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探究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5期   作者:谢利平
[导读]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让学生能迅速掌握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
        谢利平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安昌中学  浙江省绍兴市  312080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让学生能迅速掌握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本文以与圆有关的教学设计为例,深入探究,旨在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探究;教学设计
        前言:当前,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创新,已成为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为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许多教师引入了情境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经常是按照“情境”—“模型”—“解释”—“应用”的顺序来展开教学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数学知识,并形成高效的数学思维,更能培养出稳定的解题能力。本文将以与圆有关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论有关情境教学设计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
        一、情境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情境教学设计要对学生有引导性。
        在情境教学中,特别在设计问题情境时,一定要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或社会环境,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去主动思考。任何数学都可以与生活相联系,只要合理设计和使用,就能在教材与生活之间建起一条明晰可见的桥梁,使得平时专业、晦涩难懂的数学词汇变得形象生动,就能引发学生热烈地思考,并在课堂上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因此,创设引导性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认知方面形成“断层”。而这种“断层”往往用生活经验无法理解,用其已有的数学知识也难以解读,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强大的“冲击”,在他们脑海中形成“悬念”——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我该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从而把学生引入到教师早已设定好的情境中去,自然能够触发学生展开主动思考的强烈愿望。
         (二)情境教学设计要适度。
        数学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设计时,也要把握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要适度开展。必须根据当前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学生已有的数学能力来安排,同时,还要注意把学生已有数学知识与新的知识点进行有效连结。只有将旧知识和新知识相串联,并在原有基础上设置问题,这样学生才不会感到“超纲”。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温故而知新”,综合运用不同数学思维,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设计情境时,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创设适合学生的最适度的情境。   
         (三)情境教学设计要具有层次性。
        学生认识事物需要一个过程,此过程必然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不断渐进。只有按照这样的规律来进行数学教学,才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使其不会觉得过于困难。因此,在进行情境教学设计时,教师一定要体现出层次感,在难易方面呈现出一定梯度。同时也要全方位思考:情境问题如何进行过渡?可以采用相互组合、设计铺垫、逐级递进等方式,来提高设计的完整性。
        例如,在《圆》这节课中,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弧分为哪几种?在一个圆中一条弦能得到几段弧?等弧具有什么特点?并向学生明确:通过这一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圆的相关知识,并解决上述疑问。这样的过程设计,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深入思考,从而能够真正理解圆,在其脑海中留下关于圆的知识结构。   
(四)情境教学设计时要突出共振。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跟上自己的思路,一节课下来,能够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同频共振”。因此,设计情境教学时,教师也要能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对哪个环节积极思考;对哪个环节又可能兴趣缺失,在思考时会“开小差”。教师在设计全局时,一定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全程让学生自由充分发挥。学生提的问题越多,说明教师情境教学的设计越成功。因为此种现象说明,学生的思路是放在本课内容上的,他们的思维可说是最活跃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最高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所提问题的多少,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在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中,进行数学思维碰撞,使得师生之间相互启发、引起共振,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如何进行情境教学设计   
(一)可以用数学方面的故事进行问题创设。
        学生们喜欢听故事,而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最能吸引人,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情境中去。比如先展示一个破损的铜镜图片,然后讲述南朝乐昌公主,与其丈夫徐德言破镜重圆的故事。从这个故事触发,让学生们思考如何测出这个铜镜的直径,又如何补全?这样的情境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古代爱情的纯洁,更能让其快速投入到数学演绎中来。  
(二)可以用贴近生活的例子进行有效创设。
        例如,在教学《圆的弧长和面积的计算》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在田径200m比赛中,运动员的起跑位置相同吗?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运动员起跑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从这些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课题,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进而激发学生探求弧长计算的方法。教师再通过回顾圆的周长、面积,开始新知识的教学。这些贴近生活的例子,完全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  
(三)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有效创设。
        在学生平常的认知中,感受最可靠、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应是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使用到的知识。如在进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回顾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以及圆心到点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然后通过观察三幅红日从海平面升起的不同照片,来引出本课题。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整理抽象出多种几何图形,最终总结出直线和圆的多种位置关系。因此,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新数学知识进行类比,引导学生去找出两类知识的“异同”,快速进行“合并同类项”。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数学解题方法,更能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应用思维。  
(四)尽量通过现代化手段来进行有效创设。
        当今时代,是全面创新的时代,学生对于科技感强的事物,往往保持着强烈的兴趣。那么教师可以投学生之所“好”,通过一些现代化手段来创设情境。如下题:在某工地高层建筑往北80m处,有一幢房屋,西侧100m处有一变电设施,在两处中间点还有古建筑。如果要爆破工地高层建筑,如何使房屋、变电设施及古建筑不受破坏?这题实际涉及到半径的计算方法,教师如果能使用沙盘、VR或3D打印技术来展示,那么,可说是抓住了学生的“G”点,他们的学习热情会空前高涨,课堂效果也将会大大提升。
        结语: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高效的情境教学设计,是引领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其“生活—学习—生活”的创建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求知欲,为他们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如能利用好情境教学,就能把学生带入到有趣的数学世界中,会更贴近学生,也更符合教学的本源。可让数学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升。对我们教师摸索初中数学教学规律,也会有着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鞠永霞.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初探[J].数学教学通讯,2020(08):35-36.
        [2]何仙.例谈情境引入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作用[J].读写算,2019(15):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