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5期   作者:杨杜妮
[导读] 由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产生了教育,教育的不断发展完善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生活,因而对教育的生活化的要求是当下一个显著的教学趋势。
        杨杜妮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昭陵初中713200
        摘要:由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产生了教育,教育的不断发展完善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生活,因而对教育的生活化的要求是当下一个显著的教学趋势。同时,就当下严峻的中考现状而言,教师不得不加快促进初中地理与社会生活的有效融合。中考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地理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初中地理教师更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把握好地理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初中的地理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变以往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现象,促进地理理论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分析
        初中生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已经不再是一块“白纸”,而是带有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既定认知与经历体验了,对于地理这种对抽象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来说,教师只有结合生活开展教学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具体直观的学习掌握地理知识,促进初中地理课堂高效高质量的稳步发展。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与地理意识,能够将所学的地理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在生活实际中。教师将生活带入地理教学中,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观念,让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姿。
        一、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探究
        初中教师注重学生地理生活化的教学,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上,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搭建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取基础的地理技能与方法,并能够灵活的运用地理知识化解生活中的问题。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以往传统的地理课堂而言,不再只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锻炼,而是更好的将初中课堂上的地理知识融入初中生日常生活的经验之中。生活化的地理教学使枯燥乏味的地理理论知识与丰富多姿的生活有机的融合,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地理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生活与身边的各种事物的观察能力与适应能力。除此以外,初中的地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入社会生活,能够使学生以独特的带有生活化的地理视角去分析解决现实中的地理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去感悟理解并掌握地理的价值乐趣,从而有效的培养初中生的地理意识。
二、地理生活化的措施分析
1.深挖教材资源,发掘生活资源
        初中地理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需要围绕教材进行,但是教材中的内容并非都是非常丰富完整且有效的,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初中地理教材,挖掘教材中富有生活化的资源,结合初中地理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补充教材。教师不仅需要深入把握教材中的核心内容,还应当有突破教材的勇气,结合学生具体的生活经验,从教材中挖掘典型的资源,搭建教材内容与生活经验的桥梁,让学生更好的立足生活感悟中学习掌握地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差异的第一课《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时,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学生的实际学情的了解,明确本次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初步的了解什么是区域划分、地理区域类型有哪些以及能够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等。

教师在上课时就引导学生联系一下自己以往在假期中所去过的地方并且说一说这些地方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区域的名称。然后让学生在试着描述一下自己的家乡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同时认真的聆听他人的分享,并于自己的家乡进行对比分析一下。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回归到地理知识的学习。
2.巧设生活情境,感悟地理知识
        地理课程是一门抽象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果一堂课仅仅只讲授理论知识,难免会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让学生很快的产生疲惫厌倦的感觉,既不利于教师教学活力的激发,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教师巧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实则是在生活化的教学中主张一种生活化的教学观念,一改以往死板无趣的课堂氛围,形成相对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在良好的学习氛围渲染下,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联动,继而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
        例如,在《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中,教师旨在让学生从生活化的角度去感悟地理知识。初中的地理教师以网络上一个比较流行的视频“猪都笑了”导入新课,随后由教师开始,学生们则根据自己已知的地理知识进行一次的接龙。即如果老师说湖南人说湖南美女多,四川人都笑了,下一个学生则以四川人说了什么接龙下去。然后教师让学生通过这个小游戏后回顾一下自己在放假的时候去过的地方,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3.布置地理任务,深入生活探究
        初中生已经富有一定的独立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并探究的能力了,初中的地理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题,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去探讨研究。教师给学生一个范围较广泛的课堂,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具体任务去思考研究,通过观察身边的社会生活经验去亲身感知体验,然后进行分析探讨课题的内涵,最后以富有生活的视角归纳总结地理知识。
        例如,在《中国的地理差异》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堂“我身边的地理”,教师不会给出特别标准规范的内容,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是熟悉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眼中的生活与地理紧密结合的有关知识,并且能够在自己观察之后对之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以此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去观察分析并收集生活中的相关材料,通过自己亲身对身边地理区域的观察感受,更好的掌握中国不同地域的地理差异。
        
        总而言之,以生活化的形式能够将课本中相对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化为直观具体可感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上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还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不是只依靠死记硬背。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是当下提高初中地理课堂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盘活地理教学课堂;在提升初中生自觉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的同时,保证了课堂的高效率高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海英.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探究——以《季风气候显著》的教学为例[J].新教育,2021(08):52-53.
[2]徐雪.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策略[J].教育界,2021(09):60-61.
[3]董平练.走进生活,贴近生活,联系生活——浅析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的应用[J].新课程,2020(41):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