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与家庭社工的介入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董国旺 韩增霖 赵亚迪 张聪聪 张越
[导读] 摘要:“闪婚”是一种快餐式的婚姻,它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它的诞生与蔓延可以说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也有很多个人因素。
        摘要:“闪婚”是一种快餐式的婚姻,它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它的诞生与蔓延可以说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也有很多个人因素。“闪婚”存在诸多不稳定的因素,会导致更多家庭与社会问题。家庭社会工作可以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使闪婚双方增加对对方了解,克服诸多矛盾,增强信任与责任心,减少闪婚的消极因素,增进家庭幸福。
        关键词:闪婚  家庭社会工作  介入方式
        一、“闪婚”的界定
        “闪婚”就是以闪电般快速结婚。“闪婚”与一夜情、一见钟情有着本质的区别,闪婚并不只是相识相恋。闪婚一般是指男女双方用极短的时间完成了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的过程。伴随着闪婚便出现了“闪离”,即闪电版快速离婚。由于夫妻双方闪婚便缺乏响应的了解与认识,容易引发矛盾,难以维持稳定的婚姻与家庭生活,便引发闪离。
        “闪婚”“闪离”现在已悄然成为青年人的一种趋势,但由于闪婚的不稳定因素隐藏着巨大的隐患,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二、“闪婚”的原因
        “闪婚”迎合了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念,其产生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可以概括为个人主观原因和社会客观原因。
        1、社会客观原因
        首先,“闪婚”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城市化进程加快使人们脱离了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人们步入到一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闪婚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城市化发展使人们接纳了多元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使得青年人对闪婚认可。城市具有信息流通快的特点,使人们对新型的交流与互动方式有所了解,闪婚也为一部分年轻人认可。
        其次,传统婚恋观的解体与文化变迁的结果。在以前的传统社会中,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这其中有家族与父母的严格把关和媒人的挑选等等。现在人们更讲究婚恋自由、自主恋爱,这其间就加大了自己主管因素的影响,容易忽视对方的缺点和不良行为。再者,现在人们的经济已经完全独立了,不再是传统社会中男女分工明确,女性依附男性的现象,以前讲究的是责任,现在人们更重是感情而忽视责任。婚姻家庭观念变化导致了闪婚的发生。
        再次,通讯方式的现代化发展也是闪婚的重要原因。现在网络通信技术发展,人们的通信呈现出多样化。以前通讯不便,恋人双方见面时间长,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了解。而现在人们以互联网进行沟通,对对方现实条件并不在意,更容易闪婚。
        最后,结婚登记手续简化也促进了闪婚的发生。现在结婚并不需要繁琐的审批手续,青年人自主自由的婚恋成为主流,结婚完全成为个人的选择,而不再是一家子操心的事,这促进了闪婚的发生。
        2、个人主管原因
        首先,现在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受西方文化与互联网文化传播,青年人更多接受了这些“新思想”,他们崇尚自由,思想较为开放,很对情况下容易意气用事,就算遇到重大的事也不与家里商量,往往是做完之后再汇报,容易以“我自己”观念来思考,缺乏相应的理智。希望以速成婚姻来节约成本。
        其次,现在青年经济都非常独立,很少出现男女双方一方依附另一方的情况。他们更多选择先立业再成家,但是现在更多的青年人不再重视责任,而是更重视感情。一有了心上人就希望立马结婚,导致了闪婚的发生。
        最后,闪婚与现在人们的空虚孤独有关。现在随着智能设备得普及,人们大多依赖智能设备,对真实世界交流较少,青年人往往会找一个心灵寄托的对象,闪婚的方式则是这些青年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三、“闪婚”的影响
        婚姻是组建家庭的必经之路,一个婚姻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家庭的幸福与否。闪婚由于未经全面了解快速的结婚而形成不稳定的因素,对家庭与社会有这巨大的影响。
        1、闪婚威胁家庭的幸福,带来家庭矛盾冲突
        “闪婚”双方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和了解,只是经过初步的交往就结下了“终生到老”的心愿,这一方面影响着双方感情的长久,另一方面也容易爆发矛盾和冲突。有些青年人只是一腔热血,有些青年人是基于所谓的一见钟情等,但这只是对方向自己展现的一小部分。

闪婚真正成立家庭,双方的真实面目便“原形毕露”,这些是在恋爱期间很难查觉得到的,只有双方建立在感情,责任和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这个家庭才是稳固的。闪婚后往往双方失去了恋爱时的热度,这也是为什么会爆发家庭矛盾和闪离的原因。
        2、闪婚导致离婚增多,对下一代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青年人往往容易失去理智,可能只凭自我认知便决定一件大事。青年人的婚恋观还不太成熟,缺乏统一的对爱情,婚恋的了解,容易片面的看问题。闪婚之后有可能因为一件事就失去理智,决定离婚。倘若双方都是这样的态度,那么闪婚之后就又闪离,离婚率升高。若双方已经有了子女,那么孩子的扶养问题便成为了一个难题,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也将造成难以愈合的影响。
        3、闪婚造成社会不良风气的形成
        众多青年人闪婚容易为不法分子钻空子。有些人以闪婚为由骗取财产,骗取政治地位,为自己谋私利。这些分子往往闪婚后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借口离婚,对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四、家庭社会工作对“闪婚”的介入
        家庭社会工作可以发挥在专业领域的优势,以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帮助闪婚双方稳固家庭,形成责任意识与双方相互信任的理念。并帮助婚姻失败的青年重拾信心,重新婚恋。
        (一)家庭个案工作的运用
        家庭个案工作主要为两部分人群提供服务疏导,一部分是闪婚后夫妻的心理疏导,另一部分是婚姻失败双方的心理辅导。
        一方面,针对闪婚后出现家庭矛盾间隙的夫妻双方要尽量化解他们之间的危机,找出危机出现的原因,让他们重新形成幸福的家庭。在这期间,可以帮助他们回忆以前恋爱时期的甜蜜时刻,帮助他们重新拾起那美好生活的瞬间,思考当时许下的诺言与约定。并提升他们彼此的信任度和责任意识。还要为双方的父母亲属最好工作,避免不良恶性事件的发生,充分考虑各种事件和因素对夫妻双方的影响,使家庭重归于幸福。
        另一方面,是对婚姻关系破裂夫妻双方的疏导。有的闪婚夫妻双方关系难以维持,走向破裂,首要任务是将他们从离婚的阴影中拉出来。这些人可能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呈现出对生活的悲观态度,有可能对婚姻绝望。家庭社会工作要进行恰当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面对这些现实,另外要使服务对象拜托以前家庭的束缚,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或婚姻。在这期间还要帮助他们链接各种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二)家庭小组工作的运用
        家庭小组工作主要是增加闪婚双方的相互了解,增加适应能力,为以后的生活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对家庭小组工作首先要增加双方了解,因为闪婚双方在恋爱阶段往往掩盖自己的一部分性格和生活方式,但是到了成家之后便会凸现。增加夫妻彼此了解有利于事先了解对方的个性,在以后生活中减少冲突摩擦。其次,要增加双方的沟通,夫妻双方本来就是捆在一起的,两者应共同享乐,共同患难。增加双方的沟通能够增加夫妻双方的信任度和依赖感,促进良好和谐家庭的形成。最后,要学会处理冲突。夫妻双方产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怎样去解决冲突,闪婚双方由于根基不牢更应该学会冲突的处理,为日后家庭生活提供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家庭社区工作的运用
        家庭社区工作主要是增强闪婚双方的责任意识,增强双方的稳定性。
        在家庭社区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社区承办以家庭为单位的活动,增加夫妻双方的交流、互动、合作,让夫妻双方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沟通,培养感情,增加婚姻生活的稳定性。还可以开展模范夫妻大会,优秀夫妻评选大会,家庭讲座等方式教育夫妻双方多看重对方的优点,体谅他的短板,引导夫妻双方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互相信任,遵守婚姻与家庭的规则,为构建和谐家庭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龚晓洁 张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山东人民出版社
        [2]许加明 吴健.闪婚现象的成因及家庭社会工作的介入[J]社会工作
        [3]魏程琳 赵晓峰.“闪婚闪离”:农村青年婚姻变革的社会基础及趋势——基于赣南Y村个案调查[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5(01)
        [4]周珉如.浅析“闪婚”现象[J]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