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运用策略 姜贺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姜贺
[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人们对自然资源调查工作越来越重视,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身份证号22072319880620xxxx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人们对自然资源调查工作越来越重视,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现代化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是一种标志性的工作方式,为行业实际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文章对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测绘与传统测绘、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自然资源调查以及自然资源调查信息系统的建立展开讨论。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自然资源调查
        引言
        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的大格局,承担起服务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的新任务。随着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飞速发展,现代测绘基础体系基本形成,遥感影像信息服务水平明显增强,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自主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将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于自然资源管理,提高自然资源智能化管理水平与治理效能,实现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研究的重大问题。
        1什么是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在通俗意义上讲和我们日常理解的定位技术有些类似,主要是把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定位系统,遥控感知系统几个方面组合,形成一整套对地理、位置和空间信息进行确定使用的现代化信息系统。而在自然资源资产的审计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位置的确认和数据的比对,能够大大提高审计的效率,并且在不同的自然资源的信息确认上,有着非常高的准确度,同时,如果地理信息技术与自然资源资产变化的其他数据相互结合,还能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变化分析,了解到非人为的自然资源资产变化情况,是审计的准确性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测绘地理信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机构改革,测绘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有利于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目前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综合性较高,要求相关的地理测绘人员要充分的掌握有关农业、林业、水体以及土地等相关知识,具备专业的技术与理论水准。测绘地理信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未来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应用范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针对于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机遇和挑战,测绘人员要不断的更新思想观念和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要积极的与测绘地理的相关部门进行友好的合作,让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测绘人员对于生态自然资源的调查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在相关指标建立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表自己的建议,推动自然资源数据管理的资产化,让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方面的知识能够结合到其中,使生态自然资源的资产能够得以全面的核算,并对其进行有效评估。在未来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主要部分还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获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数据的来源范围已经不只是局限在基础测绘方面,还会涉及多领域,通过与其他领域的结合,能够让地理信息测绘相关数据更加丰富和专业。再就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能够使其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更加的深入。
        3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3.1自然资源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家在相关经济建设工作和土地有偿机制的布设使用方面不断做出调整和完善,土地管理工作的日益复杂化,工作量的持续上升。在此情况下,应该如何达到或者实现大范围数据量的科学精准测量管理,充分发挥地籍信息的现势性,实现宗地、权利人、权属单位、自然资源主体等信息的快速更新与变化以及保证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满足土地流转、权利更替、土地信息咨询、土地办公自动化等的相关要求,成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必须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自然资源调查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要满足土地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地籍信息的综合应用三个应用层次的目标要求,这也是自然资源调查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

从需求上分析,自然资源调查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同时满足土地调查评价、政务管理以及地籍信息的综合性应用三个方面的要求。自然资源调查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数据库管理(RDBMS)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架成了三层体系结构,并予以彻底实现数据的建库和管理、符号库管理、登记发证、元数据管理、信息统计汇总查询、可视化分析、土地权属查询、显示、出图、管理,从根本上实现土地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地籍信息的综合应用三个应用层次的应用需求。
        3.2实行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测绘地理信息质量管理办法》,围绕自然资源管理业务中的各项数据产品与服务,建立全过程、全要素的质量控制体系。数据质量控制是个复杂的过程,要控制数据质量应从数据质量产生和扩散的所有过程和环节入手,分别用一定的方法减少误差。依据技术标准与规范编写技术设计书等文档,对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的全过程实施严格的过程检查,对参与项目实施的人员素质与水平进行监督,项目实施前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全程掌握项目过程中的质量情况,对项目实施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处理,对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在平台里做好记录备查,将最终的检查报告和技术总结录入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质量控制平台。在质量控制流程中,积极引入新技术把控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的质量检测,例如运用车载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加快对航测地形图的校验,可以大大提高精确度、缩短检测时间。利用先进的元数据法和地理相关法,加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分层组织与检查,避免数据遗漏与错误,运用算法校核控制数据误差,保障数据质量。
        3.3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
        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资源配置中的国土空间规划,测绘地理信息可以将空间规划的底图呈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及保护进行明确,测绘地理信息的空间规划工作,有关部门要按照实际的工作需求,对空间规划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对空间规划的大数据展示,能够合理的评估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国土开发的力度。对空间规划的数据测绘以往都是通过人工来完成,这种技术方法的缺陷是数据精准度不够,而且测绘的效率也较差,所以,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结合信息技术,让国土空间规划的精准度得到提高。另外,还要对评估工作作出模型,国土空间规划与我国的地理信息有密切的联系,针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国土空间规划要符合实际的需求。所以,这一过程要充分的考虑到国土开发的合理性,依据地理信息的特征、国土开发的有效性等来建立评估模型,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测绘体系。
        3.4自然资源的权属登记管理
        自然资源是具有资产属性的,因此权属登记管理工作要保证做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是自然资源权属登记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自然资源权属以及范围界定时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在开展权属确认时,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能够发挥综合利用作用,所以,要想使自然资源的权属登记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就要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在自然资源权属确定、自然资源权属统一登记、权籍调查等方面积极的建立相关信息平台。另外,自然资源的资产核算工作,要有相应的资产质量评估体系,这样才能够对有关自然资源进行评价、定级,并构建出自然资源的资产负债表,使核算工作能够更加标准化。
        结语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工作人员应保持先进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应积极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新技术融入到测绘地理信息和自然资源管理中,提高管理水平和成果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斌才,李克恭,张忠江.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J].国土资源情报,2018(12).
        [2]杨弘军,叶其平,吴英俊.浅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26):100-101.
        [3]陈少桃.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运用实践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