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千古绝唱——《伯牙鼓琴》文本解读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5期   作者:王艳
[导读] 俞伯牙和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汤问》《吕氏春秋·本味》等古书均有记载。
        王艳
        深圳市龙华区振能学校;广东深圳,518110
        一、人教版VS部编版
        俞伯牙和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汤问》《吕氏春秋·本味》等古书均有记载。两次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改换了不同的版本:
        人教版《伯牙绝弦》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部编版《伯牙鼓琴》原文: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首先,两个版本的题目不同。在原来的人教版教材中,题目为《伯牙绝弦》,统编版教材中,题目改为了《伯牙鼓琴》。“绝弦”重在体现事情的结局,表现二人流传千古的情谊;“鼓琴”重在体现过程,一个善鼓,一个善听,相互欣赏成为知音的过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要落实这一要素,教学中就要紧紧抓住伯牙鼓琴的过程,通过对锺子期“赞叹”的品读,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伯牙琴声的美,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艺术的魅力。因此题目改为《伯牙鼓琴》更加体现单元“艺术之美”这个中心主题: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工艺,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
        其次,内容略有不同。原来的人教版选自《列子·汤问》,但是经过了编者删减,并补上了“破琴绝弦”的结尾;部编版选自更早的《吕氏春秋·本味》。人教版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是对人物的评价,部编版第一句“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是对场景的描述,衔接后句“方鼓琴……”“少选之间……”的情景,逻辑更加紧密与流畅,也更能引起读者的想象。笔者认为也可能根据尊重经典原文的原则,所以改版后的课本选用了比较原汁原味的《吕氏春秋·本味》版的《伯牙鼓琴》。
        二、审美素养
        该篇课文所在单元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该单元在关注学生整体素养提升的同时,将学生的目光引向审美,指向培养学生审美素养。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课标在设计总体目标时指出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该课在启蒙学生审美素养方面的有着独特的价值。
(一)诵读——艺术音韵之美。
        这篇文章虽只有四句话,但却做到了“起承转合”。第一句为起,二、三句顺成而下,四句急转而后合,简约凝练,充满张力。而文章中人物情感的起伏变化,也与文章布局和语言形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第一句“起”交代人物出场,平静叙述。二、三句“承”句式相似,“善哉乎鼓琴”的重复出现,以及“巍巍”、“汤汤”这些叠词的运用,使诗文在声律上铿锵有韵,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哉”字与“乎”字是语气词,分别重复出现两次与四次,又加上是平声,在朗读时要适当延长后再停顿,一咏三叹,自然形成余音缭绕不绝于耳之感。再来看这两句的情感,伯牙子期一鼓一听,一唱一和,正是二人由相遇到相知的过程,这种一咏三叹的音韵美也正好体现了人物情绪也逐渐由平静走向激越。最后一句急转而后合,不再整齐的句式、以及“破、绝、不、复、鼓”等入声字与仄声字的使用,宣泄了伯牙当时内心的哀怨痛苦与摔琴的决绝。
        古文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便是反复诵读。

而这篇文章独有的音韵美,更是适合学生反复诵读。
        (二)赏读——艺术语言之美。
        这篇文章语言凝练,意蕴丰富。除了通过古今意对照,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精练之美之外,还要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如学习伯牙鼓琴子期赞叹的相关语句,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伯牙琴声的美。“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透过文字,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琴声在继续,画面也在延续。可趁此,让学生揣摩伯牙可能会弹奏什么样的音乐,借助句式“善哉乎鼓琴,    乎若    ”感受音乐的表现力,,并以此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构建语言并运用。如“依依乎若杨柳”“皎皎乎若明月”“萋萋乎若芳草”等。当学生齐声诵读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课文只写到伯牙弹奏“高山流水”而不写“清风明月”“杨柳芳草”等?通过高山流水的意象,学生或许会体会到:“高山”伟岸崇高,“流水”清澈绵长,更能象征友谊的纯真永恒。
        锺子期知其“音”,更知其“志”。喜遇知音,伯牙是怎样的欣喜?故事中没有描述,而是在最后一句写了伯牙失去知音之悲——“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无足”更是充分表现了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用墨极简,但画面感极强,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品读——艺术情意之美。
        艺术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体验和感受,不仅仅在于形式的美,还在于艺术之中所饱含的情意等要素,如《伯牙鼓琴》中伯牙和子期的深厚情谊。
        伯牙与钟子期虽然身份不同,生活境遇也不同,但是在这文化志趣上是相同的,他们一见如故,成为“知音”。“琴”即“情”,知音贵在“真情”,伯牙子期以“琴”相识,生情,就连山水也因知音而生动起来,山不再是那山,水也不再是那水。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相别,意为“伤情”。弦“绝”了,而情不“绝”,他们的高山流水情谊,绵延无绝期,并由此开启了“高山流水”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之源。古琴曲《高山流水》亦成为了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
        我国古诗中常出现有关伯牙子期的传说, 如:
        锺期一见知, 山水千秋闻。( 孟浩然《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 世上无知音。(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牟融《写意二首》)
        故人舍我归黄壤, 流水高山心自知。( 王安石《伯牙》)
        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正因为是知音难觅,故而才会有“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的心碎,才会成就“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绝唱!
        
【参考文献】
[1]刘云生.走进真正的“复数阅读”时代[J].语文教学通讯,2009.06
[2]罗才军.风骨奇伟 大美无言[J].小学语文教学,2014.12
作者简介:王艳(1983.2~),女,汉族,河南省开封市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深圳市龙华区振能学校,一级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