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5期   作者:王帅
[导读] 新时代新要求,要有新作为。为顺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新要求,
        王帅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消防救援大队,吉林四平 136600
        摘要:新时代新要求,要有新作为。为顺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新要求,消防部门不断健全执法机制,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不断提升消防监督执法质效。但基层消防救援大队在执法规范化、执法机制体制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和短板。本文结合基层消防执法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提出浅薄建议。
        关键词:消防监督执法 改进  建议
        随着《消防法》的修订和中央持续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大背景下,消防监督执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基层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距离部消防局的要求标准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尚有诸多,和现实需要还有不少差距。需要我们大力加强消防监督执法队伍建设,纵深推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
        一、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
        (一)政策机制方面。脱离公安体制后,三级消防重点单位、九小场所消防管理和消防专项整治出现了步调不一致、失控漏管、情况不清、推动乏力的情况,派出所消防工作考核作用不明显,上级公安机关的通知要求,一定程度上还出现相互扯皮、相互推萎现象;社会安全管理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造成任务不明、责任不明,有时出现上前一步被问责,不管不顾却没事的奇怪现象,导致一些工作无人过问;防火工作任务繁重,人少事多的局面未能得到有效改善,专项整治不专项,年年整治,基层应付思想比较重,隐患未能起底根治;各类表格报表多,牵涉精力多;一年小灶期间,各政府部门专班多、会议多、检查多、材料多,职能处室忙于应付,无心谋划、无心思考全局工作。
        (二)队伍建设方面。从精神状态来看。部分干部精神状态萎靡,工作劲头不足。一些干部认为反正以后不论多干少干、干好干坏,都是干到退休,反正领导岗位少,不想提拔,有混日子思想,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从素质能力来看。部分干部主动学习意识不强,没有本领恐慌、能力恐慌意识,工作上但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以不会、不清楚工作为由推托,只愿做一些简单工作,涉及协调总结提炼的,应付了事。从执行力来看。部分干部纪律意识差,服从意识差,执行力不强,对上级部署的工作,选择性开展,降标准执行。
        (三)规范执法方面。执法初衷不明,把监督抽查当任务,未能实现从查现场到查责任、从查事到查人的转变,督促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执法标准不统一,随意性较大,不同监督员先后到同一家单位检查,发现隐患各式各样,存在关系执法、人情执法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监督执法理念与消防执法改革进度不相适应。部分监督员对改革所带来的新监管方式无所适从,在监督检查时,仍把“查隐患”作为目的,没有深刻认识到“查隐患”只是手段,监督检查的目的是“查责任”,要从“管事”向“管人”转变。有很多同志对学习新知识主动性不够,工作中仍然沿用老思路、老办法,没有转变工作思路,对新政策新要求理解掌握不深不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正常开展。
        (二)监督执法能力与消防执法改革进度不相适应。少数地方政府未完全将消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大局统一谋划、统一推进、统一落实的情况;部分同志平时不注重业务学习,开展监督执法很“随性”。

一些监督员对消防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工作程序要求掌握不够,经常出现法律文书填写不规范、调查取证不充分、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适用不准确等问题。
        (三)监督执法作风与消防执法改革进度不相适应。部分同志遇到棘手事情总想躲,遇到难解问题本能绕道走,总是片面强调客观原因。有的习惯于墨守成规,涉及到改革创新,总想着等一等、看一看。监督执法失之于松、失之于软,对发现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也不进行处罚。查处力度不够,手段单一,没有综合运用惩戒措施,震慑力度不够。部分消防监督员把上报材料、整理台账等工作全部推给文员,不把关、不过问。有的在岗不尽责、履职不认真,有的将个人利益作为守初心、担使命,履行党员职责义务的“前置条件”,工作能拖则拖,不推不动。甚至极少数所谓“佛系”干部,自诩无欲无求,事事无所谓,慵懒惰怠、得过且过。
        三、提升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一)切实转变消防执法理念。一是实现监管理念大转变。将消防监管从“管事”向“管人”转变,从“源头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从“单一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从“查隐患”向“查责任”转变,从“粗放一刀切整治”向“精准智能化管控”转变,从“随性低效执法”向“规范高效执法”转变。二是实现监管模式大转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追责、信用管终身”,着力构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火灾事故责任调查处理“五位一体”的新型监管模式,实行单位“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管理,推动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三是实现监管行为大转变。严格落实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集体议案等“三项”制度,规范消防行政处罚裁量行为,严格执行处罚裁量标准;推动建立“履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机制。
        (二)强化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全员岗位练兵工作,练强基本功。建立常态化的学习机制,鼓励消防监督执法人员通过自学、轮岗等方式提升业务水平,适时开展比武竞赛,落实奖惩措施,不断提高干部整体业务素质。在工作中要不断发现和培养法纪观念、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兼优的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加以表扬、突出优待,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二是切实提升主动服务能力,织密防控网。按照“单一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的要求,加强与党委政府、行业部门的沟通,健全政府负责人牵头的消防工作协调机制,建立火灾形势研判、定期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工作制度,推动行业部门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三是积极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精准管。重点是推进消防物联网建设和消防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消防安全网上动态化监测、差异化的精准监管,全面压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三)锻造作风优良执法队伍。一是拧紧思想螺丝。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和廉情分析,完善案件通报曝光机制,不断强化警示震慑作用。同时强化法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培养消防监督员法治思维,努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的能力。二是从严管理队伍。持续把好权利关口,深化消防执法腐败集中整治,紧盯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严格落实执法回访制度,强化消防执法实时监控。三是落实优待措施。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着力解决基层指战员反映强烈的探亲休假难、未落户导致买房和结婚难等现实突出问题,特别是重大活动安保后补休等问题,切实提升指职业荣誉感和生活幸福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