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安晓龙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安晓龙 闫超群
[导读]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种发挥自然环境中水资源调配功能、控制功能,以此发挥其除害兴利目的的工程类型,其在修建以及最终的功能发挥过程中必然会对周围自然环境造成相应的影响。
        绥化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绥化  152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种发挥自然环境中水资源调配功能、控制功能,以此发挥其除害兴利目的的工程类型,其在修建以及最终的功能发挥过程中必然会对周围自然环境造成相应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生态环境;影响;
        一、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按照当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实践内容为基础划分为诸多不同类型。设计人员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当前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合理的评价,尽可能地降低水利工程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避免水利工程的实施对周围环境的损害影响不断扩大
        1.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区域水质条件产生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或多或少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这就要求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中做好警惕工作。比如说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主要目的就是储存洪水,那么就要求在有洪涝灾害期和无洪涝灾害期做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无洪涝灾害期需要适当采取截流方式,这要要求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中提前进行勘察和预测,做好水流的速度的控制工作以及预测好水流在水道中的停留时间,从而使得该水利水电工程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另外,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还需要考虑悬浮物沉降的问题,如果悬浮物沉降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河流对污染物的排散能力,从而为区域水质条件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发生河水富养化的情况,就可能造成水中大量生物死亡,水体浑浊的问题也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不能将这些问题考虑在内,最终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地质土壤条件造成影响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要从长远角度考虑到当前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地域辽阔,地形十分复杂。不同地区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有着极大的不同,这就需要规划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前考虑不同区域的地质结构以及土壤成分,防止由于不了解地质土壤条件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一个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如果是大型的水库的建设,就需要考虑水库建设会对地壳造成巨大的压力影响。如果没有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就有可能对当地的居民产生影响。一方面,蓄水期的大型水库的水位会上升,如果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造成了地形结构以及土壤成分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也会增加该地区滑坡和塌方事故的几率。另一方面,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就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从而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3.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给生物资源造成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在影响区域水质条件和地质土壤条件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对生活在该区域的生物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方面,良好的水质条件和地质土壤条件是生物资源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它们对于各类生命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旦水质条件和地质土壤条件遭到了破环,必定影响着生物资源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中破坏了生物的居住地,这就导致很多生物无法获得健康的生活环境,从而使得生物的种类以及数量都面临着大幅度减少的情况。另外,一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无法预估的,一旦周围环境被破环,修复起来就十分繁杂,也为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未来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的发展策略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全面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同时积极注重当前水利工程的设计质量与设计功能,确保水利工程的兴利避害功能得到全面保障和发挥。设计人员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必须要注意以下事项。


        1.制定较为完善的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制度
        当下的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满足经济飞速发展的需求,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环是可以尽量避免的。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制约,用更加细致的规章制度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另外,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也应该制定一定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一定的补偿。这种生态补偿机制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进,从而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与设计高效性的提升。
        2.选取科学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在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中,需要将水土保持理念以及生态修复技术极大的应用到工程建设当中去。在进行一个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的选择时,需要设计师去当地勘察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的环境和气候的实际需求和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且与施工负责人员进行沟通。将环境保护意识与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融合在一起。相关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需要不断加强,其应用生态修复的技术也需要不断提升。只有人人都认识到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才能够形成科学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从而使相关部门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合作,避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坏,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力度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涉及对局部气候环境的影响、对所属范围内水质情况的影响、对地面径流以及地下径流的影响、对所属范围内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完成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难免会对一些因素欠缺考虑,这就需要通过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力度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监理阶段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预防很多潜在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就要求相关的管理监督人员以较为严格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制度为依据,在每个环节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力度,尽可能地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施工程序,避免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结合大数据技术发展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
        在互联网时代,应用大数据技术来开展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效率。相关部门需要注重做好技术层面的优化和更新工作。首先,利用大数据强大的预测功能,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全面细致准确地科学分析区域地质情况,在综合分析当地气候和水文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需求来设计未来水利水电工程方案,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BIM技术,可以共享实时建筑数据,采用更加精准的监督和管理手段,以此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是一项涉及诸多关联因素的工作。设计人员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前区域范围内各项关联因素对水利工程质量和功能的实际需求,也要考虑到当前水利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周围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各种影响,确保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内容全面有效,确保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质量与设计功能得到全面发挥。
        参考文献:
        [1]周相丽.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评价[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2).199-200.
        [2]邹书郇,刘思韬.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09).188-189.
        [3]许彦.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探讨[J].环境与发展,2020,(03).145-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