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晋宁学校 650600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他们对知识的有效探究。以此,学生不仅可以整体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还能够让他们从本质上去理解数学这门学科,进而优化数学学习效果。文章基于此点,对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 实践研究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展开数学学习,不断地深化数学探究工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技能,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与探究,强化学习技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一、高中数学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价值
1、有利于增强合作,构建和谐教学氛围
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是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它是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提出来的,能够加强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够让整个数学课堂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氛围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展开课堂实践探究,充分地挖掘数学知识,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以此,才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高效的、更加轻松的高中数学课堂。
2、有利于强化团队合作能力,体现教学价值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方式往往是比较单一的,很多时候学生都只能独立地完成相关的数学知识研究,他们根本没有和同伴进行互相交流与合作的意识。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形成。在课堂上展开自主合作探究,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能够有意识地寻求沟通和帮助,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探求出相关的学习方法,寻求更多的数学学习规律。以此,才能够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展现良好的综合教育价值,优化高中的数学教学。
二、高中数学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策略
1、打造开放型课堂,营造互助氛围
要想让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就一定要积极打造一个开放型的数学课堂,让整个课堂洋溢着和谐的、自主的、开放的气息,以此激发学生想要创作的热情和自信心。并且学生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会自主探究,和朋友互相合作,通过沟通与交流,不断打开自己的思维,实现智慧共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敏感程度,引导他们展开积极的自我思考和探索。
以高一人教版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随机事件与概率》时,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打造一个开放型的数学课堂,营造一种互助的氛围。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展开投币实验;其次,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实验规则和步骤一一呈现,让学生做好组员的分配工作,有序地展开实验探究。比如要在同一个高度扔硬币,并且还要将正反两面做好记录,保证实验数据的完整性;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数据,对他们提出各种探究问题,引出频数和频率的概念。这个实验环节是整个数学课堂中最重要的一环,它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实验,从亲身实践中感悟到实验的随机性和稳定性的概率论思想。以此,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概率事件的认知,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发现知识的规律,然后展开探究,最终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2、发散思维,预留探究空间
高中的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需要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以此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数学学习中居于主体地位,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以高一人教版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指数函数》时,因为这是属于函数的知识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可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实践,注重引导学生逐步探究知识点,一点一点地加难他们的数学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自主合作实践中能够有更多的探讨和交流机会。比如,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出一些基础性的数学题,比如与定义域、值域、定点、性质相关的数学题。如下图:
.png)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有一定难度的最值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例题如下:
(1)函数y=a
2x+2
ax-1(a>0且a≠1)在区间【-1,1】上有最大值14,求出a的值。
(2)已知-1≤x≤2,求函数f(x)=3+2*3
x+1-9
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最后,在学生的思维已经完全发散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题,如下:
(1)若函数f(x)=1/2
x-1+a是一个奇函数,请求出a的值。
(2)
.png)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开阔,他们的合作积极性也更会更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在一个十分浓厚的学习氛围中,逐渐打开自己的思维,在合作与探究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思维得到飞速的运转,启迪智慧,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强化自身学习效能,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独特认知。以此,学生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湛金山.浅议如何创设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67+73.
[2]吴友明.构建高中数学“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课堂的实践——以“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1课时)”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9(0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