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 马维阳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2期   作者:马维阳
[导读] 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实现双向发展
        马维阳  
        身份证:62220119870626****  海南省海口市  571100
        
        摘要: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实现双向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不断提升项目建设的安全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建筑服务。但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裂缝现象,对整个项目建设品质产生严重影响,需要人们对其产生原因和处理措施进行探讨,解决裂缝问题。
        关键词:建筑项目;混凝土裂缝;成因;治理
        现阶段,建筑项目在实际应用运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裂缝现象,对整个项目综合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施工人员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针对性有效的治理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裂缝宽度和数量,提升项目整体建设质量水平。
        1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价值
        目前,城市化建设随着社会发展加快了建设步伐,在道路路面项目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离不开混凝土的支持和保障。混凝土自身具有独特的特点,一般都是由水、水泥、沙石等组成,具有良好的耐压、抗寒性能,在房屋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坚固性,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同时在道路桥梁和路面工程建设中应用,增强项目建设的抗压性,延长桥梁、路面使用的寿命[1]。城市建设发展中各项建筑项目施工建设中对混凝土进行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人们对混凝土进行不断的研发和应用,需要的相关材料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逐渐成熟,进一步发挥混凝土的重要应用价值。
        2混凝土裂缝影响因素
        2.1温度裂缝
        建筑项目中出现温度裂缝主要是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当混凝土内部具有较高温度的情况下,其外部受到相关影响因素和降温手段的影响,急剧降低了其外部温度,同时不能及时有效的全部排出内部热量,造成两者温差大的现象。另外,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浇筑过多的数量,其内部热量较多,造成内部温度升高,出现该种裂缝。
        2.2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养护人员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做好养护工作。但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操作,造成其不能及时有效的散热,造成较快的硬化速度,同时较大的收缩幅度,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另外,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大体积浇筑技术,经常容易产生体积收缩情况,在收缩的过程中,产生其内外部温差具有较大的差距,内部收缩和外部相比具有更大的应力,形成裂缝。
        2.3施工影响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造成一定的施工问题和缺陷,出现沉降、干缩裂缝。前者主要是建筑地基存在不同程度沉降的过程中,墙体出现附加应力,其应力高于极限强度的情况下,墙体比较薄弱的部分就会出现裂缝现象;后者主要是施工养护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对混凝土没有进行良好的保湿养护,混凝土长时间在干燥自然环境中,造成大量水分的流失,出现严重收缩的现象,不能进行有效的反弹。混凝土在完全硬化之后,其内部水分散失,产生负压情况,促进其进一步收缩,出现裂缝现象[2]。另外,干缩裂缝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和水泥用量、添加剂等多个方面具有直接联系。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治理措施
        3.1材料管理控制
        混凝土出现裂缝受到原材料水泥石体积变化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对混凝土进行施工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粗骨料的重要作用,对水泥石体积变化进行有效的抑制,增强抵抗收缩的效果,进而提升混凝土抗裂缝性能。


        混凝土在输送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防止其早期水泥水化热的现象,温度升高,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不断的改善,提升其抗裂缝功能。如,大体积混凝土水泥实际用量需要控制在350kg/m3之下,选择35%掺量的外掺粉煤灰,实现掺粉煤灰和聚羧酸外加剂,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有效优化和设计[3]。
        3.2结构设计优化
        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气候条件进行全面考虑,根据当地自然气候特点,有效巩固混凝土薄弱地方,防止出现墙体内外温度较大,造成其应变力变化,对整个项目结构造成不良影响。施工人员分割大体积混凝土的过程中,采用相同的分割方法和后浇带设置方法,提升工程结构的科学规范性,便于混凝土能够实现大面积散热,防止其内部温度升高影响应力集中,产生温度裂缝。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发挥二次浇筑的重要作用,采用钢丝网等手段,对混凝土的抗拉性进行有效保障。
        3.3裂缝处理技术
        第一,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对工程的整体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对建筑的刚度具有直接关系,造成钢筋锈蚀的现象,进一步加快了混凝土碳化速度,降低其耐久性和抗渗、抗疲劳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采用针对性措施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全面有效处理,保证项目工程施工建设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促进其在后期使用运营中的安全可靠性。工作人员可以采用表面修补技术处理裂缝。该种技术在实践操作中相对比较简便,当混凝土裂缝对建筑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不会产生影响的情况下,采用表面修补技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施工人员采用该种技术的过程中,将水泥砂浆涂抹在裂缝表面,同时将其周边的混凝土实行凿毛治理,保证其表面的干净整洁,喷洒适量的水对其进行湿润,同时将水泥净浆在表面进行涂刷,再将水泥砂浆在表面涂抹,最后进行铁抹压密之后抹光。施工人员还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对其表面进行涂抹,利用钢丝刷、毛刷对裂缝表面进行全面清理,采用砂纸进行打磨清洗。
        第二,混凝土出现比较严重裂缝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可以采用混凝土置换治理技术,对混凝土实行凿除重新浇筑,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规范性操纵,对混凝土进行凿除之后,需要规范处理钢筋,对裂缝进行处理,支护模板,实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保证施工治理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施工人员可以采用灌浆封堵技术对混凝土大型裂缝进行有效处理。大型裂缝对整个工程混凝土结构具有巨大负面影响。通常情况下,建筑物整体结构出现问题和缺陷、混凝土裂缝防渗需要高的情况下,合理应用灌浆封堵技术对裂缝进行修补。施工人员需要采用压力机械设备,在裂缝中注入胶结材料,促进该材料在全部硬化之后和混凝土凝结形成整体,实现良好的封堵和加固效果。胶结材料主要包含环氧树脂等化学物质材料和水泥浆,能够实现良好的治理效果。
        3.4注重养护工作
        养护人员需要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对其进行有效的养护,结合施工现场自然气候、温度变化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对不同构件实行相应的养护工作,最大程度的降低外界自然因素对混凝土产生的不良影响。施工人员在实践工作中,需要对混凝土的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观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养护方案,促进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大量水分消耗等现象,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的安全质量,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产生不良影响。
        结束语:现阶段,施工单位要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重要性进行正确认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促进施工人员加强原材料管理控制力度,不断优化结构设计,同时结合混凝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裂缝处理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和流程进行实践操作,进一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建设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毅.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 中国房地产业, 2019, 000(029):62-62.
        [2]赵庆斌.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J]. 城镇建设, 2020, 000(002):87-87.
        [3]林志平.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 河南建材, 2020(5):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