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6期   作者:陈艾莽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质量追求也逐渐增加,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执着追求,在当下需要利用科学技术为人们创造舒适安宁的环境,而室内温度控制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建筑空调调节优化设计在当下显得异常重要,空调可以根据人们对室内温度的需求灵活的对室内温度进行调控,其中采暖在我国建筑能耗层面消耗量巨大,考虑到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在满足人们对内部温度
        身份证号码:32082619890413XXXX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质量追求也逐渐增加,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执着追求,在当下需要利用科学技术为人们创造舒适安宁的环境,而室内温度控制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建筑空调调节优化设计在当下显得异常重要,空调可以根据人们对室内温度的需求灵活的对室内温度进行调控,其中采暖在我国建筑能耗层面消耗量巨大,考虑到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在满足人们对内部温度调控的基础上,做好空调能耗的控制工作,因而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变得异常关键。
        关键词:关于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探讨
        引言
        在暖通空调系统不断排出建筑内部混浊的空气,向建筑内部不断输出外界新鲜空气,对建筑内部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进行调节控制,为建筑内部的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因此,须重视暖通空调的设计问题与施工问题,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升暖通空调的设计质量与施工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舒适度。
        1做好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
        1.1设计准备工作
        在暖通空调设计准备阶段,设计人员必须认真研究设计要求,理解设计中的具体需求,同时也需要考虑居民的生活要求,确保设计内容的适用性;必须详细研究建筑工程的图样与原始资料,掌握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大气压力、室外温度、室外相对湿度、室外风速和冬季主导风向、建筑工程室内设计参数等情况。然后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特点、功能要求和特性,选择合适的空调方式。在此期间,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是:设计人员不但要遵循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还要坚持节能、环保、人性化的原则,提升所设计内容的可靠性。
        1.2计算室外空气参数
        暖通空调设计需要计算复杂、多样的室外空气参数。在计算冬季室外平均风速时,选取当地近十年逐月平均气温最低的3个月,计算各月风速的平均值。计算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时,选取当地近十年最冷3个月的最多风向,计算各月风速的平均值。计算夏季室外平均风速时,选取当地近十年最热(气温最高)3个月的最多风向,计算各月风速的平均值。计算冬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时,选取当地近十年最冷3个月的最多风向计算平均频率。计算夏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时,选取当地近十年最热3个月的最多风向计算平均频率。计算冬季室外大气压力时,选取当地近十年最冷的3个月,计算大气压力的平均值。计算夏季室外大气压力时,选取当地近十年最热的3个月,计算大气压力的平均值。
        1.3采暖系统设计
        进行采暖系统设计时,需要计算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围护结构各层材料厚度、围护结构各层材料导热系数、材料导热系数修正系数、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值。不同材料、不同构造的围护结构材料的导热系数修正系数有所差异,因此,须注意其差异带来的影响。
        1.4选择空调系统形式
        目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空调系统包括全空气空调系统、空气—水空调系统等形式。全空气空调系统以普通的低速单风管系统为代表,主要采用一次回风或二次回风方式,室内热湿负荷全部由空调系统处理过的空气来负担,空气比热、密度小,需空气量多,风管断面大,输送耗能大。空气—水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与新风相结合的系统、诱导空调系统,由处理过的空气和水共同负担室内热湿负荷,耗能相对较小。若建筑工程冷负荷密度大、潜热负荷大、室内热湿比小,或建筑工程内部空间较大,可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若建筑工程内有多个房间(或区域),各个房间(或区域)的负荷不一致,各个房间(或区域)对制冷的要求各不相同,可采用空气—水空调系统。


        1.5为暖通空调选择水系统和适宜的水泵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层建筑暖通空调水系统采用两管制系统。两管制系统管路少、结构简单、投资费用低。但两管制系统进行供热,无法同时在供冷、供热两种工况下运作,因此在系统应用中,不能选用共用管道进行供热,需要结合具体应用情况进行管道调整,以满足工程的建设需求。除了两管制系统,空调水系统还有三管水系统与四管水系统。三管水系统可以同时供冷、供热,但不利于节能。四管水系统不仅可以同时供冷、供热,而且节能性好,但结构复杂、造价较高。若建筑工程对暖通空调要求高,需要频繁交替供冷、供热两种工况,可考虑选用四管水系统。在选择水泵时,还要注意:泵系统冷水泵的台数和流量,应与冷水机组的台数及蒸发器的额定流量相对应。
        1.6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
        需要计算空调水输送系数,空调供冷水输送系数须超过30,供暖水输送系数须超过150。对空调水系统进行分区时,可按空调水系统的承压能力进行分区或按用户的负荷特性进行分区。计算冷却水泵扬程时,需要计算冷却水管路系统总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冷凝器冷却水侧阻力、冷却塔中水的提升高度、冷却塔布水器喷头的喷雾压力。
        2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策略
        2.1加强能耗传输的设计
        在进行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期间,我们发现暖通空调使用的能源有很大的一部分应用在系统传递的过程中,同时建筑内部环境温度以及建筑气密性等因素也会对空调运行的能源使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尽可能的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在做好外部环境防御的前提下,需要根据人们对建筑内部环境在湿度以及温度方面的需求,做好暖通空调热能消耗的控制工作,同时还应该掌握电子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等技术的发展情况,将其应用在空调系统节能分析、设计等工作上,使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监测技术,同时配置满足工作要求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系统,在暖通空调运行的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后台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监测设备传递的数据,分析系统运行情况,一旦出现能源消耗异常的状况后,可以及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查看与处理。
        2.2改进地源热泵的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在当下应用在建筑暖通空调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其在室内制热以及制冷方面的作用效果,在我国大力推进节能环保的过程中,使用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借助其拥有的突出优势,让建筑内部的暖通空调在原功能基础上增添节能功能,地源热泵在建筑暖通空调中的应用,在优化空调系统作用效果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满足国家对建筑绿色设计与施工的要求。比如,当下大部分设计人员按照项目所在地提出的建设要求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结合业主对建筑内部暖通空调提出的设计要求,引入地源热泵进行系统设计,从而可以在地源热泵作用下,让暖通空调可以在夏季利用地源热泵吸收土壤中的热量进行制冷工作,降低冷却塔制冷对能量的使用量,利用地源热泵还能承担制冷产生的负荷,从而让暖通空调处于高效运行的状态。在冬天,暖通空调在地源热泵作用下可以将热泵系统直接与供暖系统相连接,这样便能有效的缩减供热工作中的无用环节,有效的降低制热工作消耗的无用能源,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结束语
        做好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可以有效提升暖通空调系统的效能,并节约暖通空调的能耗。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暖通空调设计的各个关键问题,狠抓细节,不断提高暖通空调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栩.浅谈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J].居舍,2019(20):91.
        [2]谭向红.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绿色节能设计的构想[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2):43-44.
        [3]熊靓青.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5):90.
        [4]李育明.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研究[J].低碳世界,2018(09):189-190.
        [5]柯军.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