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车动车变流器预备布线工艺技术浅析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李梦余 常俊侠
[导读] 摘要:线束是连接机车设备不同部位的神经网络,在变流器整机装配中,布线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布线会提高设备产品的抗干扰能力,同时也可以达到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山西永济  044502
        摘要:线束是连接机车设备不同部位的神经网络,在变流器整机装配中,布线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布线会提高设备产品的抗干扰能力,同时也可以达到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机车动车  预布线  质量  工艺过程
        前言
        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长期以来在车辆运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车动车变流器布线工序是关系到车辆运输安全的一道关键工序,其布线的规范程度、线缆的保护是否到位等都直接影响车辆运输安全。
        布线总体原则为横平竖直,消除电磁干扰,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在列车运行过程中线缆不因受到恶劣环境影响而被破坏其性能,本文通过在生产中不断积累的经验,新型布线模板,下线工装使布线工序达到了布线规范、整齐、标准统一的质量控制目标。降低了布线制作劳动强度,杜绝浪费,节约了成本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预布线工艺的特点
        预布线是指通过对设计图纸的分析,将产品所需电缆、电线按照图纸要求的走线位置、线型、长度等结合柜体布线情况,在柜体下进行下线、布线、整形、压接插针、组装连接器的过程,具备以下特点。
        1.节约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每种产品一次分析图纸、制作下线表,下线时只需根据下线表下线,无需重复读图、反复测量线缆尺寸。
        2.使下线更加规范、统一,同一产品车型均按同一下线尺寸进行下线,导线留余长度精确一致,出现位置准确统一。
        3.有利于提高整体布线质量,预布线线束更加规范、整齐,按照图纸将控制线束、信号线、高压线分开,单独布线成整束线,可做到布线时规范、整齐,线缆不扭劲,无交错混乱,大大改善了配线质量。
        二、预布线工艺过程
        预布线工艺过程:分析图纸、制作下线表、准备工装器具、预布线下线、布线模板布线、首台验线、后期处理、柜体整束线布线。
        1.下线表制作
        对于整个预布线工序来说,下线表的制作至关重要,需要对整车所有图纸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电器的位置、导线的规格型号、走线的路径、分支长度等均需全面掌握、熟知。尤其要注意不能漏线、下短线,否则在布线或柜体上接线时才能发现,需要重新下线、布线,这将造成大量返工,造成材料以及人工的巨大浪费。
        (1)反复查看配线图纸,熟悉本产品的所有电器以及电器的位置、走线路径等情况。
        (2)按照图纸要求统计该变流器产品所需的线缆规格型号、长度以及数量制作表格,这样方便作业者下线,提高工作效率,也保证了每个线缆尺寸的准确性,可降低后期返工率,造成材料和人工的浪费。
        (3)按照图纸电器的区域位置不同,统计出每个区域的线缆、始端与末端的端子型号以及需要穿入的线号制作成表格,按照表格找到所需线缆的长度穿入线号,将不同区域的线缆分开缠绕在同一把线束,并标识区域代号。
        2.始末端处理的指导书
        剥线压接工序在文件中列出所需剥线钳的型号,针对不同线径的导线所需不同的剥线钳口,按照该导线配套的线环型号,对导线端头剥线的长度做了详细的规定,结合本工序的注意事项,配有相应的可视图片以及所用材料进行说明。对于关键工序的关键检查项点,作业指导书结合图片做详细解释与说明。
        3.新型下线器具设计
        (1)下线工作台,根据下线机的尺寸制作专用工作台,台面带有防护垫,可以保证不会对下线机造成损坏,工作台应平整、光滑,不得存在伤线的隐患,同时准备好标尺便于测量线缆长度。
        (2)线轴架,现场线缆规格型号种类多,线轴较大,投入的线轴需要放在线架上方可操作,设计制作线轴放线架,可以将存放的线轴放置在线架上,根据产品所需线缆的规格型号将下线机推到所对应的线缆存放位置进行下线,方便操作,节省时间且不会造成搬线出现的动作浪费及线缆磕碰的质量隐患。
        4.新型布线模板的设计
        设计者需要根据柜体上电器的安装位置,以及走线路径绘制出布线图,然后打印图纸。
        目前常用的布线板材料为木板,每一种新产品都需要制作布线板,制作时需要在现场钻孔。而每一个型号的变流器低压线束的走形区别都很大,所以需要制作不同的布线板,其中有的产品只是小批量生产,这样就导致了现场布线板的堆积,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浪费十分严重。
        现使用薄钢板材质的布线板,冲有按规律布置的工艺孔,所有工艺孔孔距相
        等。每个钢板四周均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使各模板之间进行连接已达到所需尺寸。因是模块化结构,各模板尺寸都相对较小,并且可以折叠起来,运输和存放非常方便。
        四、预布线工艺过程简述
        (1)根据图表将线号穿入单芯线缆上,每根线缆穿入一对线号,线缆两端所穿线号必须一致,用纸胶带将线号两侧缠绕以防线号窜动脱落。屏蔽线缆用小扎带将小线号绑扎在线缆两端。
        (2)下线结束后清理现场,存放物料,清理下线工作台,将下好的线缆放置在制定位置。将下好的整把线束按照布线图进行布线走形,注意走线路径,不能有横跨交叉现象。核对每个区域的线缆数量,是否有漏布的线缆.
        (3)屏蔽线一般为A、B线束,单芯线缆为C线束,ABC线束分开单独布线绑扎。使用扎带将布好的线缆绑扎成整束线,然后根据布线图所标剪切位置剪切线缆,最后进行线束处理。
        五、预布线的验证及修正
        首台布线时,按照预定的走线路径进行布线,同时对预布线下线情况进行验证、记录,主要注意以下方面,如果现车布线时需要改动的,及时对下线表进行修订,同时注意:
        (1)走线路径选择是否恰当,如布线时进行调整的需要重新计算下线长度。
        (2)导线分线口与出线位选择是否合适,如布线图与实际不符,则需要重新进行制定。
        (3)注意分支线缆长度是否合适,导线布到电器设备接点后,还需要考虑不同的电器设备接线时规定的预留量后再确定导线的留余长度,过长的导线剪切掉并测量其长度,并修订下线表中线缆的长度。
        六、预布线工艺规范
        (1)电缆线束绑扎,布线时要尽量保持横平竖直,转角处要留有弧度,并要符合下表规定(d的大小包含绝缘层厚度)

        (2)柜体走线槽内线束要平直、顺畅,每间隔200mm-300mm绑扎一个扎带,以保证线束的规整和防止振动磨线,扎带的材料一般选用聚乙烯或尼龙扎带。
        (3)与连接器头绑扎距离应不小于80mm。穿孔的线束,外径面积之和不应超过内孔横截面积的70%(单根电缆除外)
        (4)线束防护,线束在穿过转角或过线孔的地方需要进行防护,处理方法:缠绕绝缘层、套聚乙烯套管、使用尼龙套管缠绕、在穿线孔处使用橡皮圈等。
        (5)当线缆通过面板、门、组件等地方时,要使用缠绕管防护,尽量减少线缆的磨损,
        (6)线缆要留有在检修期内检修时所需的必要余量(三次修理),又要保证与电器设备连接时的安全与美观。
        七、总结
        随着我国机车动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工艺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布线是影响产品质量及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有更先进、科学的工艺方法做保障,预布线工艺虽已趋于成熟,但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施工中不断摸索总结,使整个工艺流程、方法更加合理高效,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通过机车动车变流器产品布线工艺的分析,值得在通用电气设备制造过程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弘.铁路客车预布线工艺的应用
        【2】TB/1507-93 机车电气设备布线规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