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5期   作者:张岩
[导读]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中学美术教育引起重视。
        张岩
        辽宁省新民市红旗学校  邮编:110322
        摘要:伴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中学美术教育引起重视。在当前教育大环境下,艺术类课程在初中教学内容体系当中的地位正在逐年提升,诸多中学教育管理者都出台了新的规定,任何文化课程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占据艺术类课程讲课时间,同时还要求美术课程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大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逐渐成为中学美术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而此次研究主要就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做了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中学美术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思考;实践
        引言
        中学美术的学科教学要注重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也要注重激活学生们学习的愿望,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要给他们打下较为扎实的美术专业基础,并且结合现实生活以及学生们美术目标设定的不同,美术功底的不同等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要让学生们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之内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关键,这是一种内部动机的表现。从小学到中学,学生们已经有了较长时间参与美术课堂学习的经历,而在中学阶段,教师要从专业水平上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们的要求。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画出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作,不仅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最终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可见优化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1中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部分教师采用以往的知识传授教学法,虽然能够达成教学目标,但是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其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部分学生容易养成不喜欢探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习惯。此外,部分学校的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有的教师在课堂的导入、示范、小结等环节花费的课堂时间通常在20分钟左右,占用了整堂课时间的近一半,学生仅有25分钟左右的时间学习。在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采取“一刀切”式的教学,忽视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2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很多中学美术老师无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完全依赖美术教材的内容,且大部分的教材主要的重点是应试教育的提升,以提高专业成绩为主,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的学科,需要学习者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就目前教材的选择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美术教育教材内容枯燥、乏味,缺少趣味性、实用性,学生对于这样的教材内容根本提不起兴趣,无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导致课堂效率及课堂质量大大降低,难以实现应有的教学目标。
        1.3教学脱离实际,学习兴趣较弱
        美术素养是学生基于丰富的教学活动与美术实践发展而来的重要素质,其诞生于美术课堂与日常生活中,依靠独特的教育价值对教学活动、美术创作活动产生影响。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在生活、课堂两大领域开展美术教育,为学生创造积累灵感、应用灵感的机会。但结合当前的美术教育看,教学课程的发展与实际教学要求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教师仅注重美术文化理论的教育价值,在教学中,对于美术技能、美术理论的讲解占据了大量时间,学生缺乏应用相关技能进行表达与创作的机会,也难以将课堂中所学的美术技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对艺术的蓬勃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较为常见,其创作活动中往往包含着多种美术技能与思想的表达。如果能够将这些来源于生活的材料导入美术课堂,就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技能进行同步教育。但部分教师没有形成“与生活沟通”的良好意识,对美术课堂的建设完全依赖于既有资源,教材、教学经验在课堂中的占比高于实际生活材料。

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学生往往只能从文字、图片等角度解读美术知识,美术创作活动难以得到保障。
        2新课改下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分析
        2.1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导入生活元素
        从现实的角度分析,美术创作离不开生活,而生活可以说是美术创新以及其创作的主要依托,优质的美术作品都源自生活,可以说美术是反映生活的载体。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保证学生的创新方向正确,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导入生活元素。具体而言,首先,中学美术教师需要有效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在课上有意识的告知学生美术的创作离不开显示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当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并且讲解一些著名画家创作过程以及灵感,然后鼓励每一学生到现实生活当中寻找创新灵感。其次,中学美术教师需要有效的调整理论讲述时间以及实践技巧学习时间,定期的组织学生到周边地区进行写生,寻找创作灵感,从而让学生直观了解到中学美术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且保证其在日后的创作过程当中不会偏离现实。最后,中学美术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创作出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以此来保证学生在自主创作的过程当中也能够依照显示将自身的特点融入美术作品当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创作质量以及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中学美术教学成效。
        2.2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引导学生表达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实践练习,为学生提供学习技能、应用技能的良好环境。以中学美术教材中的色彩相关教学为例,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掌握不同色彩的搭配技巧,并结合色彩呈现的艺术特点开展美术创作。在这一环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创作兴趣布置相应的创作任务,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难度较低的水彩画开展创作,通过色彩的搭配呈现出不同的美术创作效果。在这一环节,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作主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创作欲望。当学生全部完成绘画任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班级内展示个人成品,依靠不同作品的相互碰撞激发学生的美术灵感。当创作活动结束,部分学生的创作欲望可能并没有得到完全满足,此时,教师可将水墨画、油画、素描等绘画活动导入课堂,为这些学生提供创作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3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在多模式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氛围成为了教育行业重视和改进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美术教育作为艺术类学科,不同于其他理论性、严谨性较强的学科,其更需要学生能够充分发散思维、追求创新自由,要求教学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下进行。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传统教学观念下老师和学生处于一种教与被教的关系,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始终是严肃、严格、严厉的形象,这样会导致教学氛围过于紧张、压抑,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参与度具有很积极的正面作用,在多模式教学改革内容中,要求老师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发言,同时要求老师对学生的自尊心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老师的威信,加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依赖,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交流,为中学美术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美术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结语
        总之,中学美术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和艺术能力,进而促使自身创作能力、鉴赏能力等的提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详细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促使学生爱上美术,愿意学习美术,进而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谦.中学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好家长,2014(51):198.
        [2]陈肖敏.关于中学美术教学问题的探讨[J].教师,2015(36):119-120.
        [3]唐娟.对如何开展中学美术教育课程的思考[J].新校园(中旬),2015(11):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