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 促进发展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5期   作者:崔玉华
[导读] 随着教育教学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全体一小人,在田校长的领导下,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在学习中蜕变,在实践中发展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崔玉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五常镇中心学校   150200
        随着教育教学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全体一小人,在田校长的领导下,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在学习中蜕变,在实践中发展是我们不变的追求。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校形成了”自主、合作、引导”的课堂模式.
        课堂上,学生的声音成了主旋律,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了,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同时,数学思想在一点一点的形成,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在一点一点地积累。学生的四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在我们的课堂上出现了以下几大亮点:
        一、关注数学语言,训练学生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给学生创设“说”的氛围,鼓励学生通过“说”来表达自己的数学思考过程,在说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外化,从而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无论是计算教学还是解决问题,甚至是一些概念的学习,都会让学生说一说所以然,比如在执教《除法的竖式计算》时,孩子们都能用除法的原型来解释一些平均分的问题。“42本书,平均每班分7本,可以分给几个班?”看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们能很快列出算式,并能说明道理:42本书,平均每班分7本,要想知道可以分给几个班就是求42里面有几个7,所以用除法来解决。又如在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时,做到了人人都能说出算理。以32÷5=6……2的竖式计算为例,学生会说出“32除以5,除数是5,用5的乘法口诀来试商,想五六三十,所以在商的个位上写上6,然后用除数5与商6相乘,把第一次平均分的结果写在32的下面,分一次打一条横线,从总数中减去第一次分去的数剩下2,所以32除以5商6余2”,这样引导学生在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来说算理。做到了先理后法。由于孩子们真正地理解了除法的平均分,在接下来用除法来解决问题时,水到渠成。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从一开始的不会说到说得不够流利,再到流利准确地叙说,孩子们的数学语言在发展,通过说思维过程,真正地理解了知识。我想最大收获莫过于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学生在动脑学知识,而不是在复制知识。
        二、运用多种表征,踏上发现之旅。
        教学中我们总是引领学生通过各种表征,主动地获取知识,课堂上通过多种表征,引领学生踏上发现之旅。如在执教《有余数除法》时,把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新课伊始,让孩子拿出准备好的11根小棒,分别摆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然后由小组长分工,小组内四人分别来摆这四种图形,孩子们边操作边思考,在观察.思考中发现无论摆几边形,都会剩下几根小棒。接下来到孩子们说自己的操作过程了,孩子们说得很有条理,“用11根小棒摆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我用11根小棒摆了3个图形还剩2根小棒”。在一些孩子汇报后李姝老师适时追问到:“剩余的2根能不能再摆一个三角形了?”“剩余的5根小棒能不能再摆一个六边形了?”,学生拿着手中的小棒让老师看,摆三角形要三根小棒,剩余2根不够摆,或者是“摆六边形要六根小棒,剩下的5根不够摆一个六边形了,如果再摆1个六边形,还得添1根”。通过动作表征,语言表征初步感知余数比除数小。

随着孩子们的汇报,把相应的算式写在了黑板上:11÷3=3(个)……2(根);11÷4=2(个)……3根;11÷5=2(个)……1(根)11÷6=1(个)……5(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有的孩子发现每个算式中要分的总数相同,有的发现这些算式都是求一个数中包含着几个另一个数,是除法中的包含,有的孩子发现这些除法算式和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不同,有两个单位名称,特别是接下来的发现点亮了课堂的精彩,一个孩子说他发现除数乘以商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一句“真的吗?”孩子们纷纷算了起来,有的用笔算,有的口算,还有的用小棒摆,把刚才摆的过程又还原了回去;这时又有一个孩子说他发现这几道题的余数都比除数小。 “有余数除法余数都比除数小吗?”孩子们都对此表示疑惑。于是,孩子们又一次进入了验证过程中。有的同学继续举例子,有的同学画图进行验证,就这样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思考,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一起想办法,熟练地利用图形表征、符号表征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余数比除数小”而且是那样的水到渠成。
        三、积累活动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真正让孩子由“学会”变成“会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在我们的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经验的积累已成了重中之重,在学习中,孩子们能够熟练地运用积累的经验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新课伊始,出示两组图,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思考后发现这两组图都是一组一组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在学生发现三角形以一黄两红的规律排列后,我抛出问题,第16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后,孩子们开始行动了。到了汇报环节,孩子们的汇报,让课堂上惊喜不断,有的同学说用画图法来解决,“现在已经有13面了,再画3面,红红黄,知道第16面是黄色”,有的学生说用符号,“用一个对号和两个错号来表示每一组,打出5组,再打出一个是对号代表黄旗”,学生很容易地将图形表征转化为符号表征。有的学生说用数字,“用1、2,1、2,1、2——这样的规律表示,记住1是黄旗,2是两面红旗,1、2,为一组,写出这样的5组再写上1就是16面小旗,第16面小旗是黄旗,”有的用3、6、9、12、15、18这样的数字来解决,得出最后一组的第一个就是第16面是黄旗。好厉害的孩子,把图形抽象成数学符号。有的同学用文字来解决,“用黄、红、红,黄、红红来表示每一组,”有的同学说用算式,“一共有16面小旗,每3面为一组,看16里面有5个3,分掉15个后还剩1面,剩一面是黄色。孩子们能轻松地借助不同的表征方式来理解余数与旗子颜色的关系。
        四、感受数学思想 ,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几年来,我们把掌握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时纳入教学目标,课堂上把握好数学思想渗透的契机,力求在各个版块内容的教学中相机渗透,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的内涵,有效达成数学学习质的飞跃。
        在执教《三角形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回顾“转化”思想,点燃学生探索欲望。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怎样解决的?学生会很快想到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再进行相加减。在小结时引导学生说:“我们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从而解决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你们很了不起,能够把新知识转化成我们已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三角形的面积,你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解决本节课的问题呢?”孩子们在巧用“转化思想”解决“三角形面积”的过程中,数学素养在不断地提高。在我们的课堂上,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对应思想等对于孩子们来说,应用起来已是轻车熟路。
        我们在改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前行中,我们的课堂在悄然地变化着,“四基”的主旋律已在课堂上唱响,“四能”已奏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前奏。
        孩子们在课堂上绽放着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演绎着精彩。坚守课堂主阵地,促进学生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