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赵杨明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6期   作者:赵杨明
[导读] 摘要:BIM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它将建筑成本以数字的形式应用于建筑产品的现代化、信息化以及相关信息。
        身份证号码:32032319880206XXXX
        摘要:BIM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它将建筑成本以数字的形式应用于建筑产品的现代化、信息化以及相关信息。建筑费用管理信息量大。在以前的管理中,我们给员工施加了很大的压力。除了花费时间外,员工们还对以前的机械化感到厌倦。将这一技术引入成本管理可以改善这一问题。同时,提高了计算精度。由此可知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
        引言
        为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效果,就应要求有关部门遵循合理要求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同时强化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中的作用效果,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各项工作管理力度,在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效果条件下,将BIM技术的现实作用表现出来。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各项工作连贯性和综合实施效果,为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效果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持。
        一、BIM技术的重要价值
        1.1有助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性的提升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将装配式建筑的总体质量水平提升,并且有助于对各项事故风险进行控制,达到施工安全作业的目的。比如在一些较大规模的装配式建筑中可以用BIM技术高效快速地分析工程安全风险点,并且自动评价风险等级,生成风险评估结果,给出风险应对方案。管理人员根据BIM模型提供的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合理调整管理措施,将施工阶段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降低,同时有助于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
        1.2可有效提高装配厂房的设计效率
        利用BIM技术共享信息建立了一个通信平台,相关工程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获取到必要的专业设计信息,然后上传到其中的所有相关设计信息。专业工程师可以在其中共享装配厂房设计中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同时,算术技术在建筑设计体系结构中的有效应用,进一步提高了BIM技术建模的纠错能力,专家精确地调查设计中的矛盾,配合专家的早期开发,并提出解决设计矛盾的最佳途径。
        二、BIM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BIM技术又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相关数据信息为基础建立相关模型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日新月异地发展,近年来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产业产值和服务面积也取得了极大提升。这就应加强BIM技术研究力度,强化BIM技术在各类建筑工程规划和综合建设中的应用力度,满足各类工程项目建设要求。而且针对BIM技术展开研究,还发现BIM技术具备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性、协调性、模拟性和优化性等特点。这就应保证建筑施工人员对BIM技术各项特点有所了解,确保参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工作人员可以灵活应用BIM技术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表明BIM技术各项特点,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各项工作项目,使得装配式建筑建设模式和建筑物整体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3.1施工方案优化
        施工方案优化对于装配式建筑项目实现效益最大化意义重大。传统方式下施工方案的优化主要依靠施工前现场调研,制定多组施工方案以备项目经理做出最优化选择。此方式下制定的施工方案过多依赖现场调研人员的主观经验完成,对施工过程及技术细节很难全面展示和精准把握,方案中难免出现设计漏洞,不能满足装配式建筑构件精准化施工的要求。

运用BIM技术对相关施工方案进行比选时,通过创建相应的安全信息模型对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三维模拟,在施工前仿真模拟出预制构件从进场到安装的全过程,并重点反复进行碰撞监测分析,使安全隐患在施工模拟中彻底暴露,为施工方案的优化比选提供依据,并根据系统出具的分析报告,不断深化改进预制构件的吊装、安装、运输、堆放、设计等方案,使最终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达到最优化安全施工效果。
        3.2施工技术交底
        为避免装配式建筑施工受到阻碍,就应强化各项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力度,借助合理技术维护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各项工作关联性和契合度,方便有关部门灵活应用各项技术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以此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稳步开展。而且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条件下,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分布也发生很大变化,这就应在考虑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实际表现和各项具体要求条件下应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及时调整各项施工技术潜在的问题,从而彰显各项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建设施工中的作用效果。当然应用BIM技术还能强化时间参数引入力度,这就可以保证装配式建筑中技术交底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在相关人员全面掌握预制构件特性和建设工艺条件下开展相应施工,从而彰显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技术交底实际作用。
        3.3实现远程监控
        利用BIM模型可以全面对比分析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案,在最佳方案确定并且投入使用后可以整合处理各项数据信息,在BIM模型中录入工程实际施工中的数据,确保落实各项计划。将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吊装工作相结合,可以将吊装质量提升,保证准确地安装各项构件,实现安装流程的优化,指导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同时,管理人员要科学地检验施工现场内部各项预制构件,对预制构件质量是否达到施工标准进行重点检查,通过性能检验确定材料质量。同时管理人员要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开展调度工作,科学地分析各类预制构件的相关信息,比对施工设计方案,将实际情况和设计方案中的差异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明确实际施工是否能够达到预期质量目标。此外,通过远程监控可以及时发现违规操作、安全隐患等问题,及时采取预防应对措施。
        3.4BIM信息平台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制作、安装的精准性,避免工厂预制与现场安装进度不匹配,对构件进行了全程跟踪管理,将构件逐个进行系统性归类编码,联合生产厂家应用二维码技术从构件生产、出厂、进场、安装以及灌浆等全过程跟踪监视,改善了构件库存及现场吊装的管理,实现了信息共享与高效交流。构件使用状态全过程扫码登记入库,并与BIM平台同步更新,结合BIM模型及进度计划,为构件的生产备料和供货计划提供实时依据,保证了所有构件使用状态的全过程管理,生产、安装不出差错。同时企业BIM平台和模型实现构件关联对接,通过上传每日进度数据的同步更新,关联构件产值自动统计归类,结合平台模型每个部位量化的特点,能更加精确地统计实际进度与产值情况,并辅以三维形式展示形象进度,更有利于制定纠偏措施,加强进度精准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水平,可以充分发挥BIM技术优化场地布置、优化设计、提升施工管理水平、故障自动检修等方面的价值。合理应用BIM技术可以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的质量安全,能够保证有序地开展各项作业,有助于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进一步改进优化,进而实现我国整体建筑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邹鑫.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0,46(09):188-189.
        [2]周建光.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J].居业,2020(08):99+103.
        [3]葛广洲.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94.
        [4]王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06):148.
        [5]尹晓娟.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04):112+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