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芳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新时代我国的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已育青年女教师的数更是逐年提升,但拥有正高级职称的依旧是少数。然而,已育青年女教师却不得不在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承担家庭育儿的角色,这必将会对她们的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平衡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在家庭中育儿的角色和在职业中育人的角色,对其人生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本文对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双育”角色冲突的现状进行研究,并从高校、国家、自身等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已育青年女教师,双育,角色冲突
一、研究背景
在当前社会制度发展的状态之下,在各行各业我国女性都体现出了非常强大的聪明才智,也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为我国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很多知识女性都有很高的学历,她们拥有较高的素质和技能,在教育管理科研等方面也发挥着自己独特的聪明才智,能够很好的形成自己的独有特点,[[[] 赵媛媛. 高校青年女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江苏).2019:13.]]因此,已育青年女教师“双育”角色冲突问题的研究具有巨大社会价值意义和个人价值意义。
在国外例如日本,很多女性都喜欢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通常来说已婚女性当中有40%的已婚女性会选择继续进行工作,她们的年龄大约在20到40岁,而在美国很多女性在生育之后选择不工作或者很少的工作,她们选择不工作的原因不是在职业和育儿两方面难以取舍,而是她们是为了照顾孩子主动放弃自己的事业。在德国很多的女性想要进入职场,并不想被束缚在家庭当中。因为在她们看来养育孩子是非常操劳的一件事情。在法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占比为60%,其中很多女性并不愿意在职场上进行牺牲。在法国50%的家庭妇女希望成为专职的家庭主妇。在她们看来天天疲惫的职业状态是男性应该有的状态,而不应该是女性。在印度职业女性当中结婚的比例只占到了19%,而在受采访的女性当中,有47%的认为当自己结婚或者孕育下一代之后就会主动的选择辞职。在采访当中只有17%的女性认为会继续在职场上进行工作。根据相关的部门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韩国女性当中整体的受雇佣率为53.1%,因为很多女性当结婚或者是生育之后就不会选择继续工作。 [[[] 王奇.生育选择成世界难题[J].人力资源,2014(5):34-35.]]
本次研究通过已育女青年的角度来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她们的角色冲突以及产生的迷惘,为今后女青年这个群体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二、相关概念界定
概念界定是展开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中要确立三个关键概念,方才有利于展开后续的相关研究。
(一)新时代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
新时代的到来,解放了男女平等思想,新时代女性对于自身权利的意识越来越清晰,她们强调独立性,自信,不受婚姻家庭条件约束。新时代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是指在高等院校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且已生育一个及以上孩子的22-44岁之间的女性教师。
(二)双育
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在学校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当好学生的良师;在家承担教育自己孩子的重任。通俗的说:“双育”就是在学校育学生,在家育小孩。
(三)角色冲突
一个人,在社会中是一名社会成员,而在家庭里则是丈夫父亲孝儿的角色。多重角色集一身,每个角色之间的期望只要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心理矛盾和行为冲突,而这种矛盾或冲突会使得个体分身乏术,心神俱疲。
综上所述,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因为承担着教师和母亲这两重角色,势必会因为时间精力的有限性使得这两重角色间产生冲突,难以维持生活与工作两者的平衡。[[[] 匡芳.新时代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双育”角色理论基础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6):95-96.]]
三、新时代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双育”角色冲突的表现
(一)工作与家庭压力之间的冲突
已育女教师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个“女人”。作为一个人,就会有正常的社交和工作生活,在工作中难免会为了升职加薪做出努力;而作为一个女人,相夫教子又是必不可少的,而抚养孩子又要占用女性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导致一些用人单位拒绝招用已育女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工作和家庭中如何平衡,如何做才能两者兼顾,这对于青年女性来说是一个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身心对于现状无法改变的疲惫,也就是“工作---家庭”冲突。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无形压力中,身体被压垮,一系列的生理心理问题频发,工作和生活质量也就不高。
(二)再生育意愿低与国家二胎政策之间的冲突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口是维持这个国家存在的基础,是保证发展的动力;对于家庭而言,生育更是延续血缘的纽带。然而,生育的周期漫长、过程复杂,对作为生育主体的女性而言如同走了一遭鬼门关一样,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各种精神与肉体的疼痛,影响正常作息,还会因为时间精力的耗费,对自身的工作进程造成影响。生育对于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是普遍的,大量研究表明女性职业发展和家庭地位对二胎生育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尤其是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由此就导致部分职业女性再生育意愿与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之间的冲突显现。
(三)职位晋升制度与性别歧视之间的冲突
虽然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提倡男女平等,并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推动女性的就业,但对女性的歧视观依旧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在老一辈人的心中依旧根深蒂固,女性总是应该以照顾家庭、孩子为主,而非去选择自己的事业,认为女性就必须为家庭牺牲,以相夫教子为婚后的主要责任,而不是继续去工作和追求梦想。就拿当今职位晋升制度来说,女性要和男性共同竞争,而女性在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夫教子照顾家庭的责任,可以说男女在职位竞争中并未做到真正的平等。同时,女性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其性别因素而被忽视掉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做的好就是应该的,没做好就归咎于其是个女性。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长期下去自然会造成不良影响。
四、新时代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双育”角色冲突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的家庭模式意识根深蒂固,女性职业发展被弱化
我国古代就有“女主内男主外”的封建思想,这种思想使得女性被固定在家庭当中,使女性成为了相夫教子的角色,而这对女性整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现代社会一直提倡男女平等,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是很难实现的。很多家庭观依然认为女人应该注重家庭,而男人应该注重事业。当家庭和工作出现冲突的时候,女性一定要为了家庭牺牲自己的工作。这种想法就表明我国的男女平等依旧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在我国社会当中还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性别歧视,有很多人认为女性不适合领导工作,男性本身的能力就要比女性强,如果女性可以在家相夫教子,就可以很好地将社会压力进行减轻,还有很多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有很多人认为女上司情绪化严重,会不好相处。很多观念都把女性整体的职业发展进行弱化,不利于其职业进步。
在传统的家庭当中,女性承担了很多的家务[6]。而在未来的家庭当中,出现夫妻对家务进行共同承担的情况会出现明显的提升,这主要是很多职业女性认为在家庭责任和经济责任当中,家务活动是需要夫妻共同承担的,而并非女性的义务。
(二)性别角色要求,女性职业发展处于劣势地位
对于很多家庭当中的女性进行素质品质调查,很多人选择第一位的是善解人意和温柔体贴,很多人选择第二位的是家庭和睦和温馨,排列第三位的是善良和温柔,第四位的是能干聪明。很多人并不会对女性提出过高的社会地位要求,也不会强调女性拥有过高的收入,甚至有人提出,在一个家庭之中只有男性收入是女性收入的3倍,家庭才是最幸福的。很多人认为在一个家庭生活当中,如果女性比男性强,那么该家庭发展的场景一定不会太好,在不少家庭中,即便高校女教师的福利待遇比丈夫的要好,而选择回归家庭的还是女性,而是男性。很多人也认为,在家庭、在社会地位当中,女性一定不能超过自己的丈夫。当前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和男性地位逐渐趋于平等,这对于传统的“女弱男强”模式形成了严重的冲击。其实想要维护家庭的稳定,一定要注重母亲和父亲两者的共同品质,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对男性的社会联系进行要求注重,而女性则是更加注重照顾者的角色,较少对女性的社会表现有要求。高校女教师一旦自结婚、生育之后,就会面临着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因受到以前残余封建思想的影响,导致很多结婚生育的女教师就会自己的工作重心、时间都放在家庭和孩子之上,导致教育工作出现一定程度的忽略,就会导致家庭与工作之间出现较大的冲突,当矛盾越来越大时,女性教师所面临的压力也会不断加大,甚至会因为承受不了这些压力而出现各种心理疾病。对于工作或生活中的突然转变,很多人都是难以快速适应的,尤其是女性,在生育之后生活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动,孩子自然而然成为了高校女教师每日的重点,但家庭压力、孩子压力、工作压力等压力同时到来时,往往会导致女性难以招架,久而久之就会对其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
(三)现代择偶观变化,女性职业发展受到影响
很多女性在择偶观方面认为好工作不如嫁个好男人,认为找到一个好丈夫才是最大的幸福。但是当前在社会当中对于女性的要求存在着双重的影响,不光需要她们在自身的职业中有所成就,同时也要对家庭进行全方位的照顾。女性在家庭中作为照顾者的身份,要承担家庭发展的责任,但是很多社会对女性进行评价时,也要从学业事业等角度来进行有效的评价,也有一些评价是从家庭意义上来进行评价。因此,对于高校女性来说就会反映出一个问题,即要求她们干得好,一定要事业、家庭两头顾。针对两性的行为在进行评价时,有的人认为女性就应该表现的温柔善良,男性懦弱会让人生气,而女性哭泣就会让人爱怜,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角色定位,但是当前社会对于男性或女性的定位已经产生了转变。因此,我们一定要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有的人认为女性要以家庭为重,当事业和家庭出现冲突的时候,就应该选择放弃事业。归根结底还是男尊女卑思想作祟,但凡出现这种冲突时,不是一味地要女性做出退让,而应该是男女双方共同协商解决。但是当前就业压力非常严重,当家庭和事业出现冲突时,很多高校女性会优先考虑事业,因为女性工作是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的。在家庭当中丈夫是个成功者,但是我们也不能将母亲看作一个附属品,她在家庭地位当中拥有平等的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认为一个家庭的成功是丈夫或者是孩子的成功,但是这也代表着是母亲的成功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双育”角色冲突及其化解对策研究”( 编号: XJK19QJG002) 阶段性成果。
]]。
五、新时代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双育”角色冲突的解决对策
(一)面对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双育”角色冲突,高校应积极调协
高校已育女青年教师整体的发展,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环境的有效改善可以助力她们更好地发展。高校对于女教师整体的发展要创造更好的条件,给她们发现良好的发展平台,从她们的利益出发,创立更加民主、公平的环境。但对于女性而言,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或财富,往往需要花费比男生更多的时间、精力,且做出的牺牲也比男性更多。事实上,女性在家庭中充当着母亲、妻子、子女的角色,作为母亲,她需要照顾好孩子;作为妻子,她需要照料好家庭,使丈夫无后顾之忧;作为子女,她需要肩负其照顾父母、公婆的责任,因此女性在人类自身生产中的贡献,应该被社会承认。
高校在进行决策时,应该将性别意识纳入其中,这样才能保障竞争的公正性,还能做好女教师政策的倾向性。提倡在同等资历、成果的情况下,相比男性,女性更应该获得晋升。
不光要给女教师提供更好的晋升机会,同时也要对她们的工作和成功给予认可,同时还包括为女教师解决工作上的后顾之忧,要对女教师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教育。通过有效的培训来将女教师整体的素质进行全面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很好的提升她们的竞争力和整体的素质技能。另外,通过激励政策让女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进行充分的调动,对她们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提升她们的心理需求和满意度。给她们进行有效的刺激和鼓励,让她们在工作中更加充满积极性和热情,更好的给她们提供职业的发展。
(二)面对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双育”角色冲突,国家应制定缓解政策
高校已育女青年教师是国家的中坚力量,相关政府应该在政策上引领她们缓解角色冲突,更好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首先,在政策上明确男性的育儿责任。传统的家庭文化分工忽视了家庭内部的公平性,只看到了家庭利益所存在的一致性,并没有看到其中所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其实对于女性来说,她们并不是天生的劳动者,或者是照顾者。而对于男性来说,他们也是可以对孩子和家庭进行照顾的。性别角色实际上是后天习得的。性别分工的鸿沟很大程度上是法规等人为设置的障碍造成的。为了将生育政策所配套的母亲育儿意识进行有效的避免,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增强父亲的责任。在政策上进行有效的疏通和引导。比如在母亲休产假的时候,也可以给父亲提供“父育假”,让男女双方对孩子的照顾进行共同的承担。其次,国家应尽可能提升配套的儿童教育设施,平衡高校已育女教师上班和接送幼儿的时间冲突,让高校女教师能够从容完成工作任务后再接幼儿放学。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女教师项目申请的年龄限制,降低女教师的职业顾虑,从而为高职院校女教师提供更加公平的职业竞争环境。
(三)面对高校已育青年女教师“双育”角色冲突,女教师自身应积极应对
对于高校已育女青年教师来说,应该对身边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充分的将自己的职业和家庭进行有序处理,兼顾好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相互矛盾,同时也要学会对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增强自己的干事水平和干事效率,既可以得到事业上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可以取得家庭方面的照顾。与此同时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将个人的素质进行有效提高,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学会自重、自尊、自强、自爱,合理的对自己的职业进行有效的规划,提升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学会在不同角色中进行有效的转变,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职业技能。高校已育女青年教师应该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在工作和家庭育儿当中进行有效地发展和平衡。 已育青年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让单位与家庭都能看到自己的能量和付出,以得到领导、同事、家人的认可。与此同时,已育青年女教师还需要利用自身高知优势,通过自媒体、互联网等渠道主张维护女性权益,以消除人们对于女性的偏见。
六、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女教师作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部分,也是促进我教育事业发展的奠基人。近年来,国内高校女教师数量不断增多,为高校培养人才做出巨大的贡献。但高校女教师在结婚生育之后,就会遭遇家庭、工作的双重压力,就会出现“育儿”和“教育”角色冲突现象,对高校女教师造成巨大的困扰。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高校积极协商,为女性教师创建公平、民主的教育环境”、“制定缓解政策,降低女教师的职业顾虑”、“做好职业规划、实现自我价值”等解决“双育”角色冲突的方法,以帮助高校女教师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