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40219800818XXXX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范围内可以发现,建筑工程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都呈现着越来越大趋势,因此其建筑难度以及施工工程量也就随之加大,导致在建设过程中,我国建筑工程安全问题得以凸显。在建筑企业运行过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控制是保证建筑质量以及人们生命及财产安全根本所在。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务必采取一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从而消除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提高建筑稳定性,促进建筑企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用
引言
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下,人们对建筑质量以及施工的安全性有了更高关注,这也是展现施工企业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带来严重的人员财产的损失,也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这些都是制约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提升安全管理能力是尤为重要的。是保障建筑质量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内容,所以,在现阶段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及时解决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安全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让工作人员有安全的工作环境,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1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的意义
把信息化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保证了施工后台管理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最大化,真正落实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责任目标。通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高效收集处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种信息,切实提高安全管理各种信息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借助于信息技术的良好沟通性,实现各种安全管理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保证安全管理的及时沟通和适时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整个施工工程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大提升了管理层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预测能力、决策水平和施工计划的效率。施工现场在建工程较多,即使同一在建工程也存在着不同的施工同时进行,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管,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传统的依靠抽查、资料检查等方式无法发挥出效力,要想真正的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要借助于信息化技术,以信息化技术为抓手加强对这些在建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处理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预警提醒并加以处理。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来保障。施工现场还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设备的调配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实现以上问题的科学合理安全解决,就必须要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整个施工全程信息化管理。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很多企业在为未发生安全事故前,意识不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只追求施工的进度,对安全的认知只停留在浅层次,为了应付检查而敷衍地进行宣传教育。部分企业只追求经济利益,当需要削减成本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减少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投入;追赶进度时,也较少地考虑员工们的身体素质,没日没夜地进行高强度工作,容易促使员工疲劳过度发生事故,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企业管理层对安全的不重视,导致企业与安全相关地规章制度不完善,无法规范的执行;并且没有领导的支持,相关的规章制度也会很难推进执行,间接地导致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成由不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所引发的种种形式主义行为,成为诱发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
2.2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不完善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建设,建筑承包方式呈现着多样化。例如,施工总包、施工分包、劳务分包等。将整个建筑工程进行拆分细化了,在一个建筑工程范围内甚至出现多分包商同时进行施工,但却没有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对施工安全进行保障,导致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表现的很无力。虽然大多数分包企业施工单位,在其单位内部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但却没有在施工过程中得以落实,使其不能发挥应有价值,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由于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不健全,难以对事故责任进行确定,对于建筑企业以及施工人员都是一种不负责任表现。
3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向
3.1打造高效的信息化应急管理体系
作为安全事故的高发行业,建筑工程大多属于露天高空作业,施工现场人员、设备、材料密集分布,且人工操作项目繁多,使得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当中,具有安全事故发生频次高,安全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根据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分析来看,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以及起重伤害等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常见的事故类型,占比超过总安全事故的76.4%。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阶段,必须重视以上关键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措施的执行。在落实安全管理过程中,首先安全管理部门明确了施工安全管理的安全评分表,并对不同类型的安全风险进行等级评定,以此作为安全管理的监督反馈评价体系。然后相关安全管理者在现场监督过程中,将对应的安全评分制输入到BIM模型中,可以获得对应的安全评分结果。对于存在安全风险的施工区域,最后,运用VR技术对安全警示区域进行模拟分析,找出安全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并制定对应的整改措施,并以文字、视频等方式存储到系统中并关联到对应的施工工序,标注具体的安全风险内容、处理情况以及时间等要素信息,形成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细项,为后期的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3.2打造系统化施工现场视频监控
现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借助现代数字工具对企业进行管理是大势所趋。其在建筑施工行业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及。例如,BIM技术的出现,增强了主体企业对工程项目的了解程度和管理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大大推动了项目的施工进度,于此同时,这一技术也能够明确指出建筑施工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企业将问题从根源解决提供了不可忽视帮助。此外,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还可以对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及特点、成因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建筑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智能化的方法。其次,对于施工过程中具有偶发性且专业难度高的管理难题,借用现代化技术可以进行现场3D模拟,然后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最后,建筑施工企业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掌握时下先进的工艺技术,并根据生产要求运用更加环保安全的是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及时进行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的专业水准和安全管理能力进而有效增强安全管理的技术含量。
3.3加强建筑工程人员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建筑工程人员进行系统安全培训,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定期邀请专家进行系统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以安全事故案例作为切入点,通过视频短片,对其视觉产生强烈冲击感,从而让建筑工程人员切身感受到安全生产重要性。在培训之后,可以组织进行考试,通过考试来强化参与培训工作人员对培训内容掌握程度。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定期技能考核,如操作起重机、电焊、机械设备等,从业人员,并督促其在施工过程中务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是推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效发挥的重要媒介,要不断深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钱晓.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1(03):172-173.
[2]张峰.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建筑施工,2020,42(07):1300-1302.
[3]李振兴.基于“智慧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究[J].建筑技术研究,2019,2(11).
[4]李环辉.信息化在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与探讨[J].建筑安全,2015,30(04):63-65.
[5]花千里,武云峰,张朋,薛振.浅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信息化管理[J].门窗,2015(0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