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EPC总承包项目实施过程投资控制方法

发表时间:2021/6/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郑江艳
[导读] 摘要:EPC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工程项目中应用,随着市场对总承包项目认可度的逐渐提升,该模式在大型工程中成为主流。
        浙江华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EPC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工程项目中应用,随着市场对总承包项目认可度的逐渐提升,该模式在大型工程中成为主流。完全意义上的EPC模式合同关系非常简单,实际操作中经常有投资失控的问题。文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运用系统集成和动态管理的手段,分析EPC模式项目实施过程投资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EPC模式;过程投资控制;动态控制
        1 EPC模式与传统承包模式的比较
        在传统承包模式下,业主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全面负责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需求和项目目标;参与招投标过程,设定项目质量和支付方式等各项标准;筹措项目资金,选择监理单位;组织招标工作并与中标单位签订经济合同;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协调各方关系,组织竣工验收和费用决算等。
        在EPC模式下,业主将设计、施工等多种任务打包交给总承包商承担,在此过程中,业主需要明确项目投资方案,论证项目可行性,确定发包方式,编制招标文件并签订合同,检查施工进度和质量,负责竣工验收等。
        2传统的投资控制方法
        2.1全过程投资控制理论
        全国造价协会在1980年提出了全过程投资控制理论,该理论涵盖了工程项目从决策直到施工验收和试运行的全过程。分析EPC项目实施特征,针对每一个工程项目和项目阶段,需针对阶段特征进行投资控制,并集成各阶段工作。EPC模式下业主虽然将工程打包交给总承包商,但是仍要在实施过程中负责协调和管理,全过程投资控制理论在EPC模式下仍然适用。
        2.2投资动态控制理论
        动态控制理论提出的基础是建设项目投资活动的复杂性和不可完全预测性。为提升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和费用,需深入分析影响投资的全要素,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在保证实现项目预期目标的前提下,提升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全过程投资控制理论要求全面参与投资活动和建设活动,随时进行偏差纠正,具有动态性、阶段性和全过程性等特点。
        2.3现有控制模型局限性
        现阶段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方法和模型研究成果集中于投资控制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阶段,主要手段是利用反馈性控制,即在投资即将出现失控或者已经出现失控的时候采取补救措施。统计认为现阶段控制模型虽能对投资控制实现定量化管理,但是大都集中于特定部分,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弹性分析理论得到的投资控制影响因素、控制方法,在实际使用中难以在特定因素的调整管理中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使用价值工程理论时,多采用人为评分的方式确定功能系数,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主观性;使用系统性集成方法建立的投资控制模型能确定业主建设总投资,但是忽略了时间价值对投资控制的重要影响。
        3 EPC模式项目实施过程投资控制
        3.1 EPC项目建设程序及全过程投资控制
        EPC项目实施过程,可以大体分为前期准备、项目实施和竣工投产三个阶段,其中前期准备阶段包括立项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工作,项目实施阶段包括项目设计、招投标、采购、施工等流程。相比于传统建设项目管理,EPC模式合同关系非常简单,总承包方负责将业主的预期变为现实中可投产的项目。EPC模式项目实施需注意以下问题:
        (1)业主需在招标过程中提出明确的功能性需求。总承包商负责将业主需求完善为设计方案,业主分析并选择不同承包方方案和预算,最终确定合适的承包方。(2)合同履行过程中,总承包方在施工、设计和采购方面自主选择权较高,但是在项目建成运行之后要满足业主功能要求。由于采用了该种模式,因此业主对项目的掌控力下降。(3)合同履行完成之后,项目达到了配备齐全的目的,业主验收之后可快速投产运行。
        基于上述分析,EPC模式下的投资控制是一个集成控制过程,需从全过程控制入手,根据项目建设工作程序进行阶段划分,并依据各阶段特征制定并采取控制措施。
        3.2 EPC项目前期阶段的投资控制
        项目前期阶段工作会最大程度地影响后期投资目标,前期估算依赖于项目建设过程各阶段支出的“向前集成”。工程建设估算的确定和精准性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全过程控制和项目经济效果等。在机会研究阶段,投资估算能明确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项目建议阶段,能判断该项目是否经济可行;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能判断项目是否真正能实现;在评估阶段,最终评价可行性报告,决定是否实施该项目。
        分析影响投资估算的因素和控制手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投资估算指标。估算指标是在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任务编制阶段使用的一种定额方式,投资估算的基础是历史预算和决算以及价格变动。在使用了新材料、新技术或者新工艺的前提下,如定额不能及时更新,则会导致计算结果的实效性降低,需要造价主管部门定期更新定额数据。(2)相似工程造价资料。该部分资料主要包括技术经济指标,预算,承包合同价和结算等。部分工程统一管理效率较低,资料的收集和保管过程出现问题,最终影响估算的结果,为此一方面应加强造价的统一管理和审核,另一方面要求技术人员加强资料的收集和管理。(3)价格的时效性。在建设项目中,设备和材料费用占比很大,设备和材料单价的时效性也是影响投资估算准确性的一大因素。现阶段经常使用的造价主管部门指导价发布周期为一个月,部分材料的价格变动较大,如使用这一指导价格,会造成一定的数据滞后。为此要求技术人员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及时更新编制估算的价格。(4)可行性研究周期。研究发现部分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时间较短,常采用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在效益指标选择方面多采用静态指标,数据失真导致前期决策失误的现象经常发生。
        3.3招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
        招投标制度的推行对降低工程投资总额,实现过程投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招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确定招标方式。业主需在费用、时间和拟建项目难度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最终确定招标方式。

依据我国现行的建筑法和招标投标法,对EPC项目,如拟建项目技术复杂,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潜在能满足需求的承包方数量较少,可以选用邀请招标的方式;如拟建项目的关键技术为专有技术或专利保护,建议采用议标方式;其他情况下,多应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通过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控制投资总额。
        (2)编制招标文件,确定评标办法。EPC模式下业主只需提出项目的总体要求,明确总体设想,承包商负责设计的最后落实。在招投标阶段尚未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和图纸,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除了应该公布资格审查标准和评标办法之外,还要详细说明业主的需求及心理预期。这样才能使承包商深入理解业主的真实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投标工作,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需求不明确导致的投资失控问题。(4)科学确定承包商。一方面业主在建设专业知识方面有欠缺,另一方面承包商负责设计施工及采购环节,业主对项目过程的控制力大大降低。在EPC项目中,总承包商的施工及最终成果展现,对业主的投资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业主在招投标环节,要加强技术评审和商务评审,科学选择有能力且报价合理的承包商。
        3.4合同订立阶段的投资控制
        EPC项目一般要求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后30天内,签订正式的合同,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期,质量,造价等实质性内容,分析认为在合同订立阶段,投资控制的重点在以下三个领域。(1)科学确定合同类型。工程建设项目合同主要包括可调合同,固定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三大类型。可调合同在合同约定的风险事件或者可变更事件发生之后,执行相应的调整规则,该种合同依据的是风险比例共担的原则。固定价格合同,规定的合同金额不变或相对不变,该种合同类型价,承包商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合同风险。成本加酬金合同的建设费用包括业主承诺向承包商所支付的成本运营管理费并附加一定的利润,该部分利润可为定比例利润或者是固定利润。这种合同类型,承包商的风险很小,业主承担了主要的风险。在业主和承包商无特别约定的前提下,一般采用固定价格合同方式对业主比较有利。(2)科学设计合同激励系数。EPC模式下的投资控制指的是在质量和工期等目标参数的约束下,控制实际投资在预期投资计划内。如使用固定价格合同,总承包商游离在业主的监督之外,必然导致总承包方尽可能压缩工程成本,最大程度地赚取工程利益,以弥补在中标压缩报价过程中损失的利润空间。为此有必要引入激励计划和激励系数。国内外研究发现,业主单方面的提高工程造价,并不能改变承包商的努力程度,有效的激励手段是将工程的产出和承包商进行共享,实际上产出与项目的工期、质量和节省的资金投入密切相关,实行了奖惩制度,在保证目标实现的同时,有效提升了业主的收益。
        3.5项目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
        (1)合同管理目标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期、质量和投资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通常意义上,施工工期的变化必将引发投资失控,质量出现问题会极大地提升后期运营维护的成本。为此,在项目实施阶段,做好投资控制工作需从以下项目质量控制和工期控制两方面入手,对可能引发投资失控的各个要素进行监督和跟进,并进行及时调整。
        (2)工程变更控制。虽然大部分EPC项目合同采用固定价格模式,但是工程变更的现象仍然经常发生。从业主角度分析,避免工程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变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是严格按照投资计划开工,禁止不经审批的计划外项目施工;其次,严格落实工程施工程序,降低承包商利用施工工艺变更的名义增加投资;再次,强化变更内容和变更工程的审核,其中变更工程量和变更手续是审查的重点;最后,及时开展变更工程量和工程款的计算,减少承包商将该部分款项计入延期支付中。
        3.6竣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总承包商在完成工程设计、施工、采购和试运行工作之后,按照合同约定将工程整体移交给业主,并接受业主验收的过程称之为EPC项目竣工验收。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使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包商不可避免地发生与合同约定不相符的工程变更情况,业主需审查由此发生的合同价格调整与修正。在结算审计阶段,业主需做好以下工作,控制竣工阶段的投资:(1)收集完整的施工图纸和竣工图纸,落实竣工验收。EPC模式的特点使得业主在项目实施过程参与度较低,为保证最终项目质量,必须严格要求竣工阶段的验收环节,落实验收人员和验收程序。(2)核对合同条款。在这一步骤中,业主应对照合同条款逐一验证承包商是否完成了合同约定的全部工程,并通过验收确认工程是否合格;在此基础上,审核工程建设和采购计价方式、取费标准,判断承包商是否按照合同条款开展工作,如发现不符,应及时和承包商沟通。(3)计算新增工程,审核结算资料。总承包商提供的竣工结算资料涵盖工程所有子项目,容易出现计算和统计错误,在核算中及时发现计算误差和计算错误并纠正。(4)检查隐蔽工程。隐蔽工程的验收,要求承包商提供完整且清楚的竣工图和相关资料。
        3.7运营和维护阶段的投资控制
        在运营维护阶段的投资控制之前,需要首先掌握相似工程历史数据,将可能的风险因素考虑在内,科学预测一个偏差值。在此基础上收集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支出成本,以季度为单位进行对比,如在预测之内,说明工程运行正常;如超出预测值,则需进行方案的再论证与调整。
        运营维护阶段的投资控制是EPC项目过程投资控制的最后一步,该阶段的主要控制手段:(1)综合类似工程成本数据和当期材料、人工价格;(2)制定包含成本控制目标、数据收集办法、失控调整方案的成本控制计划;(3)以用户和业主的需求为导向,制定设施运行和维护的方案;(4)建立运营维护数据支持系统,及时收集和更新影响设施维护费用的相关数据资料。
        4结束语
        EPC模式是总承包模式的一种典型代表,业主将工程涵盖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全部业务打包一起发给承包商,从业主角度分析能有效降低项目管理难度。现阶段该种模式已经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在实际项目开展过程中,投资失控问题经常发生。项目过程投资控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集成了项目实施各个过程的控制问题,在EPC模式项目实施过程投资控制中需要应用整体思路进行分析,在业主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的目标约束下,尽力将实际资金投入控制在计划投资内。
        参考文献:
        [1]陈威.BOT+EPC模式下设计监理对公路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5.
        [2]杨先贺,于晓田,尹贻林.EPC总承包项目前期投资管控设计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9,17(6):7-11.
        [3]李勇,路永宇.EPC工程承包模式现状分析与探索[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9,46(6):428-431.
        [4]李武,胡应德.EPC模式下水电项目投资控制管理之思考[J].人民长江,2018,49(24):3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