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水利水电工程局 甘肃平凉 744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对能源的需求愈发迫切。但由于传统能源出现了极为巨大的缺口,我们应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开展新能源开发。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往往会应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仅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性,片面忽视了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污染等情况,虽然水利水电工程带动了经济的短暂发展,但终将因破坏生态环境遭受到更为重大的损失。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应始终按照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本文首先阐释了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对策
引言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发电、农田灌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工业、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合理的利用了自然。水利水电工程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改变给很多动植物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怎样使水利水电工程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同时,协调好生态环境做好环境保护也是人们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意义
我国水资源丰富,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有着悠久历史。为了能够充分利用与保护地下、地表水资源,我国早已开始投入水利工程建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战国时期所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一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如图 1 所示。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更为广泛,除了水运、灌溉以及发电,还能防洪、水利调配等,在运输、旅游、保护环境及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等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水资源与电资源都属于绿色资源。在资源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加大水电资源的开发力度是必然趋势,这既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因此,必须不断探索有效的保护对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png)
图 1 都江堰水利工程图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环保问题
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匮乏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对环境保护工作仍抱有一丝侥幸的幻想,环保意识不足,这导致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效果差。随着工程的进一步开展,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施工的人员和制度不断改变,致使各类环保问题无法及时解决。施工企业存在不主动作为的现象,没有及时监管便不去做使得环保工作始终无法落实,更有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放弃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匮乏是水利工程发生环保问题的根源。
2.施工中的废弃物排污处理存在隐患
水利工程的施工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尤其是废水。由于水利工程有很大部分是在地下水位线以下进行的施工,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地下水废水,如不进行处理直接将废水排出则会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引发污染。如水利工程隧道贯通,却没有进行完善的废水处理,则会存在废水进入水利工程隧道的风险,从而污染水利工程中的水源。
3.生活垃圾的排放,导致水资源破坏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素质、文化等方面的欠缺,会出现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现象,这些废水的随意排放进入河流以后就会给水体带来严重污染,对河流里面动植物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导致生态系统不稳定,增加水体中的疾病,给当地人们健康带来影响。除了污水给当地人们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以外,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也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比如,施工中一些沙子等固体材料容易污染土壤;土石、石灰、粉末以及水泥等悬浮颗粒物也会造成大气污染,同时,因为地表水的侵蚀,这些施工材料也会随之流入河流造成水体污染。
三、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1.制定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涵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运行全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议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工程开展前期阶段,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工程的选址选线、工程规模、开发方式等方面进行环境合理性论证,在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生态环境详查基础上开展现状评价,并预测工程建成后会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有效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消极影响。第二,工程建设期,推行施工期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通过环境监理确保环评阶段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同步开展同深度设计,保证措施落地。通过环境监测,掌握施工期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并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第三,工程建设运行后,在竣工环保验收的基础上,推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定期评估工程运行后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和累积影响,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问题扩大、蔓延。
2.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补偿机制
生态系统补偿机制通过建立起多种保护生态环境的设施,利用多种方式弥补生态污染造成的损失。要明确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细则,使其能够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并制定出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机制的正常运行。管理部门还应积极开展实地调研,结合施工技术等因素综合评价各项风险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力争早日修复遭受到生态破坏区域的环境。若要实现上述目标,应在管理层面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认识,将环保施工理念放到水利工程建设的首要位置,加快环保施工技术的研究。制定出严格的工程建设标准,并对施工可能造成的生态危害进行提前预判。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同时,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只有深入认识到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才能够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加强环保意识,首先,在水利水电施工之前定制合理的设计方案,时刻遵循环境保护原则,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方案,提前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规划,侧重细节,针对每个施工环节作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其次,在水利水电施工之前,对可能存在的动植物种类、栖息环境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尽量保持原有生态平衡,减少对动植物的影响;再次,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选用环保建材,有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后,施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和理念,不同地区施工生态环境也不尽相同,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质、土壤以及水文等对施工手段进行调整,尽量保持原来的风貌。
4.加强废弃物排污处理
防治水利工程中出现水污染、生态破坏等情况,必须加强废弃物、污水等排污处理。企业以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当地环境情况和施工效果进行科学的效果评估,对未完成的指标加强处理,优化设计方案。水利工程中最大的污染为废水污染,因此在施工中要特别注意废污水的处理,强化对水源地的保护。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修建,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行,且行之有效。
结束语:由于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粗放式的发展过程中,对各类环境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坚持生态环境理念,对工程建设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法对其加以严格控制,使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平衡。要从水利工程前期规划入手,采取科学环保的建设理念设计水利工程建设方式,发挥出水利水电工程的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1]荆超.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4):102,110.
[2]王振挺.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9):2481
[3]张咏晶.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19(6):127.
[4]任改萍.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水利工程[J].农民致富之友,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