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菲
33010519830222**** 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建筑工程的规划数量也出现了大幅上涨的趋势。在这种背景条件下,为了达到良好的建筑效果,应当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建设,进一步提高整体工程效率,并降低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通过了解装配式混凝土的技术细节与质量控制方法,有利于强化其应用效果,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探究意义。本文首先分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应用重要性,随后深入研究其技术细节与质量控制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
在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通过预制工厂的工业化生产,将预制混凝土建筑运输到现场进行预制施工,施工过程中采用信息管理技术,体现了建筑的工业化。(1)在分析建筑结构拆分和组装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系统来规范构件的设计,有利于工业化大生产,从而降低构件的施工成本。(2)在预制厂,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定的要求加工生产构件。由于构件的生产严格遵循施工工艺流程的要求,构件的尺寸精度控制在毫米误差内,构件强度高,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施工成本。(3)预制构件现场用起重机械吊装拼接成整体。无需现场维护,施工速度快;构件尺寸精度高,墙体垂直度高,板材平整度高;减少现场现浇工程量,对环境影响小,实现环保条件;现场施工人员少,提高了劳动效率。(4)利用BIM等信息管理技术,增加预制建筑施工过程中参与单位的沟通和信息共享,避免出现管线布置不合理等施工问题,达到科学施工的目的。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安装技术
2.1安装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大部分构件都是通过特定的连接方式组装成一个整体,构件连接时需要用机器代替人工,比如利用塔吊完成高空作业,利用推车将各构件转移到便于施工的位置等,任何一种安装用到的设备都需要技能过硬、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进行精准的控制,以达到精度要求。两预制件之间的安装应该通过控制线调整,使其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同时钢筋和套筒之间应该为预制件的安装提供定位功能,需要进行临时支撑时,连接件及斜撑的角度和位置要不断调整,保证整个连接过程的精密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误差[2]。
2.2灌注技术
灌注是对预制墙进行灌注,灌注过程直接决定着墙体的承重能力及导热性能等,灌注时,工作人员应该时刻注意预制墙体的硬度和密封程度,此时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人做出判断,确保墙体灌注完成后能够达到施工标准[3]。在灌注过程中,若墙体出现问题,可以先对墙体进行调整后再进行灌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3连接技术
建筑中预制混凝土结构施工构件的连接技术有套筒灌浆连接和螺栓连接两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具体描述如下。施工前,对连接钢筋的位置、长度、质量和表面清洁度进行全面检查,然后检查构件的结合面,使构件之间的接缝和灌浆充分湿润;检查楼板安装的平整度,准确安装各构件,用电动方式进行构件的填充和组装,并根据灌浆阻力、压力、时间等指标设置单独的库房,密封宽度大于2厘米;分隔仓库时,整个模板应填满密封材料,然后将衬里拉出。灌浆只能在接缝密封过程中填充并压实同一部件后进行。灌浆连接时应严格按比例配制灌浆材料。灌浆时,应先清除灌浆孔处的杂物,然后用灌浆枪从下方向灌浆孔内灌浆。灌浆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一个仓库只能使用一个灌浆孔进行灌浆。然后取出灌浆枪堵住灌浆孔,再堵住排浆孔。封堵时应确保足够的灌浆压力。灌浆出口堵塞后应停止灌浆,接缝应填满。如果充满度不够,应单独进行灌浆。
?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技术监督
现代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建筑施工技术的施工混凝土拼装技术,还需在监督层面做出积极努力。任何技术的实施,不仅要在不同技术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操作,还要符合社区及居民的需求。实施技术监督的重要性是确保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功能得到正确执行,不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在技术监控过程中,注重数据、信息、相关参数等,不仅提高了技术的运行能力,同时避免了严重的错误问题。另外,在发展技术监督时,如果发现问题,即使是很小的问题,也须使用适当的手段加以解决。预制混凝土住宅建筑技术的发展正进入一个相对重要的时期,如果没有技术监督,或者一些小缺陷未得到妥善处理,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损害住宅建筑的稳定性。
3.2运输、存放限制
在实际生产中,预制构件的长度与宽度远大于厚度,道路的宽度有限,导致一部分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困难,正立放置又因自身稳定性较差,加之道路路面不平、泥泞路面等,运输过程变得极度不安全,因此运输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存放区的位置需要方便吊装,因位置区域有限,导致有的构件需要多次吊装,增加构件本身的磨损机率,影响其标准尺寸,加上放置构件的位置需要进行平整,排水也要通畅,还要不影响其他的日常工作等,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进行大量时间勘察选定,就造成了存放位置的限制。对于构件的运输难题,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强大的自动化物流系统,然后培养专业运输预制构件的车队,通过物流系统尽量寻找通畅、宽广、人流量少的道路行驶,最大程度降低运输过程危险性。为了减少预制构件的磨损,运输到施工现场的预制构件应尽量避免多次吊装,施工负责人应该规划好施工场地,吊装构件距离施工地点越近越好,做到一批预制构件吊装完毕,另一批预制构件到达,中间相隔时间不超过半天,这样就能解决构件堆放难得问题了,而且期间工人又有足够的时间对安装好预制构件进行优化检查,还能对下一批预制构件的安装做好充足准备。
3.3强化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离不开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由于装配式建筑推行的时间较短,从业人员存在着经验不足、技能不熟悉的问题,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对相关从业者进行装配式建筑知识、技能以及规范培训,要求相关从业者考试持证上岗,加速培养装配式建筑的专业技术人员,强化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使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构件生产以及施工更加规范化,减少其生产过程中的错误,以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
3.4推广模块化设计、标准化施工
目前我国在建、建成的装配式建筑除个别企业外几乎是各不相同。由于设计人员面对每一个新的工程都需重新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故难免发生疏忽。而施工单位面对的装配式构件又各有不同,导致之前项目所形成的经验不能有效传承。多而繁杂则易错,一旦发生差错则不可避免地影响建筑质量。因此,可考虑统一设计模块化构件再进行自由组合,那么建筑施工也将形成标准化,从而真正做到像堆积木一样造房子,有效把控建筑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装配建筑施工技术基于其较多的优点,在我国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技术人员需要通过将实际施工经验与实验室的试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实现技术的更新与优化,使混凝土装配式施工在建筑施工当中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实现了材料、能源的节约,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景,节约了资金的投入,缩短了工期,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及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储竹龙.浅议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4(5):125.
[2]张娟.浅谈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对住宅产业工业化的推进[J].房地产导刊,2013(30).
[3]王召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4]常洁琼,赵光满.浅谈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对住宅产业工业化的推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