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百兆宽带提速建设模式探讨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王忠
[导读] 摘要:本文针对运营商在高校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对几种不同现网的网络架构改造,以达到满足高校师生用户除4G、5G外的对有线宽带和无线Wi-Fi宽带的需求。

        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22
        摘要:本文针对运营商在高校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对几种不同现网的网络架构改造,以达到满足高校师生用户除4G、5G外的对有线宽带和无线Wi-Fi宽带的需求。
        1 背景
        高校是高素质人群聚集的特殊场景,4G、5G的各种应用业务逐渐展开,高校用户历来是这些应用的先行者,具有领导先进技术应用的示范作用,其既能给运营商带来大量的宽带收入,同时也是将来高ARPU值等潜在的高端用户,为了提高自己品牌的粘连度、忠诚度,国内几大运营商不遗余力拼命抢占该用户市场。
        每年的春、秋两季开学,几大运营商纷纷以各自的品牌套餐入学进行营销,移动信号覆盖和有线宽带是各自的杀手锏。
        本文在此不阐述4G、5G移动手机业务,仅就高校“三个百兆”中的有线宽带及其延伸业务Wi-Fi组网的建设模式进行探讨。
        2 组网模式
        经过多年市场竞争,高校基本有运营商或高校自建的校园有线宽带网,组网模式以三级以太网架构为主,本文讨论的组网结构中,兼顾成熟的以太网和技术演进后的GePON模式。
        模式一:无线控制器(AC)下沉到用户侧,兼具交换功能
        无线控制器(AC)兼具校园汇聚交换机功能,上联BRAS,下沉学校,替代一级交换机。
 
         有线流量在三级交换机的入口方向打双层VLAN标签,上传BRAS入口进行解封装,BRAS进行双层标签终结。无线流量通过Capwap隧道到AC侧,AC解Capwap隧道封装,然后由AC在出口方向打双层的VLAN标签,上传到BRAS入口进行解封装,BRAS进行双层标签终结。
         管理流量AC和AP之间采用二层注册方案,在交换机之间打通二层通道。
        缺点:
         如果AC宕机,整个接入层(无线和有线)均全部瘫痪,可靠性低;
         要求AC有交换功能,无线接入设备受限于无线控制器AC,目前仅有个别厂商AC具有此功能,其单台接入设备AP最大容量为8192台(1024*N);
         维护界面不明晰:交换机维护由数据中心或区局负责,AC维护由无线中心负责;
        优点: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低
        结论:适宜高校自建或运营商建设校园网的有线宽带及Wi-Fi网络升级改造;
        适宜小型城市运营商比较经济的高校宽带网络建设。
        模式二:
        无线控制器(AC)下挂BRAS。
 
         有线流量在ONU(或三级交换机)入口方向打双层VLAN标签,上传BRAS入口进行解封装,BRAS进行双层标签终结。无线流量通过Capwap隧道到AC侧,AC解Capwap隧道封装,然后由AC在出口方向打双层VLAN标签,上传BRAS入口进行解封装,BRAS进行双层标签终结。
         管理流量AC和AP之间采用二层注册方案,在交换机之间打通二层通道。
        缺点:
         如果AC宕机,整个接入层(无线和有线)均全部瘫痪,可靠性低;
         要求AC有交换功能,无线接入设备受限于无线控制器AC;
         目前仅个别厂商AC满足要求,其单台接入设备AP最大容量为8192台(1024*N);
         维护界面不明晰:交换机的维护由数据中心或区局负责,AC维护由无线中心负责
        优点: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低
        结论:适宜中大型城市中高校比较集中的有线宽带及Wi-Fi网络建设;
        模式三:
        无线控制器旁挂BRAS。
 
         有线流量在ONU入口方向打双层VLAN标签,上传BRAS入口进行解封装,BRAS进行双层标签终结。无线流量通过Capwap隧道从BRAS透传AC侧,AC解Capwap隧道封装,由AC在出口方向打双层VLAN标签,上传BRAS入口进行解封装,BRAS进行双层标签终结。
         管理流量:AP和AC之间采用三层注册方式,AP网关在BRAS上,AP地址池在AC上配置,BRAS需做DHCP中继。
        缺点:
         所有OLT及SW(一级交换机)均需连接至BRAS,占用大量BRAS万兆接口;
         BRAS万兆端口需求大,成本高;
         无线流量需经AC迂回至BRAS;
        优点:
         AC方便新增扩容,网络维护界限明确;
         无线侧部分出现障碍,不影响有线侧用户使用;
        结论:适宜中小型城市有线宽带及Wi-Fi网络升级改造
        模式四:
        无线控制器(AC)集中旁挂核心交换机,适当情况下,无线控制器可进行云化。
 
         有线流量在ONU的入口方向打双层VLAN标签,上传BRAS入口进行解封装,BRAS进行双层标签终结。无线流量通过Capwap隧道到AC侧,由AC在出口方向打双层VLAN标签,上传BRAS入口进行解封装,BRAS进行双层标签终结。
         AP和AC之间采用二层注册方式,AP网关在AC上,AP地址池在AC上配置。
         BRAS下面新增一台核心交换机,该核心交换机上行10G~40G到BRAS,下行10G到各个学校OLT,AC旁挂在核心交换机旁。如果AP数量超过AC容量,可以继续在核心交换机旁新增AC,AC形成一个资源池,根据实际情况,在AC间进行冗余备份,进行云化改造,提高无线网络可靠性。
        缺点:
         需新增大容量高性能的交换机,增加了维护量;
         AC集中放置,如高校比较分散,则相应成本高
        优点:
         AC集中放置,形成AC资源池,AC间可实现N+M备份,扩容方便,将来适时进行云化改造;
         维护界面明晰
        模式五:

        无线控制器(AC)下挂BRAS,同时旁挂OLT或核心交换机:
         有线流量在ONU(或三级交换机)入口方向打双层VLAN标签,上传BRAS入口进行解封装,BRAS进行双层标签终结。无线流量通过Capwap隧道到AC侧,AC解Capwap隧道封装,由AC在出口方向打双层VLAN标签,上传到BRAS入口进行解封装,BRAS进行双层标签终结。
         AP和AC之间采用二层注册方式,AP网关在AC上,AP地址池在AC上配置。
        缺点:
         所有OLT及SW(一级交换机)均需要连接至BRAS,占用大量BRAS万兆接口;
         BRAS万兆端口需求大,成本高;;
         目前厂商AC,其单台接入设备AP最大容量为8192台(1024*N)。
        优点:
         有线和无线业务流量分开,有利于提高数据吞吐率;
         若AC宕机,整个接入层无线全部瘫痪,有线依旧能正常使用。
         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低;
        3 结论
        3.1 第一种方式:投资小,实施快,AC下沉学校维护难度高;
        3.2 第二种方式:实施快,对BRAS端口需求相对较小(注AC容量为8000台);
        3.3 第三种方式:对BRAS端口需求大,便于无线控制器AC维护、改造升级;
        3.4 第四种方式:首期投资大,建设灵活、便于维护、管理,以及今后的改造、升级;根据云运营商区域划分,适宜几个高校集中的区域集中建设改造。
        3.5 第五种方式:对BRAS端口需求相对较大,无线与有线业务流分开,有利于提高网络系统稳定性。
        在高校双百兆项目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议前期可采用以太网方式建设,后期根据技术演进和10Gepon规模商用逐步改造,适时云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