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128419891024XXXX
摘要:本文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运用进行阐述,从梁板浇筑、剪力墙浇筑、位置浇筑、混凝土振动压实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针对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提出相应控制要点,以期推动建筑工程技术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广大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缓凝土;浇筑技术
目前建筑操作技术正在不断改革。作为工地建设中最普遍的浇筑技术,由其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十分频繁。但由于不断增加的应用次数,相应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工作人员根据操作经验开展施工,这样仅凭经验的操作容易引发质量问题,甚至威胁建筑今后的应用。所以,对于浇筑技术来讲,应对每个环节有效控制,根据要求保证技术操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建筑水平。
1.建筑混凝土浇筑案例
某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4.52万m2,该建筑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60层,基础埋深为18.6m,主楼底板厚度为3m,底板面积为6036m2,其中底板混凝土的轻度设计为C35/P12,在开展底板施工时,施工单位采用溜槽配合混凝土地泵方法,并选定某混凝土搅拌站提供施工所需预拌混凝土。在实施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高气温为35℃,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h,采用塑料膜和保温草帘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2.建筑混凝土浇筑质量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运用
2.1梁板浇筑运用
在该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浇筑的运用主要是在梁板施工中,施工人员根据实际的现场情况,合理构筑建筑梁板,同时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中的肋形楼进行合理浇筑。这一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方式为赶浆法,在浇筑的过程中则要保障在指定位置进行浇筑,并且需要施工人员对该位置的浇筑质量进行检测,合格后则可以开展下一道工序。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保障梁板厚度应小于实际铺设的高度值,保障压实的方向与浇筑方向保持相同,并且在浇筑时合理地控制混凝土振动频率和强度。混凝土浇筑质量在建筑工程梁板中的运用主要是根据现场情况,在指定的区域中设置适当数量的移动标志,从而可以尽可能地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1]。
当混凝土振动压实工作结束后,混凝土的表面应当保持平整和光滑,以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然后对施工范围内的墙体连接位置和柱墙连接位置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不过在运用浇筑技术时,需要保障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至少保持1h再进行下一步施工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在建筑梁板施工运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时,如图1所示,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即浇筑顺序设置为柱、梁柱交界处等,保障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后,再对梁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在开展分层浇筑时,施工人员要合理确定分层厚度,一般情况下其厚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的1.3倍左右,但不得超过480mm。在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先要将混凝土表面存在的异物和污染物进行清理,不得含有其他水分。最后对非泵送或者低流动性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及时采取有效的接浆措施。
2.2剪力墙浇筑运用
在建筑工程的剪力墙施工中运用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注意几点:(1)保障在指定施工区域内,对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保持缓慢且均匀,保障浇筑的厚度大于等于5cm,以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混凝土模板。通常情况下,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工程都需要在该种模板的基础上进行浇筑。而且在运用浇筑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操作流程。针对浇筑施工中出现的裂缝,要在相应位置上进行有效及时的控制,保障整体浇筑质量。(2)在对剪力墙运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必须确保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连贯性,尽量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随意停止的情况。(3)对接口位置进行振动压实则要保障振动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夯实度,实现剪力墙接口位置的合理连接。(4)明确洞口位置和孔洞位置的高度,所以在对剪力墙开展施工时应保障内外墙施工同步进行和完成,从而能够实现剪力墙的支护效果最佳,满足施工强度标准[2]。
另一方面,为了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建筑工程领域的运用质量,则需要在对混凝土进行振动压实,这一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振动锤与压实区域的间距大于30cm,并且对洞口两侧的压实工作同步开展,尽量保持压实程度一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洞口发生变形问题的概率。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通过降低浇筑过程对剪力墙施工质量的影响,提高总体稳定性。
2.3位置浇筑运用
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位置浇筑即在指定位置上,对钢筋进行合理布置,从而更有效地加强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因此在运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时,应当科学明确钢筋的位置,有利于保障整个支护过程的稳定,同时合理控制钢筋位置也能够有效确保施工效果。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钢筋位置的布置不合理,施工人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调整处理方式,增强混凝土位置浇筑施工的安全性。
2.4混凝土振动压实运用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运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时,需要重视振动压实施工环节,尽可能地提高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混凝土压实设备。对于压实区域较大、深度相对较深的区域,要采用表面振动器来进行合理压实,旨在通过设备作用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混凝土构件。因此在实际的混凝土振动压实施工作业中,则要结合机械压实和人工压实两种技术方法,同时在开展人工压实之前,必须确保混凝土的水泥配比科学合理,充分满足工程填充和压实的工作需求,确保后续施工作业的合理开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领域中运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充分发挥操作技术的优势,从而加强梁板、墙柱等部位的混凝土强度,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从而保障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少鹏.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门窗,2019(20):103.
[2]付晋柱.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四川水泥,2019(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