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丘君桂
[导读] 摘要:在整个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工程项目问题也不断出现,很多建筑项目存在施工延期,后期建设中的资金追加,工程外包方较多,建设主体关系复杂等。
        身份证:44142719681018XXXX
        摘要:在整个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工程项目问题也不断出现,很多建筑项目存在施工延期,后期建设中的资金追加,工程外包方较多,建设主体关系复杂等。要想保障建筑工程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就一定要强调对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要通过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来实现对建筑工程行业的推动发展。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主要就工程造价风险管理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措施
        1引言
        建设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一直是建设工程项目的重点工作,在建设工程进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风险问题,针对于这些风险问题,可以有效的利用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系统来规避。它不仅与工程内容有关,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存在着联系。正确地编制工程造价对政府和业主的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这项工作面临着许多的风险,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规避,是每一个建筑企业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2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风险
        2.1工程造价合同风险
        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包括多种风险,在合同上的价格风险问题有一个量的估算,这需要根据承包商与业主签订项目的合同价格具有一个严格的管理。同时为了更好减少合同上产生的风险,需要根据合同的谈判签署一定的协议,同时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在工程造价上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则会造成承包商以及业主等双方共同的风险,同时在整个项目的结算总工程清单的报价也需要清单上的数量要与其规定的具体的标准保持一直,都应该具有详细的记载才能保证每一项工程造价不会产生一些风险。
        2.2建筑工程施工量风险
        日常施工的工程量确定单据与实际工程量存在数据有差异的风险,依据国家对于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定,建筑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存在数据有差异由招标单位负责其偏差,待工程结算时进行实际调整。但在日常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有许多的招标单位通过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多少范围内的偏差不进行调整,同时还规定由投标单位复核最终的建筑项目的工程量的方式来规避工程量计算差异的风险。建筑工程施工量清单缺项的风险,国家计价规范中要求:“施工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设计变更引起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其相应综合单价由承包企业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但是,在日常施工中施工方提出的漏项事项应在投标书中有所体现,才有利于业主接受并在价格上协商。清单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不符的风险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定招标单位给出工程量清单,并对其偏差负责,在结算时调整。但在实际操作中,招标单位为了规避工程量计算错误的风险,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多少范围内比如±3%不得调整;或者规定由投标单位复核工程量,负责校正,如果在投标阶段不提出,则视为没有工程量偏差,结算时也不调整。这样招标人就把工程量编制的责任和风险又全部推给了投标人。如果施工企业不能摆脱清单责任,业主就可以随时以投标人报价里包含的所有工程风险为由来打压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将不得不额外承担不应由自己来担的工程量风险。
        2.3风险管理及研究人员数量不足
        目前我国研究风险管理的相关人员数量还不够充足,研究资源水平及专业素养不高。关于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课程也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大多数造价工程师没有较强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意识。一些研究人员缺乏对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系统性的认识及了解,加之没有必要的工作经验,导致了风险研究及管理人员资源匮乏的现状。


        3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措施
        3.1加强施工阶段的管理
        针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项目要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当出现风险存在的因素可以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是针对施工的进度以及严格的标准,具有明确的管理制度,避免模糊不清的条文。同时针对合同上的实质性的条款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一旦出现市场价格变动,可以根据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对于项目工程的风险控制。还可以积极的进行责任意识强化,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强化双方的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同时,针对工程出现的应急事件,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保证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出现突发的状况时,可以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将突发状况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尤其是造成的经济损失,避免造成更大的事故。
        3.2风险管理责任明确分工到人
        上文中所述风险管理体制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目前工程造价制度的落后,这些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各方责任不明确,沟通不及时,无法综合性的进行风险把控。为了进一步提升风险制度的先进性,需要将风险控制管理工作责任到人,成立各部门讨论小组,在项目工程实施前中后进行项目施工前调查,项目施工中协调,以及项目结束后善后,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要保持频繁沟通,施工部门及时反馈施工所存在的风险隐患,设计部门配合改正,只要做到工程造价风险管理责任明确分工到人,才能够在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上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只有这样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制度才能够提升。
        3.3注重完善保险系统,提升技术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需提升技术水平,让自身的管理与施工技术得到提高,有效的规避风险。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需提高工程建筑的整体性,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工程造价与施工的各个环节。此外,要注重完善保险系统,尽可能降低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损失。涉及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所有环节的人员从理念上,都应该提高对管理控制与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手段管理、管理意识在企业与建筑工程建设工程造价中的比重,让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对保险系统进行完善,不仅要让其风险管理的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还需要促进风险管理活动的良好展开。运用各类方法,强化费用与造价控制问题和工程管理行为与建设行为的系统监督。对工程建设涉及多部门的费用与造价进行复核,一旦发现问题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行实地严查。不断发展的我国建筑事业,让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相关人员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工程风险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要合理运用科学有效的途径与方式进行管理。在各项工作中都要跟进造价风险的管理工作,以此实现我国建筑事业的良好发展,促进相关企业实现高效管理一旦发现问题,必须严格处罚违规的部门,如果想推进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进程,那么就必须重视起来我国工程风险管理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正面临这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与普及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制度化应是工程建设机构甚至全社会都需承担的责任。
        4结语
        总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控对于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力的增大以及造价工程自身的特殊性,使得项目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应当采取各种措施,予以真正、足够的重视,以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周道川.浅析建筑工程造价中各个阶段的合理控制[J].科技资讯,2008,8(22):200.
        [2]郑海英.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点[J].科技资讯,2009(22):247.
        [3]于冬梅.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0,27(5):2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