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5期   作者:布合里切木·买买提
[导读] 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损伤,尤其是水资源方面。
        布合里切木·买买提
        新和县排先拜巴扎乡人民政府村镇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 842102

        摘 要: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损伤,尤其是水资源方面。为了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科学分析水生态环境使控制水利工程建设影响性的必要举措,以降低其中的不利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水生态环境现况、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以作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工厂的加工生产,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水资源失衡极不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诱发一系列的不利影响。所以,综合分析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具体因素,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推动水利工程的顺利完成,改良水生态环境。
        1我国水生态环境现况
        水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发展,而人类的发展进步,逐步实现了天然因素、经人类改造后自然因素的有机统一,使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各类建筑物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水生态系统,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性条件。水利工程建设的深入和拓展,明显打破了水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逐渐构成为一种新的平衡模式,这两种环境的不兼容性改变了水生态系统,破坏着生态环境,最终被大自然反噬。所以,水利工程在施工准备阶段,就必须全面考量水生态环境系统可能遭受的影响,根据实地考察结果编制建设计划、制定项目决策,依据水生态环境完善方案计划,积极创建环境友好型水利设施。
        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当地气候和天气
        水利工程建设势必会影响到当地天气,形成局部气候,使当地降水量发生很大变化。水的比热容普遍高于沙石,是陆地、水面之间气温差异大的重要原因。相较于陆地,水面的空气透明度高、气温低、湿度高,两者的气流升降也会存在明显差异,形成气体对流现象,降雨产生。水利工程的大面积蓄水,会改变当地的湿度、温度,增多降雨量,降水量一般会因季节变化呈现不稳定状态,夏季减少、冬季增多。水利工程建设期间设置的蓄水池,会因水路气候差异,造成局部气候变化,温度的季节性变化更加明显。水利工程所在地的夏季气温降低,冬季气温升高,与水体、陆地沙石不同的吸放热能力直接相关,使生活环境更为舒适,是农作物生长的更佳条件。水利工程建设会在陆地上逐渐形成人工湿地,在水陆气流的交换过程中影响当地气候,进而使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发生变化。
        2.2水文、水质
        水利工程的选址,河流、湖泊等水源充沛是基本条件,建设过程也会影响到河流湖泊的水文、水质。河流丰水期,水流量明显增大,水利工程的蓄洪防涝功能,使水流泛滥的消极影响得到控制,维护生产生活的正常状态。河流枯水期,需要打开水利工程的水闸,成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部分水源,扩充河流水量,满足生产生活所需。水流丰水期、枯水期都需要水利工程的调节控制,使河流水量的季节性变化幅度缩小,维持水位和径流的基本状态,保障各个水系和河流网络的正常运行。
        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流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尤其是上游至坝址的水流流速控制,是维护水体性质的重要方式。河流流速减缓的影响性复杂,一是河流的流速减缓,会对自身的泥沙携带能力产生影响,使其淤积于河床,河道堵塞、拉高河床,增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几率。二是水流减速会增多水中浮游生物数量,在繁殖过程中降低了矿物离子含量,使水华现象更易发生。三是水流减速会减弱河流原有的自净能力,影响到水质条件。河流的水文、水质会在水利工程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状态也会因河流污染和水质变化受到影响。
        2.3土壤
        水利工程建设会因地区差异,土地盐碱化程度的不同,原有的土壤条件也会受到一定影响。通常,蓄水区浸没土壤会造成内部通气性下降,土壤中富含的微生物会在缺氧状态下丧失活动量,肥力会明显降低,农作物生长状态也会受到影响;蓄水区周边土壤含有大量水分。

植物生长在一定时间内的需水量一定,水量过大会抑制根部的呼吸能力,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产量降低。水利工程建设需要设置的巨大蓄水池,拉高了地下水位,使地面水的蒸发作用增大,带走水分的同时降低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使地表的盐分含量大幅度提升。这样一来,土壤盐碱化程度加深,农作物生长所需肥力下降,无法维持原有的生长状态。土地盐碱化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形成的,使土地资源的有效使用率下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2.4当地生物
        大自然中系统中以生物多样性维系生态平衡。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也会打破生物系统原有平衡,特别是道路桥梁工程中征用了大量居民用地,造成一些生物的灭绝。一些只适宜生活于江河环境的水生动物,水利工程会断绝生物回游繁殖的可能性。水库的蓄水、泄水功能破坏和淹没了水体内大量的鱼虾产卵地,生存条件遭到破坏。这种自然环境的破坏不可逆转,增大了物种灭种的可能性,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能充分认识到绿色、环保的重用意义,因而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对大自然环境产生很大破坏,对生物的生长繁殖造成影响。工程建设前的实地勘察是必要的应对措施,要求禁止破坏性建设;采选施工材料要迎合生态环境,减少化学材料的使用量;坚持以河流的自然形态布置堤防线,控制施工建设的破坏程度。
        3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3.1优化环境设计
        水利工程建设初期,需要完成环境的规划设计,以维护生态环境的原有平衡。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影响到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量,提升工程保护预案和施工计划的合理性,以更好地维护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保障土地淹没、居民迁置、河流截流等工作顺利展开。相关人员需要对水流中的水生、陆地生物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他们的生存和繁殖条件,使施工方案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力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建筑单位需要注意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各种垃圾进行科学处理,以及大气污染的防控工作,降低生态环境所受的负面影响,维护生态环境的原有平衡。
        3.2改善环境承载能力
        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改良,能够有效控制水利工程的消极影响。一是建设方要对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价值意义明确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奠定基础,通过扩大资金投入量等方式,提升保护措施的合理性,控制工程建设过程的消极影响,尽可能地维护自然环境质量,保障经济建设的正常运行。二是基于引流或截流工程对河流水文条件的影响性,以生态环境稳定、水流量充足为前提,能够更好的控制施工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维护生态环境,降低水利灾害的发生几率,使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共同发展。
        4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水生态环境系统脆弱,工程建设过程必然会对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要采取保护措施维护员有状态。相关人员需要以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性为基础,以维护工程项目正常的生产运行为前提,维护水体生态平衡,使水利工程真正造福百姓。

        参考文献:
        [1]曹云,张延磊.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J].环球市场,2020,(3):347.
        [2]宋志琴.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J].居业,2021,(1):157-158.
        [3]井强.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思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3):44-45.
        [4]黄旋.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以衡阳市美丽乡村示范片为例[J].南方农机,2019,50(9):80.
        [5]曹宗杨,韩玲,许宇翔.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0):35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