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仝鹏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仝鹏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交通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受到地质条件及施工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软土地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政道路施工的难度。
        无棣建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无棣  251900
        摘要:现阶段,我国交通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受到地质条件及施工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软土地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政道路施工的难度。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有必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为此,本文先是分析软土地基的特点,然后就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重要性,具体分析市政道路施工中应用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作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网络骨架,市政道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助推力。与一般道路相比,市政道路路基除了保障车辆的安全通行外,还要保障敷设管线的稳定性。由于软土具有低强度,高压缩性的工程特点,一旦处治不当,会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如路面沉陷,管线断裂等。通过对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治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市政道路运营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软土路基给市政道路工程带来的恶劣影响
        如果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路基,会增加路基的施工难度,若没有及时进行加固处理,路基会出现大面积的沉陷,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有序施工。因为软土路基的强度比较低,经过长期碾压后,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稳定性逐渐下降,一旦外力过大,会引发失稳现象。此外,市政道路施工中遇到软土路基,会降低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因为软土路基的处理难度较大,会影响工程的总体施工进度。因此,施工人员在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期间,要结合软土路基特点,采取科学的处理对策,进而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得到更好处理。
        2软基加固技术优势分析
        受地域辽阔、地形气候条件复杂影响,在市政工程软土施工场地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多的现状下,市政工程在多个软土施工地区同时进行软土施工的情况愈加常见,这类软土地区多存在结构整体性不佳、土质稳定性差等特点,直接威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经济效益。因此,须做好市政工程地基的加固处理,合理选用软基加固技术属于其中关键。以市政工程的代表市政道路工程为例,为减少软土地基层的沉降程度,提高软土地基的结构稳定性,须做好坡地基层道路软土的加固处理,考虑后续施工受到的影响。市政工程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需严格控制,结合预制空心桩、实心桩存在的缺陷,不断开发经济、实用、科学的软基加固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市政工程建设。
        3市政道路施工中常用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
        3.1排水处理法
        首先,针对含水率较大但是土质较好的软土地基,一般会采用表层排水法进行处理,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在路基两侧挖一定深度的排水沟,然后使用透水性较好的碎石回填至沟内,形成盲沟,以此将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排除,可以起到降低含水率和重新固结的作用,进而提升路基的承载能力。其次,对于存在淤泥、淤质土、充填土等饱和黏性及杂填土的软基处理,通常会使用塑料板排水法进行加固处理,这一加固方法可以起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并大大缩短软基固结的时间。目前施工中所使用的塑料排水板类型多样,有波浪形,也有口琴形等等,其使用原理是用插板机将塑料排水板插入软土地基中,然后通过上部预压荷载作用,使软基空隙中水经过塑料排水板排至上部铺垫的砂层或水平塑料排水管中,之后从其他地方顺利排出,从而加速软基固结的速度。
        3.2换填法
        换填法施工首先需清除软土路基下一定深度的软土层,随后采用高强度,低压缩性,稳定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填充,如矿渣、碎石等。在进行实际施工时,应合理安排人工,施工机具以及车辆,高效地完成软土路基的换填。换填施工所需的材料以及施工机具应符合相关标准,严格进行质量管控。

在进行浅层路基填筑时,应遵守施工流程,并依据设计标准进行路基碾压,保证路基的压实质量。在温度较低的地区,使用换填法可使冻结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另外,换填材料通常具有颗粒较大的特点,避免了毛细管现象的出现,进而消除了路基的冻胀现象。
        3.3强夯法
        强夯法加固技术属于常用的软基加固技术,该技术具备成本相对较低、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加固施工效果较好、施工较为简便等优势。强夯法加固技术可通过强大的土地冲击力完全破坏周围土壤的结构,由此对周围深层土壤用力挤压即可形成大型夯坑,强夯法加固技术可细分为新型动力液压置换/固结、动力密实等类型。强夯法加固技术适用于建设时间较短的大型市政工程,这类工程存在相对较少的基层预压施工时间,软土层较浅或场地面积较大的大型市政工程项目适合采用强夯法加固技术。相较于多层复合法,强夯法加固技术的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具体施工难度较低,需结合市政工程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考虑是否采用强夯法加固技术,市政工程建设保质保量顺利完成属于评判的关键,需要考虑资金节约需要。
        3.4土木合成材料的应用
        土木合成材料特点明显,对于深层软土地基的处理作用突出,适应性极强。土木合成材料在道路施工中应用的机理相对简单,就是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在加固的桩顶上面设置一个垫层,利用土木合成材料来对垫层进行铺设,以此来使得道路荷载更加稳定和平衡,而不会出现某个桩的负荷和受力太大情况。在软土地基加固中应用土木合成材料能够有效避免道路出现沉降问题,常见的土木合成材料有土工布。在道路施工中应用土木合成材料,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对土质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应用最佳的加固技术,选择用振捣的方式来将物料填入道路路面,使得墙体更加密实,提高道路建设的质量。
        3.5砂垫层加固
        砂垫层加固处理技术原理比较简单,主要是将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内部的水分快速排除,不断减小软土路基土层中的孔隙,真正达到提高软土路基固结效果的目的。施工人员需要利用外在作用力,将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土层内部的孔隙完全消除。同时,施工人员还要在道路软土层横向设置隔水层,防止路基被浸泡。在运用此项软土加固处理技术时,施工人员可采用粗砂石作为垫层,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50mm。因为粗砂内部含有细砂,为了防止垫层内部的细砂堵塞排水孔隙,施工人员还要设置反滤层。
        3.6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首先在需要处理的软土地基中布设塑料排水板或砂井,其次将砂垫层铺设在地面上,然后用密封膜覆盖砂垫层避免其与空气接触,最后利用真空装置对埋设在砂垫层中管道进行抽气。由于密封膜内外较大的大气压差,软土地基中的孔隙水会出现向竖井渗流的现象,有效应力随着孔隙水压力的降低而不断提高,软土地基土体逐渐出现固结。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是同时利用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的结合处理方式。与真空预压法相同,堆载预压法也是排水固结方法的一种,二者对于提高路基承载力的原理基本相同。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可同时发挥两种不同方法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实现缩短施工期限,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路基沉降的目的。
        结语
        总之,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有必要重视软基加固处理问题,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并从多个方面考虑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以此保证软基加固处理的效果,使软基加固处理效果能够满足市政道路施工的标准要求,进而提升市政道路整体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金鹏.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6):124-125.
        [2]陶安芬.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180-181.
        [3]黄斐.软基加固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0,10(5):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