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分析 张斌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张斌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层施工人员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建筑单位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督工作,以此让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乐陵市建设工程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乐陵  2536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层施工人员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建筑单位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督工作,以此让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关键词: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建筑工程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正在不断扩大,只有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稳定发展。
        1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市场不规范、竞争过度
        尽管我国目前已有适用的《建筑法》,但部分地方政府和建设部门未能按照国家建筑市场的行政法规和管理要求执行。如果实施不到位或甚至没有实施,将会出现法律不遵守,执法不严格,法律不正确的现象。在工程项目招标、施工管理、监理、质检等方面存在人为操作现象。近几年,建筑市场出现了企业登记存款,工程质量保证,工程优秀存款,项目进度存款等的“边缘”风。这种当地建筑市场发布的“新政”却进一步降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耗尽了建筑企业的活力,进一步加剧了过度竞争。不论项目规模大小,结构难度大小,水平高低,业主均要求一级以上企业必须参与竞标。承担施工任务必须是一级项目经理和一级施工工程师,这引起了市场的无序竞争,增加了市场秩序的混乱。同时,无资格的施工方的推导是合格的,低资质与高资质,施工资格证书借贷等诸多违法行为有关,这进一步加剧了建筑市场的不规范运作。
        1.2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不高
        质量意识是人们对质量的理解和态度的综合体现。这是确保项目质量的前提,也是第一级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当中,工作人员是主要力量,因此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将决定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建筑企业都对质量管理工作缺乏重视程度,公司高层领导不重视质量问题,并制定企业目标的利润和进步。这导致管理层和基层工作人员没有明确的质量目标,导致管理结构太过于复杂,最终出现素质良莠不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高层领导对质量重视不够;(2)公司管理层质量意识淡薄;(3)一线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4)监督层的质量意识差。此外,很多建筑企业的工作人员都是从社会招聘以及内部调动等,整体人员能都缺乏经验,导致在建筑工程中的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1.3管理意识不足
        面对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很多建筑行业都为了自身利益将工作的核心放在采购建筑材料环节,以及引用技术工艺方面,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忽视,没有重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部分建筑单位只顾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管理工作,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保护;一些公司虽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却把“认证”作为了企业的宣传名片。项目管理没有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执行,认证工作形式。整个建筑工程中所有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都缺乏质量监督的意识,不仅影响工程整体的安全性能,还将影响建筑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工作无法进行创新发发展。
        2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
        2.1建立完善制度
        为了提高施工质量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就必须要为监管人员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监督制度。在构建监督制度时,必须要完全依循国家以及地方法律法规制定,并且监督制度中部分违反国家法律的条款不具备法律效力,基层施工人员以及监管人员有权不予履行。

利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以及监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规范施工行为,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在部分外包的施工环节中,也要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检查承包商的相关证书,并且将设计图纸完全交付承包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承包商的施工水平能够满足本次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需求。另外,地方政府也要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参与到地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企业内部也要为员工建立明确科学的赏罚制度,对于施工态度严谨,拥有专业能力的施工人员提供更高的薪资待遇,对于那些施工态度散漫的工作人员则给予严厉的处罚。同时,也要加强监管人员的监管制度,招聘拥有专业技能的监管人才,并且根据监管人员所擅长的领域将其分配至相应的监管岗位,让每个监管人员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价值。另外,施工企业也要做好在施工现场的监控设备布置,监控设备不仅可以增加监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还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现场堆放的施工材料安全,避免施工现场内部发生盗窃等事件。不仅如此,监控设备还可以有效监督监管人员与基层施工人员之间是否存在腐败现象,将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
        2.2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基层施工人员都来自于农民工群体,而监管人员都来自于对基层施工人员的提拔,因此,大部分工作人员都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因此,为了加强施工人员以及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就需要建筑企业定期为施工人员以及监管人员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值得一提的是,培训活动并非仅存在于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前期,也要根据即将要展开的建筑工程施工的客观条件,为施工人员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在本次施工过程中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需求。另外,在施工期间也要定期对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以及机关人员能够长期维持规范的工作模式,以此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在施工过程中,也要积极为施工人员以及监管人员开展思想教育讲座,提高施工人员与监管人员的思想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施工不规范、监管不认真的问题。
        2.3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想要保障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加强施工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共享。而当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刚好可以满足这项需求,因此,各施工单位就可以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各个部门连接起来,搭建一个沟通桥梁。并且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共享于各个部门之间。在施工前期,要加强监管部门、设计部门以及委托人三方的沟通能力,在监管部门以及设计部门敲定设计图纸后,第一时间交由委托人审核,并且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委托人的修改意见,以此加强设计图纸审查阶段的效率。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将各个部门联系起来,实现监管信息能够完全透明于各个部门中,能够让设计部门第一时间接收到设计图纸中不合理之处,发生事故时,也能第一时间将事故现场的情况以及原因上报给法务和财务,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2.4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完善建立监督管理法律体系,用高标准的要求对项目建设具体情况进行判断,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确保建筑行业的标准规范从大格局上看,始终保持一致。后续还需要加强质量监督管理,要求监理部门定期开展工作汇报,对影响项目施工建设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处理,如果遇到违规建设,则需要按照建筑行业的处罚条例要求,对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管控指导。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应始终围绕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开展,监督管理的整体质量也因此会得到保障。
        3结束语
        建筑单位应该以工程质量监督为核心,在建筑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能。并且针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加强管理工作团队的建设、加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加强工程管理理念创新,这样才能保证建筑业能够更加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思齐.建筑施工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2):315.
        [2]郭秋艳.建筑施工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9,(08):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