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格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咸阳市 712100
摘要:小说《黑暗之心》采用了独特的叙事结构,涉及两个叙述者。两位叙述者交替讲述了这个故事。叙述者 "我 "先是以一种近乎全知的视角描述了泰晤士河上夜幕降临的场景,然后与船上的其他船员一起,以第一人称视角聆听了马洛在刚果河上的冒险经历。马洛作为主要叙述者讲述了他在刚果河上的经历,并对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残酷殖民统治提出了批评。然而,从马洛对黑人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仍然受到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种族至上和经济至上。“受过教化的欧洲人 "和 "光明的使者 "不过是带着伪善面具的剥削。
一 高傲的反思:片面的反思之作
《黑暗的心》(1902)是英籍波兰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主要作品之一。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小说,在这部作品中《黑暗的心》记录了船长马洛在一艘停靠于伦敦外的海船上所讲的刚果河的故事。马洛的故事除了涉及马洛自己年轻时的非洲经历之外,主要讲述了他在非洲期间所认识的一个叫库尔兹的白人殖民者的故事——一个矢志将“文明进步”带到非洲的理想主义者,后来堕落成贪婪的殖民者的经过。
马洛是故事的主要叙述者,而 "我 "主要是为了确立小说的框架。马洛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故事的人物。他的双重身份增加了他叙述的复杂性,他的叙述会有意无意地影响故事。
这部作品的名字一语双关,一方面反映出作者对于殖民者贪婪、残忍的人性的批评,另一方面作者用黑暗的心代指非洲大陆,其中引申意义为落后、愚昧、贫瘠……从名字来看,作者并未将非洲文明与欧洲文明放平等的地位,也并未从一个理性、客观的视角审视欧洲所谓文明给非洲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相较于鞭辟入里的对殖民行为、殖民主义进行批判,作者更多的是通过包含怜悯的描写殖民者的暴行,来展示工业文明高速发展下欧洲文明内部的危机。通过殖民者对非洲大陆的无止境掠夺来反思工业文明后人们的物质主义和人性的异化是这部作品的主旋律,相比之下,对殖民主义的反思不过是这本书的零星点缀罢了。作者并未探究殖民主义的根源、道德评判、影响,对非洲人民苦难的折磨更像是一位作家的“职业病”——极尽文字的艺术将作品表达的更形象、生动,从这点上来讲,这部作品在面对非洲文明时仍带着欧洲中心的高傲与优越感,并不是全面的反思殖民主义的著作。
二 种族的贬低:比喻下的非洲民族
小说从马洛的角度揭示了作者对种族优越性的看法。马洛是一个殖民者,虽然他并不欣赏自己殖民的暴力方式,但他的殖民者身份在他的叙述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在马洛的叙述中,他总是竭力美化白人的形象,而诋毁黑人的形象。在他的叙述中,非洲人的形象是通过一些比喻来构建的。例如,"有一群人,大多是赤身裸体的黑人,像蚂蚁一样走来走去","那个愚蠢的舵手双手握着舵柄,高高抬起膝盖,跺着脚,牙齿咔咔作响,像马拉缰绳"。在上述例子中,黑人被比作非人类的动物,如蚂蚁、马......。在叙述者的眼中,他们只是未开化的动物,他们的人性已被抹杀,他们所代表的非洲文明已被完全否定。
在小说中的许多情况下,被剥削的非洲本地人在白人殖民者眼中被视为可怕的 "野蛮人"、"食人者 "和 "野兽"。对于黑人来说,他们遭受着殖民者的残酷剥削。
他们的国家被占领,他们的家园被摧毁,他们的货物被抢走,他们的人民被侵略者定义为 "野蛮人 "或 "食人族 "或没有历史或文明的 "野兽"。这些描述暗示了西方中心主义和种族主义为欧洲殖民者的侵略行为提供了崇高的理由。在当时的欧洲人眼中,非洲代表着无知和野蛮,需要由西方文明来培养和改造。在《黑暗之心》的开头,马洛提到自己是 "光明的使者","对非洲的发展和文明的传播负责"。库尔茨是康拉德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缩影,他是一个受过西方文明教育的文化殖民者,也是一个雄辩的演说家,可以把殖民主义的大话说得很有吸引力,让当地人信服。在财富和权力的驱使下,他坠入了殖民掠夺的深渊,成为一个真正的野蛮人,欺骗、奴役和杀害当地居民。像库尔茨这样接受欧洲文化教育的殖民者,总是在生活中灌输殖民者的价值观和西方文化,这使得大多数殖民者接受了这种西方中心主义,从而迷失了自己。然而,小说对库尔茨的批判却主要聚焦于他对财富、物质和权力的痴迷,并未对他的殖民思想、欧洲中心思想进行批判,反而刻画出一个爱上库尔茨的非洲女性的形象来有意“凸显”欧洲文明的吸引力。从扭曲的比喻到“非洲女性无可救药的倾慕欧洲殖民者” 的老旧桥段都可以看出这本书中的种族的优越感和对非洲文明东方主义的色彩的想象与描画。[ [1]陈凤娟.论《黑暗之心》中的东方主义色彩[J].参花(上),2020(07):64-65.]
三 经济的干涸:殖民者的寻宝地
19世纪末,西方正处于疯狂的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时期。殖民者使用暴力来掠夺殖民地的资源以发展西方经济。"象牙这个词,你到处都能听到,你在空气中听到它,你在耳朵里听到它,你在嘴里叹息它,你认为他们在向象牙祈祷。" 库尔茨的探险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寻找象牙"。 [ [2]杨頔,张炼.后殖民主义视角下解读《黑暗的心》[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20(02):45-47.]
在殖民主义时期,殖民地国家长期遭受帝国主义者的直接政治和经济剥削。在这篇小说中,马洛的眼中充满了可怕的、令人震惊的画面:在贸易站里,大多数黑人都是赤身裸体。"我看到了每一根肋骨;他们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都是一个绳结,他们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有一个铁项圈,一条铁链把他们绑在一起--他们被称为罪犯。可以说,殖民者获得的经济利益是建立在对殖民地人民的残酷剥削、奴役和杀戮之上的。殖民者的侵略行为不仅是掠夺资源和奴役当地人民,而且还通过贸易公司控制当地经济。在文明传播的旗帜下,西方殖民者实际上进行了残酷的剥削,以满足他们的贪欲,获得更多的利益。[ [3]齐亚兴. 《黑暗之心》:后殖民语境下的暗恐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当库尔茨因重病失去作用,无法为他所代表的西方殖民者创造价值,被自己的利益集团抛弃,象牙全部被公司拿走后,他终于被取代。马洛从周围人的口中得知,库尔茨病重,生命垂危。当他知道自己是来接替库尔茨继续为公司掠夺象牙的时候,他所看到的一切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
小说中对殖民者残忍行径的描写打破了白人帮助建设和改造落后的非洲的 "救世主 "的形象,值得肯定。然而其却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非洲大陆“资源丰饶、到处是致富的宝藏”的刻板印象,与其对非洲民族的刻画相比较而言,仿佛非洲大陆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为欧洲发展提供资源与劳动力。殖民者运走象牙后非洲大陆的发展如何?作者并未给出回答,也并不关心事态的发展,因为在他所叙述的故事中,白人才是聚光灯下的主角。
尽管这本书有着对人性与文明的反思,我们可以依旧可以发现其中潜藏的欧洲中心主义。尽管殖民者在非洲大陆的残忍行径,他仍用温和的笔触刻画殖民者“可怜”“良心发现”的一面,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殖民行为,也并未揭示殖民者的真实面目--欧洲人鼓吹的所谓 "文明 "其实是建立在对非洲文明的毁灭打击与疯狂掠夺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