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优势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5期   作者:林楚潘
[导读]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关键学科,品德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可以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去获得知识技能。
        林楚潘
        陆丰市河西镇中心小学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关键学科,品德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可以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去获得知识技能。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优势研究
引言
        生活化教学概念的建立要求教师一定要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时多联系一些生活中的知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一)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有思想、有温度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用自己的热情和人格魅力来打动学生,“师生互动、共同进步”就是发现课堂教学亮点的有效途径。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可以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可以主动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然后从学生的语言中去找到亮点,从而更好地确保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1]。
        (二)帮助学生更好地联系生活
        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可以逐步理解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讲解关于买东西的学问》就可以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去体验一次买东西的感觉,并在课堂范围内分享,或者也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模拟买卖东西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也会更好地理解品德与社会的相关知识,不仅如此,生活化教学也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2]。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在课堂教学时难免会出现学生被老师问倒的情况,这时教师应当想办法来缓解课堂氛围,必要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演示,让学生可以明确自己解题的方向,之后学生就可以主动地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思想的碰撞往往会使得真理迸发,小学生的思维大多比较活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天性,让学生去主动探究教材,从教材中发现问题,进而在班级范围内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不同观点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例如,在品德与社会的课文中,有一章是“小水滴的诉说”学生们在阅读课文之后给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生说自己家里的自来水源源不断,不需要节约用水就会有水滋滋地从水管中冒出来,也有的同学说自己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我们国家的淡水资源正在逐渐减少,我们必须要节约用水,不然有一天水资源真的会枯竭。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意见来设置队里的两个辩题,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两个组,各个小组找出证词展开辩论,这样一来课堂氛围会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二、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根本目标不是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时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可以真正地理解课本内容,在深入理解课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道理,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让个人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提高[3]。
        (二)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很多教师往往在课堂结束之后会忽视这个环节,却不知课后评价环节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评价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环节来鼓励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讲解完“安全上学去”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知识掌握度以及课堂的热情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完成之后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课堂表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4]。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一定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不同,给每个人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评价,及时地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出学生的不足,这样才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得到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品德与社会不同于其他学科,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还应当具备敏锐的视角,让学生能够从教学活动中发现教学的亮点,这样才可以充分保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平.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49):84-85.
[2]孔令美.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8, 000(007):87-87.
[3]何平.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49):84-85.
[4]曹静.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11):40-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