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68119891123XXXX
摘要:如今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的也是如火如荼,智能化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智能化工程指的是采用信息技术来创建更为安全的现代建筑物。为此,本文首先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应用策略
从本质上来讲,建筑智能化工程和传统建筑工程有很大差别,其工程相对于以往的传统工程来说对施工的质量要求更高,因此必须提高施工的管理技术。但是就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问题还是很多的,而且不利于推进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发展,并且还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而智能化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改善就成为了本文论述的核心观点,以此来推进建筑工程实现智能化的快速发展。
1 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系统性的规划理念
建筑智能化的科学内涵在施工人员的认识中还没有了解透彻,所以在建筑智能化的设计中,会常常出现一些想法和要求,然而并不符合实际(关键也要结合产品的功能性及应用性),并且设计单位和承包方也没有及时提出合理的建议,就导致在建筑实施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建筑的整体质量下降。还有部分工程,在做出智能化工程规划后,还会在实施过程中对这一规划方案进行随意改动。
1.2 设计过程与实际脱节
在建筑设计阶段,没有将设计的细节进行规划和标注,造成设计图纸过于简单概括,没有实际联系到施工的各项环节,也没有融合工程造价的相关因素,造成设计和施工无法进行系统的联系,造成施工过程中状况频发,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和发展。
1.3 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特别是施工人员大多都是农民工,对于施工的现代智能化技术掌握不全面,施工工序中很多智能技术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问题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造成施工环节问题频发。监理人员对于现代化监理设备的掌握不够熟练,传统的监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智能化建筑建设的需求,因此造成智能化建筑行业发展缓慢。
2 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做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事前控制管理
事前控制是影响后续施工过程中以及结工后的重要环节,更是对施工过程的一份保障。因此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前要将控制环节的所有工作进行准备和优化,确保无误才可以进行下一环节。施工图纸是工程从头到尾实行施工的依据,因此在图纸设计完毕后,管理人员就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图纸交接,确保在此工程中的所有施工人员都对图纸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且在图纸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相关人员要针对完整性和标准性进行全面检查,技术人员尽职尽责,及时提出疑问,并且要与施工人员及时对接好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和技术要求,让施工人员明确验收标准。如若发现图纸中出现不合理部分,要及时解决和完善,并且要及时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做好对接工作。要明确划分责任,出现问题谁管理谁负责,如果出现技术人员推脱责任的行为,要马上上报相关管理人员并做好现场记录资料。这样在后续建筑使用当中,如果出现问题可以直接对该问题的负责人进行沟通。
2.2 建立健全智能化建筑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智能化管理体系,通过创新优化监督管理方式,制定科学的建筑管理标准,加强制度的建设,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智能化建筑建设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科技设备,对于科技设备的管理非常麻烦,很容易因为人为原因造成损坏,因此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维护设备较好的人员或小组进行奖励,对于有意损坏设备的人员,一经发现进行严惩,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和成本浪费。
2.3 加强信息化监理,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加强信息化的监督管理,实现全过程一体化的监理模式,从决策阶段开始就要进行监督管理,保障招标投标能够健康进行,在设计阶段加强成本预算的干预,从而让设计图纸在监理中更为详细,符合实际。对于施工环节而言,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科学规划与管理,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能反馈给管理人员作出项目建设的调整,保障建筑的质量稳定。而最后的竣工验收阶段,通过建立监理检查体系,借助多媒体设备和信息化技术进行质量的检测,从而把好最后一关,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4 加强对建筑智能化规划理念的优化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过程中,规划是指定施工方向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具有非常多变的特点,所以需要为建筑工程建立动态的智能规划机制,摒弃以往的固定思维模式,对于目前的建筑工程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建设单位应聘请专职的设计单位来对总体规划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围绕着相关技术特点和标准进行,不可以脱离具体标准。在确立建筑智能化工程整体的规划后,就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实施,尽可能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避免负面问题的出现,实现建筑智能工程的多元化。
3 建筑智能化管理技术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在智能化建筑施工开始前,应当注意发现施工方案中,没有标注到的重点部位,尽量增加重点部位的预埋管道与预留洞口,以便于满足后续使用的实际要求,便于满足未来的改造需要等。
(2)在进行建筑智能化施工的土建与工程施工时,在不影响土建的前提下,应当按照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并且注意避开土建薄弱的地方。
(3)智能化建筑的给排水、供暖、电气等管道与设备的安置时,一定要相互屏蔽,并且注意防水防潮绝缘等,保障工程的安全性能,增加施工的安全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和发展,但还存在误区和缺陷,因此,应对建筑智能工程管理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更新和改进目前的管理技术,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为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及应用研究[J].地产,2019(17):108-109.
[2]韩果芮.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06):82-83.
[3]夏令辉.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9(14):216-217.
[4]肖奎.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9(05):78-79.
[5]夏鲁杰.浅析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应用[J].智能城市,2017,3(1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