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 王建龙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王建龙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规模逐渐提高,对于相关养护管理工作的实施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对工程中的植物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是确保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
        绍兴市柯桥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中心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规模逐渐提高,对于相关养护管理工作的实施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对工程中的植物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是确保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工作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特点。掌握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周期比较长,其工作量繁重。因此在养护的实际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完善管理制度。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植物养护;措施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不仅发挥着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等重要作用,而且在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等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在园林工程建设施工完成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植物养护管理措施,切实做好植物定期的修剪以及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肥料和水分,才能充分发挥出园林工程的积极作用。
        1园林发展现状
        园林是人工建立的一种小型生态圈,它能够满足相应的美学理念和大众生活需求,是当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战略目标。在建设园林时要将周围的环境、建筑、道路及河流等全部考虑进去,并依照当地环境情况及文化特点建设。
        然而现阶段,我国园林建设还没有一个相对比较统一的规范,各地应用的材料及规格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其材料价格变化幅度往往无法有效控制。此外园林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长期养护管理,如果不能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养护管理中,就会导致各项景观设施被损坏。尤其是在园林建设完成初期,很多动植物由于需要适应,在这期间一旦养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就会导致前期所有工作付诸东流。
        2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管理团队不足
        施工管理与控制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其主要内容是在园林绿化中,首先进行植物规划和栽植的技术,是在其他技术经验和植物学、生态学、设计美学等内容的基础上,使施工管理者全面了解建筑景观技术,及时正确地解决技术问题。
        2.2园林成活率不高
        保证移植树木的高成活率在园林工程中十分重要。在我国,城市建设的成本需要95%以上是生存需要。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园林植物的成活率与建设成本有直接的关系。植株移植技术是提高植株成活率的关键,我国园林绿化中植株移植效果并不理想。
        2.3外来植物影响了生态系统环境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园林建设中出现了很多虚假的城市建设案例,谁来致富,谁就是主人。外资持股比例超过半数是错误的。植物群落的成活率低,直接影响工程成本;要减少植物群落数量,引进具有高绿化价值和成活率的绿色植物。
        3园林工程施工要点分析
        3.1做好园林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城市园林工程的施工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是确保工程顺利完成的关键,对于后期的施工效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园林工程的施工中需要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分工,完善施工管理制度,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确保工程的质量与进度。作为工程的项目经理还要结合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各个工作岗位的人员、机械都要到位,同时结合工程的施工图纸与施工计划,进行技术的交流,从而保证所有的人员都有充足的换班时间,结合图纸与计划进行执行。
        3.2控制种植技术
        在绿化建设中对种植技术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植物自身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比如,在树穴开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树木土球的大小,一旦开挖直径过大,就会导致周围土壤疏松;但如果开挖直径过小,则会导致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无法延伸。由于每种植物都要有相应的水分,在种植当中必须提前做好透水层,确保其根系能够充分吸收水分。

在栽种时一旦遇到其他外界设施干扰,比如消防栓、电线杆等,都要使其保持相应的距离,从而保证植物生长环境的整洁性。
        3.3规范工序质量监管
        在施工过程中对那些比较关键的工序,比如会直接给工程上下工序进展带来影响的,一定要加强重视,并加大质量监管。在质量监管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实施,当每道工序竣工后,还要组织专人对其进行质量验收,只有达到验收质量标准,才可以开始下道工序,一旦产生质量问题,则要及时返工。
        4城市园林植物养护的有效对策
        3.1 绿化浇水任何植物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水资
        源,植物的生长同样也不例外。如果土壤中的水分无法满足植物生长的水分需求,就会导致植物出现无法正常生长的问题,如果植物长期处在缺水的状态,最终植物就会因失水过多干枯死亡。如果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植物根部就会因长时间浸水出现根部腐烂。所以,园林工程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植物生长特点和要求,控制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避免因水分不足或者水分过多等原因导致植被死亡。
        3.2 设立支撑一般情况下,在园林工程施工或者
        后期养护作业时,都会涉及到体积较大的乔木移植工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支撑技术,为乔木提供良好的固定支撑。由于植物在移栽过程中其根部往往无法在土壤中扎实,如果遇到较大风力,就会发生倒塌。所以,必须通过设立支撑的方式,增强植物的稳定性,这种养护技术也是当前我国园林工程中普遍应用的技术之一。
        3.3 土壤养护土壤不仅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
        缺的基础因素之一,更是植物生根发芽的关键。所以,在园林工程施工和养护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土壤养护技术的应用,才能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运用土壤养护技术时,应该严格按照要求检测园林工程现场土壤中的水分与pH值,如果发现土壤中pH 值超标,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土壤酸碱度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
        3.4 整形、修剪及除草园林植物修剪是园林养护
        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园林植物的修剪不仅可以及时剪掉杂乱无章的枝叶,留下美观的植物,而且有助于植物受损部位的恢复,加快植物的生长速度。修剪时,应该根据植物生长的特点和观赏性要求开展修剪工作,切不可盲目修剪影响植物的整体美观。比如,在修剪草坪时,不能剪得过短,而应该按照一定的高度整齐地修剪,才能将草坪的观赏效果体现出来。此外,对于生长稀疏的乔木类植物根部附近的杂草,应该采取喷淋农药的方式进行处理,避免因周围杂草过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保证植物生长环境的通风性。
        3.5 病虫害防治与防寒养护在开展园林工程养护
        工作时,应该合理利用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防寒养护技术,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病虫害与寒潮是威胁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园林工程养护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是从源头上控制树木生长的情况,在采购和引进树木时,加大病虫害检疫力度,彻底隔离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如后期养护过程中发现树木感染了病虫害,则应该及时采用生物防治、药物防治等措施进行处理。另外,在开展树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应该掌握病虫害蔓延的特点和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才能将药物防治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结束语
        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建设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对城市的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园林工程逐渐的受到重视,提高园林绿化整体的施工与养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构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利于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因此需要不断的提高园林施工与植物的养护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飞.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研究[J].花卉,2019(24):122-123.
        [2]肖合章.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研究[J].四川建材,2019,45(12):146-147.
        [3]邵笠.谈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与后期养护[J].花卉,2019(22):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