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丹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322000
摘要:多彩多样的课程是小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旨在发展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而美术作为小学必修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思维扩展能力,对于培养儿童人格发展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魅力,释放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毅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美术课程的发展在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心理发展
一、美术教学的意义
美术教育不仅要培养画家,更重要的是要用此方法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以及审美兴趣和态度,同时也培养他们的个性、思想情操和完美的人格。所以,不是只有对画画有兴趣的孩子以及将来要从事这一专业的孩子才学,凡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更聪明,将来成为具有审美情趣、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具有完美人格的现代人的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必修这一课。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在6、7岁至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学校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儿童在这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中习得知识、技能、掌握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儿童心理发展是在主导活动中进行的,而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活动进行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认识或认知过程,在丰富自己、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将所学不断内化于己,不断地引起其智力、个性、社会性诸多方面结构的变革、以促进心理积极发展。学校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人的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美术作品抒发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个人的成就和价值,并吸引个人的意志和注意力参与美术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群体或自由的绘画中感到放松、快乐和温暖,从而减轻心理困扰。
二、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要发挥其重要的作用[1],美术教学活动能让学生获得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情感体验,即美术学科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学生可以尽情发挥,在这种体验中获得自信心、成就感,加强合作交流促进人际关系发展,既能培养学习能力又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预防、控制心理问题的目的,所以学校美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根据大量研究表明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7到9岁的儿童进入样式化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大多按照一种模式来进行艺术活动,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大多数孩子表现的物体和心中的概念在这段时期内是基本相同的,比如画树,大多数孩子概念中的树基本上是一样的,除了有大小之分。
这一时期的儿童深受环境、家庭对其管教方式的影响,他们的艺术作品通常都反映出对其文化、家庭教育的认同。9到12岁的儿童进入党群期,这个时期的儿童想独立自主,挣脱父母的监管,认为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与同伴的关系日渐密切,十分注重群体活动,因此会发现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出现与家长矛盾升级、在学校问题多多的情况。这个时期要注意互相理解、理性的分析问题并且不要阻碍同伴之间的发展。此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提高,开始注重描绘细节,并且感知的世界与成人世界不同,这些都影响了艺术表现。这些发展特点都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的时候要根据掌握的情况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在新教育的背景下将心理健康教育和美术教育相融合相当于静态和动态杂糅在一起,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美术教师的责任和要求。既要有充足的耐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要有跳跃的思维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美感[2]。因此成功的艺术教育能帮助并促进一个健康的人去适应环境并克服环境中的挫折。
三、美术教学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随着给小学生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学校已经采取不留家庭作业的政策,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督促学生完成课堂任务,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在给予学生一定课业任务的同时也要留给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其能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看法[3]。
外界环境的改变很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的变化,学生的心理变化更多时候会表现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每个学生也都有与生俱来的美感,但美感这种抽象的东西又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全方位、多角度的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用接受的眼光看待艺术也会发现艺术不一样的美,理解学生每一幅作品,全面看待学生作品,而不是以偏概全的用成人判断好坏的标准审视学生作品。学生在创作作品时初衷不同,因此有时成人眼中的脏乱差并不是学生没有努力认真,也许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表达的自我感受就会画出这样的画面,或者是想要表现的一种风格,那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未尝不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深刻的启发。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发现,学生对于艺术的观察角度有时候是教师授课之前没有想到的,总而言之对于艺术的鉴赏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比学生多的只是对于艺术的感悟,学生有可能会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可能[4]。
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判定标准不同,导致他们在各个阶段呈现的画面是有所不同的。虽然我们能从画面中对儿童的性格、心理发展和情绪有一定的了解,但我们不应该片面的理解,而应更全面的了解其特征,从不同视角了解儿童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征。只有把心态放平,学会接纳所有才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和对他们的理解。
参考文献:[1]周红.罗恩菲尔德“美术教育治疗”评析——基于对《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的解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06):145-148.
[2]谢楠. 从现代美术教育的角度探讨美术心理学与美术教育的关系[D].新疆师范大学,2013.
[3]刘晶. 流行色对人类情绪的调控[D].武汉纺织大学,2012.
[4]江鑫杰. 治疗取向的学校美术教育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