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与城市道路基于交通功能设计融合关键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陆贵银
[导读] 摘要:如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出行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摘要:如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出行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一些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并不尽如人意。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都会出现道路交通拥堵,高峰时段的拥堵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因此,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必须详细了解城市交通道路系统的结构,根据城市交通需求,严格控制相关规划设计的重点,提高城市交通工程的设计水平。该文对我国城市道路交 通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通工程设计技 术控制要点与创新方法,以期对解决我国现状道路交 通组织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设计;融合;关键技术
        1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各项功能
        1.1 突出城市交通的基本功能
        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突出城市交通的基本功能,并将其作为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城市道路中,不同功能等级道路的交通流分布规律不同。例如,高速公路和主干道在高峰或非高峰时段会聚集较大的车流,而次干道和支路车道一般会在高峰时段显著增加车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等级道路的基本配置。比如,在主干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增加主干道的车道数和宽度,如双向三车道、单向三车道等;再比如,次干道可以按双向两车道或单向两车道设计。除了合理分配道路宽度外,更应注重交通节点的设计。在城市重要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交通枢纽,实现平面交通向立体交通的转变。道路交叉口必须进行合理的渠化设计。在道路横断面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车辆和行人的分流,在设计过街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路段时,可考虑设置刚性隔震和封闭式隔震,最大限度地避免车辆和行人的干扰在交通管理中沿人行道设置栏杆对行人进行引导,以避免行人在设计中非法穿越高速公路的行为。在交通流量较大的非机动车道设计中,可采用行人无板设计,减小人行道宽度,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资源对车辆交通的优先性,使道路整体配置更加合理。
        1.2 城市道路的景观功能
        道路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经纬度,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走廊。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对道路周边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过程中,必须注重道路景观的功能。城市道路需要合理的密度和线型。高速公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遍布全市,形成了分散有序的城市分区空间。在道路沿线进行特色线形绿化景观设计,可以有效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与城市建筑形成可移动的城市景观天际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线面结合,是一种景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景观设计应以道路两侧绿化为重点内容,根据需要加宽人行道和道路绿化隔离带的宽度,采用符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四季连续景观效果的绿化树木和草坪,道路绿化设计要与当地文化氛围有效结合,形成突出的城市特色城市景观。此外,植物降解汽车行驶中的尾气污染,可以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城市居民创造宜居的生活空间。
        2基于道路功能设计指标选用原则
        从发达国家(地区)和我国大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经验看,下一个时期仍然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阶段,城市建成区范围将不断扩大,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道路将承担城市道路的功能,需要实施城市化或城市化改造。从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指标对比分析,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指标的差异主要是满足沿线交通功能、土地开发强度和配套设施建设需求。为实现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基于道路功能的设计指标选择原则。(1)功能优先原则。道路功能是其存在的本质属性,是由区域特征、交通特征、路网结构、功能状态等因素形成的。随着公众出行需求和要求的多样化,交通组成越来越复杂,郊区道路中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比例显著增加,道路功能也越来越复杂。道路功能应作为道路设计速度等主要指标的首要因素。(2)远近结合的原则。道路功能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宜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沿线土地开发强度和土地利用性质,合理确定道路交通功能。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建设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要符合道路交通功能转变的要求,充分考虑城市化长期转型的需要。(3)安全高效的原则。坚持交通安全第一的原则,综合考虑路网运行效率和服务便利性,创新采用快慢分开、机动与非机动分开的断面,合理确定设计速度、交叉口设置、圆曲线,纵坡、横坡等指标,确保各种交通方式安全、快捷、方便的转换。(4)经济合理性原则。公路和城市道路具有投资大、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即使未来改建或重建涉及沿线设施和建筑物的建设,建筑物边界空间仍然有限。必须践行全生命周期理念,预留相应的规划空间,采取分期建设,但标高、线形等指标必须适应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
        3 验证分析
        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体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建道路改造,重点是根据道路功能定位选择合适的设计指标。以南京龙潭港高速公路项目为例,该项目连接龙潭港和南京绕城高速公路,全长16公里。沿线地区属南京郊区,设计采用“高速”型,“架+地辅路”型,充分考虑了港口快速集散和城市主干道的功能,实现了道路功能的有效划分。其中,高架部分定位为长江港口龙潭港货物快速集散功能,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km/h,保留硬路肩,竖曲线、圆曲线、交叉口间距采用公路标准;地面辅路部分定位为城市主干道功能,采用城市道路标准,设计速度100km/h,设计速度60km/h,与沿线城市道路平交道。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道路城市化或市政改造方面。在道路功能转换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设计指标。以深圳市梅关高速公路改建工程为例,该工程适应交通功能,设计速度由100km/h降低到80km/h,增加双向6车道辅路,设计速度40km/h,增加互通式立交,与线网的连接得到更好的加强,功能更加完善区域公路网的功能得到改善。
        结束语
        目前,大多数城市都是从历史演变而来,没有系统的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资源相当有限,大部分道路无法拓宽。因此,必须加强面向建设和管理两个阶段的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大力实施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利用现有路网和先进技术实现系统化发展,只有诱导交通流,充分开发城市道路交通资源,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对于新建城市,要加强以规划为导向的道路交通功能规划,正确预测城市规模和城市交通量,进而制定合理的新型城市道路体系结构。有关部门要重视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细化项目审批,关注交通功能设计的各个方面,对交通功能规划设计进行专题研究和评审,不断提高交通功能规划设计人员的素质,加强交通功能设计人员配置,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素质,为提高交通功能规划设计的规范性和效率,应进一步完善相关设计规范,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或制定新的设计规范,正确指导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宏强.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J].河南科技,2018(16):96-97.
        [2]宁滨,郜 春 海,李 开成,等.中国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全自动运行系统技术及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9,43(1):1-6.
        [3]周嗣恩.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红线规划的若干思考[J].城市交通,2019,17(5):39-46.
        [4]孔令斌.新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交通规划[J].城市交通,2019,17(4):8-10.
        [5]雒珹.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31,33.
        [6]杨洁.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