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军威
随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湖北随州 441300
摘要:语文教学要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求每个阶段的语文教学一定符合个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达成语文教学各阶段之间的有效衔接,增强语文教学的育人功用。过去的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对各阶段之间衔接进行过许多有效的探究和尝试,但仍没有宏观理论的有效导引。本文主要针对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初高中语文教学有效衔接的路径,以期改进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差异 衔接路径
语文教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括教师的“教”,还包括学生的“学”,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如果要达到语文教学的新课程标准,特别是在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阶段,这就必须采用一些特别的新方法。曹明海认为,语文教学实质上就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协调好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使师生关系走向民主和谐,促使教学情境中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变,以便高效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上的确存在相当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教学大纲的差异,二是教材上的差异。下文将就这两大差异进行详尽的分析,并揭示造成差异的原因。
(一)教学大纲的差异
教学大纲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在教材编写、教学与考试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反映的是某一个时期内较为稳定的教育理念。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国家在统筹全国教学资源、教学水平、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纲要的形式制定并颁发的具有权威性、指令性的文件,用于指导中学语文学科教学。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包括的内容非常全面,有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教学评价、教学资源以及附录几大部分内容。
1. 两个阶段教学目标不同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语文教学大纲》(下面简称《大纲》)从“写作”、“识字与写字”、 “口语交际”、“阅读”、 “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着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相应的语言技能,对所学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知道灵活地运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面简称标准)则从“积累·整合”、“思考· 领悟”、“感受·鉴赏”、“发现·拓展”、“应用·创新”这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2. 两个阶段培养目标不同
初中《新课标》:“重视学生良好语感的培养” ,“整体分析能力”,“着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新课标》:“注重语文审美、探究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在教学目标上是具有进阶性的,即在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会再高一个层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深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两个阶段阅读能力要求不同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重点体会重要语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高中语文《新课标》则强调:“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概括要点,理清思路,重点理解文本表达的观点、思想和情感。根据文本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作出分析判断,进行阐释、评价和质疑”。
4. 两个阶段的表达能力要求不同
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和学习的又一个重点,是检验学生语文学习成果最为直接的体现,初高中语文对此都尤为重视,但在细节的要求上还是有所区别:首先在写作表达的字数要求上,初中《新课标》要求学生“45分钟内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文字内容,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而高中语文《新课标》则要求学生:“45分钟内能写出不少于600字的习作,课外练笔不少于两万字”;其次是对写作表达的标准上,初中《新课标》的要求是能够根据表达中心的要求,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详略得当,语言流畅,条理清楚,表意明确;而高中《新课标》对文章要求则是:中心突出,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思路清晰,感情真实、健康、诚挚,能根据中心合理选材、结构。
(二)教材编排的区别
教材是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编排一定与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想通,这样才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科学的蓝本,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以教材的衔接与否也直接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整体性能否实现。
1. 教材编排的指导思想
初中语文教材编排的指导思想以联系生活为主,扎实的地进行语文基础训练,在训练中传授知识,提高觉悟,发展智力,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课文一般来说,篇幅比较短,知识点少,难点小,易于课堂内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课时相对比较充足,更便于教师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的指导思想重点在阅读方面,提高了阅读、听说和写作能力,学生也拥有了文学鉴赏能力,能够在工具书的辅助之下,利用平时的阅读积累经验读懂难度较小的文言文;基本功方面,学生不仅打下了较为扎实的语文基础,扩充了知识量,还能够培养其他语文基本能力,树立健康完善的人格,发展了智力;语文综合性方面,高中教材充分显示了“以人为本”“注重整合”“引导学习”“遵循规律”“倡导开放”这五个特点;课文内容方面,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学文章篇幅一般都比较长,因此知识点的数量也相应地增加了,再加上高要求和多难点,高中语文教学的课时显得比较紧张,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增加了不少阻碍。
2. 教材知识点要求方面
新课程标准对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安排也有不同的标准,初中要求“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说出体会;品味作品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体现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提取议论文观点,文言文观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和理解文言文内容;背诵优秀诗文词赋80篇;了解常用的语法知识”。同时,“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知识点、课后注释和习题以少和精为主,安排教材内容避免繁琐。”
高中必修课程就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阐释和评价,独立阅读”,“多范围的阅读议论、实用和文学类的文章,根据文本和自己的特点去灵活选择略读、浏览、速读和精读等不同读书方法”,“了解诗歌、小说、杂文、散文和戏曲等文学体裁的特征和表现手法”,“能够阅读浅显文言文,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去弄懂文章意思,会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型句式的用法和意义”,“在初中表达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等表达能力,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由于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涉及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所以笔者以下将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这几个角度,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
(一)重视把握初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在联系
要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首要任务是要处理好两个阶段的教材衔接问题。虽然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在整体编排思想和知识点设置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但是两者也存在内在的联系。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以统筹的眼光来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并将这个认识自觉贯彻到教学实践当中。
1. 适当拓展延伸初中教材知识点
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将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尽量教给学生,在此基础之上进而做到适当地拓展知识点,增加知识的难度,以便学生在将来的高中语文学习中更容易接受,尤其是初三年级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不仅能将教学讲授的知识点消化掉,还能够对将来要学习到的重点知识有一个前期印象,这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效的。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无形中将语文衔接的意识种植到教师与学生的脑海里,并贯彻到实际的教学与学习过程当中。
2. 以旧带新,掌握新知识
初中生升入高中之后,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学习阶段,语文学习的标准也较初中有了更高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初中以往学习过的内容和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技能就完全可以抛在脑后,没有丝毫作用了。相反,学生以往的知识构成和学习能力若能够被合理地利用,还能够对新学期的语文学习起到促进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在展开新学期的教学之前,可以通过测试、访谈、问卷等方式大致摸清学生的语文基础,这样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能做到心中有数,利用学生们的知识储备,适当增加知识的难度,以旧知识带动新知识,形成良性循环,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和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而教师又是整个课堂教学组织者。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教授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什么样的“教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和手法的总称,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定律,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以及教学目标,采取不一样的教法。
(三)鼓励学生适应新身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人总结出的掌握知识的方法。学习方法常常因人而异,并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习方法。但是无论对于初中生还是高中生而言,教师的引导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师具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教过很多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优劣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建议。
[ 曹明海,语文教学智慧论.[ 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154.]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