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况成淑

发表时间:2021/6/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况成淑
[导读] 摘要: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关乎到国内经济水平的总体发展,妥善利用好土地资源,可以助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胶州市自然资源局  山东胶州  266300
        摘要: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关乎到国内经济水平的总体发展,妥善利用好土地资源,可以助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科学利用好土地资源,实现经济常态性、稳定性、高效性发展成为当前行业的重要研究议题。
        关键词: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
        1新形势下土地管理现存问题
        1.1缺乏科学规划和管控力度
        虽然近年来,国家和政府部门给予土地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结合现行法律体系来看,仍然缺乏完善的土地管理相关条例。另外,由于土地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工作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多个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互相配合才能够完成。然而,由于一部分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在土地规划方面没能充分做到与时俱进。另外,从管理角度进行分析,部分管理人员只注重眼前利益,没能以科学发展观角度分析问题。由于众多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规划和分配,导致多种类型的土地资源混为一谈,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能有效满足科学性和合理性需求。最终导致土地资源大量浪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阻碍了社会稳定发展脚步。除此之外,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需要长效落实,但是由于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并且相关管理部门受传统土地资源管理理念影响较深,导致土地资源规划工作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2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无法协调发展
        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领域。在落实各项工作过程中,管理部门以及管理人员需要全方位思考问题,既要保证土地规划科学合理,又要保证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相协调。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在土地规划过程中,没能充分处理好各领域之间的关系,导致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矛盾问题频繁发生,无法充分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
        1.3耕地质量不佳
        农村地区耕地质量下降,是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引发农村耕地质量下降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势地貌等因素。具体来说,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耕地面积相对较大,受地势地形影响,部分耕地缺少绿植覆盖,容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另外,在耕地过程中,如果农民没有认识到对耕地面积的保护,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土壤营养严重破坏,从而进一步影响土壤性质。
        1.4集约化管理意识较低
        新形势下,土地资源在利用和分配方面仍然存在缺乏集约化管理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地区的群众没有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其管理意识十分薄弱。具体体现在农村地区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住宅面积,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展开建筑工程施工,导致住房面积超出国家限定标准。而部分城市地区为了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过度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除此之外,近年来我国城市地区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但是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导致各项工程在建设方面存在盲目性,使得大量农耕资源被侵占。


        2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2.1提高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质量
        第一,研究信息化土地管理有关资料,从国内外研究成果中总结经验,充实信息化管理理论,验证信息技术与土地管理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为区域性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准备,通过深入研究避免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走弯路,为在研究成果共享前提下提高信息化土地管理建设质量奠定基础;第二,立足区域性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实况加强顶层设计,可规设周期性建设方案,确保建设活动有据可依且具有衔接性,符合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能在推行有关方案的同时解决现阶段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难题,保障土地管理技术最优、标准最佳、质量最高,能优化整合当前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资源,满足区域性土地管理方法创新需求;第三,关注参与土地管理各部门、各环节信息化建设现状,灵活调整规划对策,根据城市规划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土地管理、全市车辆调度、地理测绘及管理、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环保监测、公安应急、旅游服务等综合性信息化管理要求灵活规划,保障土地管理工作系统、全面,在经济、人文、政治、技术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提高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的综合质量。
        2.2丰富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
        信息化建设模式是IT技术与数字资源集成下的产物,一方面,反馈阶段性“互联网+”土地管理机制发展实况;另一方面,迎合土地信息化管理需求,达到提高土地管理质量的目的。例如,依托区域性电子政务平台,根据地区土地资源特征,在“三网+一库+一体系+二平台”模式加持下,扩宽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其中“三网”主要是指外网、政务网、局域网,“一库”主要是指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一体系”是指国土管理数据信息共享服务体系,“二平台”则为国土数据管理平台及综合性服务平台,旨在建设可靠、安全、便捷、稳定的土地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一站式”“一张图”协同联动管理目标。又如,运用“大数据+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一方面,应用该技术提高各领域、各部门土地相关数据信息整合有效性,为充分运用土地管理海量数据资源规设工作方案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运用该技术的存储、分析、挖掘等功能,洞悉周期性土地管理规律,预判土地资源调配走势,根据潜在管理风险完善土地管理计划,使土地管理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有效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
        2.3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充分条件
        第一,统一管理规范及技术标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土地资源环境差异性较大,存在横向土地管理成果无法比较问题,不利于信息化管理举措推广,为此我国需统一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规范及标准,编设具有宏观性、可行性的建设要求,确保信息化管理系统硬件、软件相同,省市县管理信息能共享,土地管理体系具有开放性、规范性、标准性,为其他部门及领域引入信息化土地管理体系提供便利条件。第二,建设专业队伍。在土地管理领域内加大懂技术、会管理、善创新人才的培育力度,使之成为遥感、测绘、地质矿产及土地资源领域复合型人才,为不断应用新技术提供人才保障,使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更加专业。第三,提供资金保障。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信息系统、设备等物质的优化配置,同时还需高效运维、定期养护、及时更新,保障信息化管理手段始终科学高效,为此地方政府需加大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调配力度,避免周期性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半途而废,通过深入规划建设做到信息通畅、上下联动、纵深到底、横向触边,打造土地管理信息共享大格局,继而提高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土地的重要性,特别是城镇化建设加快的现阶段,土地面积直接决定着建设进程。我国的土地管理需要相关部门从提高公民土地法律意识,明确土地产权关系,健全土地管理体系,构建执法监察机制等方面,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平,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用地需求。
        参考文献:
        [1]尚雪蕾,骆南南.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办公室业务,2018(6):75.
        [2]陈争.土地储备管理的信息化提升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04+135.
        [3]乔玉萍.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方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4):61+64.
        [4]陈丽芬.土地规划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20,4(6):130-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