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电费账务集约化管理分析 高雪卿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高雪卿
[导读] 摘要:电费管理是电力企业销售环节中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环节,它是电力企业体现经营成果的重要工作,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用户对电力公司的满意度,对电力公司收益有着重要影响。
        国网山西技培中心大同分部
        摘要:电费管理是电力企业销售环节中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环节,它是电力企业体现经营成果的重要工作,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用户对电力公司的满意度,对电力公司收益有着重要影响。促进电费精益化管理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构建“大营销”管理模式,推出电力营销电费账务集约化管理体系,不断加强电费账务管理。本文以某供电公司电费账务集约化工作为背景,分析了实施电费账务集约化工作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费账务管理;集约化
        引言
        我国的众多国有企业面临着改革。而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的命脉,同时在资金流动周转和速度方面遥遥领先的企业,当然更加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和集约化管理水平。尤其是在当今信息技术尤为发达的社会上,电费管理也就更能体现自身的集约化、精益化和信息化。
        目前我们可以选择建立主体分明的电费收取模式,实现电费市县共同体化的管理政策。以市供电公司为主体,而地市所辖县只需要负责将收上来的电费如数上缴至市公司的账户即可。关于电费资金的确认工作以及审核和相关业务的质量管控工作全部都集约到市。
        1电费账务集约化成效分析
        1.1人力资源效力大幅提升
        电费账务集约化工作实施后,很大程度上精简了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如福建泉州地市供电公司电费账务集约后,负责全市约370万户用户、1200户市场化交易用户、1080家上网电厂(含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电厂)的账务处理,市、县公司账务人员由原来的120人精简到6人,共精简账务人员114人,电费账务人员人均管理户数由3万户提升至62万户,效率提升159%。
        1.2资金利用效益大幅提升
        传统的电费收缴,各个市(县)供电公司在不同的银行均开设众多的银行账户,造成电费账户数量多,各县级供电公司滞留大量电费资金,电费资金划转环节多,资金归集速度缓慢,资金集中成本高。执行电费账务“一市一行一户”工作后,通过压缩电费账户总体数量,一个银行仅开设一个电费专户,并开通供电公司网银查询权限,监控电费账户的资金流,实现电费资金实时归集与定时划转相结合的集中管控,有效避免了传统电费收取模式下电费资金沉淀多、上交周期长、使用效率低等弊端。规范银行账户管理,强化资金集中管控,采用“总对总”与第三方代收机构接入方式,统一接入,统一规则,统一清分,利用工行、建行、兴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农商银行七大银行现金管理产品,按需结算,实现资金到账数据自动销根,有效发挥了规模优势和资源整合效应。中国电财实现电费按日自动扣划,电费资金实时归集,加强了资金集约化管理,资金利用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2当前集约化背景下实行电价管理所出现的几点问题
        2.1服务效率不高
        虽然电力市场的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自从电力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但是这也同样提高了市场中电力公司之间的竞争。各大互联网企业在不断增加用电消耗的过程中需要供电公司能够不断扩大自己的服务范围改进自身的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但是当前很多企业的生产目的都是控制生产的成本,大部门的用户因为电价过于昂贵,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去控制自身的用电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供电公司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能源需要对于用电的企业做出详细地调查和了解工作,帮助他们找到用电的主要构成并且提供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但是就目前的执行结果来看,很多的供电公司的营销人员根本没有将这项措施落实到位,没有给顾客提供一个比较方便的途径创造舒适的合作环境,因为服务的不完善性导致了客户对于公司的服务质量不甚满意。


        2.2没有制定标准规范的电价执行和均价的准则
        各个地方的电价和电费制定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去设定,同时还应该参考国家的规定,同行业内部的规范和售电的模式,在综合了解分析之后再去制定电价,但是当前很多的供电公司没有根据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很多的电力企业无法遵循科学,合理的供电标准,因此年终的指标通常都是不科学的。最为常见的事例就是很多的公司直接忽略了当地的经济条件,季节变化和气候条件盲目地预测来年的电价,实际的营销系统和标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就给变压器的归档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2.3工监管体系不完善
        工作人员管理部门做好平常工作中对于电费的监督工作才能够保证电价电费工作的管理正常进行,主要的内容不仅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对于用户的平常电费使用情况进行精准核算,还应该能够对于电价的制定提供一个比较合理而又科学的条件,但是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对于电费电价的管理机制制定并不是很完善,很多的施工部门的管理体系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主要的表现为业务人员不能够熟练掌握当下制定的电价政策,不能够将理论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没有根据有关政策的尺度对于电价进行合理的审核工作;更加没有及时准确地掌握电价的变动信息,因此最终对于电价的控制手段不够。
        3电费账务自动对账的改进措施
        (1)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自动化等前沿技术,优化电费账务自动对账功能,提升电费账务集约化自动到账确认准确性,减少由于单纯的人工失误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切实减少人力、时间成本。
        (2)建议财务管控系统将源头数据的银行流水号字段修改为取实际银行的流水号而不是取时间+金额,以确保银行流水号数据不一致。修正银行冲正数据的推送,对于冲正的数据,要全部拦截,防止错销账。
        (3)与银行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督促其内部采取考核制度,促进银行工作人员重视电费转账业务的及时性、准确性。要进一步规范银行代收清算资金备注格式,提升自动对账率,降低匹配错销率。
        (4)针对性地引导转账客户转账时备注正确的户号,尽量使用银行企业版网银及系统内开发的手机APP缴纳电费,加强银行企业版网银实时缴费的宣传和推广。通过电子化缴费方式逐步减少主动转账的客户量。对新增企业客户,不主动提供转账账号,可直接引导其使用企业版网银缴费。
        (5)完善电费账务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供电企业内部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阶段性考核。工作人员工作得到必要的监督之外,需及时发现电费账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不断促进电费账务集约化管理更加健全完善。
        结语
        在广大的电力企业的所有工作内容当中,电费管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电费账务集约化不仅简化了电费缴纳的流程,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本文不仅从多个方面对电费账务集约化工作目前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而且对于发现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希望这些内容对日后的相关工作能够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魏淑霞,王国强,姚琛.供电公司电费账务集约化问题研究——以保定供电公司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9):43-44.
        [2]计力.电费一级账户集约化管理模式及应用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14.
        [3]尤莎琳.供电公司电费账务集约化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8):138+146.
        [4]郭良丰,刘艳敏.基于集约化模式下的电费电价管理研究[J].财讯,2016,(23):88-89.
        [5]蒋蓉蓉.基于集约化的电费电价管理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