是一件既困难又无趣的事情,也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事半功倍。例如,在组织幼儿学习《浮与沉》这部分知识时,在组织小朋友进行科学实验时,笔者专门挑选了幼儿生活中常见且熟悉的材料——石子和树叶,并对幼儿进行提问:“孩子们,你们看老师手上有树叶和石子,一班的小朋友竟然说石子可以浮在水面上,你们相信吗?”幼儿:“不相信,石子肯定是沉入水中的!”于是笔者就带领幼儿用水盆、石子、树叶等工具对幼儿的答案进行验证,果然石子是沉入水中的,树叶是浮在水面的,幼儿洋洋得意时,笔者又挑了一片比较大的树叶放在水面上,然后拿了一个小石子放在树叶上,又问:“那现在呢?”幼儿看到之后都觉得不可思议,石子真的浮在水面上了,随之笔者又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幼儿引入了与船的相关图片和视频,以借助趣味化的语言、生活化的情境等,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真切感知“浮与沉”,并产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
(四)进行整体化的游戏评价
“评价”是在幼儿园各项教学活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进而在游戏教学法的指引下,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只注重教育的趣味性,还要注重对游戏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引导幼儿在评价与被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在科学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学习他人的优良品质,以促进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趣味性和高质量开展。例如,在幼儿园《奇妙的水》这一科学教学活动结束前,笔者将幼儿聚集起来,并问道:“孩子们,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幼儿:“开心!”教师:“那你们觉得这个科学小实验的制作难不难呢?”幼儿:“难!”“不难!”然后请能够成功做出“好看的水”的小组尝试说一说小组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请觉得实验难且没有做出“好看的水”的小组说一说这个实验难在哪里?又是在哪一个环节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呢?然后再次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出“好看的水”,使其明白:水之所以会分层,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水里加了很多糖,糖沉到水底就出现了分层现象。并带领幼儿对教师的实验作品与没有成功的实验作品进行对比,很容易就可以让幼儿发现这两种水的质地是不一样的,一种是像蜂蜜一样粘稠,一种则很稀,进而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浓度”“溶质”等相关知识,也使其在动手与评价中获得手脑协调与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幼儿教育改革“以幼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在开展幼儿科学教学活动时,不能为幼儿设置过多的学习任务,而是要善于在游戏活动的引领与辅助下,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快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道理,以在保护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推动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推动幼儿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冯雅静.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3):69—71.
[2]谢海梅.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践路径分析[J].学苑教育,2017(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