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 高媛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高媛
[导读] 摘要: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施工人员认识到风景园林在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影响作用,以提升城市精神面貌和环境面貌为主来开展日常的工作,并且还要加强对植物选择和配置工作的重视程度,突出层次性和科学性的特征,站在美观性和社会价值的角度上来科学而有序地开展日常的工作,从而使得风景园林施工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武汉市汉口江滩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施工人员认识到风景园林在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影响作用,以提升城市精神面貌和环境面貌为主来开展日常的工作,并且还要加强对植物选择和配置工作的重视程度,突出层次性和科学性的特征,站在美观性和社会价值的角度上来科学而有序地开展日常的工作,从而使得风景园林施工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施工;植物选择;植物配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希望通过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需要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作用,增加园林景观的美感和多样性。因此,文章对风景园林建设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问题进行探讨。
        1风景园林施工植物选择的原则
        1.1因地制宜原则
        作为景观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植物选择与其他工作相比有一定差异。由于植物也是一种生命个体,因此不同类型植物对于生长有不同要求。植物生存三要素分别为土壤、环境、水源,其对于植物健康生长发育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选择植物时,需与当地实际特点相结合,并对植物生长发育情况加以更深层次的分析,在令其生长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也需令设计主题更为突出,从而使景观工程具备更强的视觉效果。虽然在园林工程中所使用的植物种类繁多,但是相关工作人员需对所选择植物进行更多照料,不能盲目挑选,导致植物存活率受到影响,以免工程后期成本增加。以我国北方为例,在此地区开展景观工程过程中,需根据当地实际温度低、水资源不丰富等情况加以充分考虑,针对此自然条件,以具有较强耐寒性的植物为首选。而在我国温度适宜、水源充足的南方地区,植物选择区间范围则相对较大。
        1.2搭配方式的多样化
        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搭配方式多元化的原则进行植物的选择。我国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需要以提升园林设计的美观性和可操作性为主,保证植物能够健康的存活以及生长。在此基础上选择种类较多的植物来进行植物的有效配置,在实际工作中要贯彻落实种类多样化的原则,提升实际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另外还需要在选择不同植物基础上了解各个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长习性,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需要科学搭配,根据植物的不同种类和大小来进行差异性的搭配,同时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在实际植物搭配时,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后期的维护以及管理工作,不仅要满足居民的需求,还要凸显出风景园林整体性的美感,充分地发挥其功能以及价值。
        1.3整体效益的凸显
        在进行植物选择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认识,明确植物选择的主要工作内容,从而提高植物选择的效果。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园林在建成之后都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但是在进行园林施工时和植物搭配时,也要考虑整个施工的成本,需要对风景园林施工有一个初步的预算,加强数据的整合以及搜集工作,在考虑园林美化效果基础上选择一些经济性较强的植物,从而对成本进行有效地节约和管理。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性的考虑植物在成长过程中一些维护费用,留有一定的资金余地,从而使得植物资源损耗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对资源进行优化性的配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相互的统一,从而保证园林建设效果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从而使得风景园林施工效果能够有效提高。
        2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的配置
        2.1从地域性角度分析
        首先是植物的选择,景观的艺术性以及欣赏价值很大程度取决于植物配置,合理配置植物可以营造出风格各异的美感。

在选择植物时要重点考虑色彩搭配、季节搭配,植物品种应以本土品种为主,外来品种为辅,其中骨干树种要突出本地区的地域特色,充分彰显本地区独有的风貌。其次是植物比例的确定,根据适地适树理论,确定植物比例需要按照园林周围的环境、场地条件以及设计要求确定,合理确定各类植物的比例。最后是植物景观的布局,植物景观要以地形变化、树种变化以及不同配置方式来体现景观的欣赏价值以及艺术性,在景观布局上要充分体现植物的多样性。景观外观设计上主要以满足功能为主,同时结合园林的地形、建筑以及植物营造景观效果,在立面设计中也可以尝试采用动态视角处理,进而实现移步换景的效果。
        2.2根据季节配置植物
        园林植物配置需要结合季节进行设计,一方面是因为不同的植物都有不同的生长周期,配置时应选择适当的季节。植物的生长周期对植物配置方案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如春季更适合种植植物,使其可以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同时在春季种植也能够保证植物的花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层次性搭配,让一年四季有花,增添城市的活力。夏季我国许多城市的温度都相对较高,为了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并给人们创建更凉爽的生活环境,适宜选择乔木类的高大型植物,进而增加绿色植物的比例,使植物在夏季发挥出作用和价值。秋季园林植物配置时则要更多地考虑植物的耐寒性,并使其与其他园林植物之间产生层次性的搭配感,优化城市园林景观。秋冬季配置园林植物,必须具有耐寒性,同时又要保证植物在冬季的生机旺盛,如红瑞木及天山圆柏等,结合城市的整体特色优化植物配置。四季不分明的城市则可以根据温度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园林植物,进行设计搭配。
        2.3根据花期分层配置植物
        植物的花期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具有很明显的作用,为了提高园林绿化的水平,应做好植物花期方面的工作。不同的植物花期有所不同,而且花期易受气候及地理条件的影响,在具体配置植物时,要明确所选择植物的基本情况。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讲究分层栽培,一般会选在1层或2层种植花期较长的植物,而其他层次则会种植那些花色不同花期相对较短的植物,一方面是提高园林的观赏性,另外,则是为了优化园林绿化的质量。分层配置的合理性应选择混栽方式,混搭花色鲜艳和花期较长的植物,使园林一年四季都可以生机勃勃。
        2.4从植物多样性角度分析
        在植物配置上应注重植物多样性,注重植物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建设必须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植物配置方面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应增加植物多样性,不能仅考虑一时的景观效果而忽略植物生长要求。在植物配置方面,设计人员不能仅仅考虑植物所呈现的效果,而要重点考虑植物的合理搭配,增加植物的多样性不仅可以强化植物的适应性,同时也能在不同时间段或者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艺术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植物搭配方面要充分考虑不同物种的特性,部分植物之间会相互抑制,影响生长,在搭配植物时要注意使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相互影响。
        3结语
        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的过程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给整个风景园林起到一个重要的点缀效果,还有助于搭建平衡的生态系统。在进行园林植物搭配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城市不同地理特点和环境因素,选择正确的植物来施工,并且还要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从而使得植物能够健康生长,提升风景园林的观赏性。
        参考文献:
        [1]余尚湖.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02):231.
        [2]方晓辉.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J].建筑•建材•装饰,2019(11):126,130.
        [3]薛超越.园林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2):62-63.
        [4]姜晶斌.基于生态理念的风景园林施工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24):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