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50119800823XXXX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以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城市基础建设水平的提高,就需要合理地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中软土地基属于非常常见的一种地质现象,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比较大,因此很容易导致工程的结构出现变形承载力下降的问题。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情况,需要施工企业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确保软土地基的处理,提高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1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征
软土地基的特点主要就是土质松软以及黏性大,含水量较高和负荷容量比较低等特点。软土地基会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对混凝土结构强度会产生一定的破坏,造成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等问题,对建筑工程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软土地基除了上述这些特点之外,还有相应的有机物质,对于建筑基础当中的钢筋会产生一定的腐蚀性,从而将建筑结构基础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对软土地基处理当中,需要对建筑工程结构性能加强思考,采用换填施工中,地基换填材料对于建筑整体力学性能不能产生太大的影响。设计单位在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制定当中,尽可能的选取较为容易采购的材料,以此将地基换填成本降低。因为软土地基含水量较高,蓄水性能也比较强,但是其结构稳定性较为差,将建筑基础的腐蚀性增加,从而会对建筑基础稳定性产生损坏。软土地基当中物质含量丰富,并且有相应的不可预测性。若是其外界环境产生变化,软土地基结构也会相应的产生变化,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导致和建筑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不能获得良好的保障,所以就会造成建筑后期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着一定的影响。
2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由于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相应的不稳定性,所以,就会导致建筑结构存在相应不可预测的安全以及质量问题,这就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加强对力学性能的改造。因为软土地基其具有不可预测性以及低透水性和可压缩性等,对于地基基础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加强对软土地基的换填处理,保证其力学性能符合建筑结构施工要求,保证建筑施工可以有效进行。施工前,施工企业需要和地质勘探企业进行协调沟通,对土体的类型以及性质进行合理明确,和专业化的勘探人员做好交流。软土地基在处理当中尽可能的采用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等,保证对于地基性能可以很好的改善。为了避免建筑工程产生不均匀沉降等问题,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监管程序的制定,保证软土地基自身的有效性。
3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应用
3.1换填法
在路基基层较浅的工程中,换填法是比较适用的,换填法能够很好地适用在含水量较大且软质部分容易被挖出的情况中,这符合我国多数地区的自然环境。另外,在沉降现象较为明显地区并且变形情况比较严重也能够选择换填法,不过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在建筑施工之前把排水工作做好,排除多余的水,及时处理不能使用的材料,然后运用封层回填的方式进行回填,在回填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回填的材料,主要使用砂、砂砾以及灰土等材料。
3.2碎石桩法
碎石桩处理方法是通过管状设备的震动,利用水流的作用,以电击或者水冲的方法使软粘土成孔,待到孔形成之后,在孔中装入碎石等较为坚硬的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后可以形成直径比较大的桩体,其主要成分是碎石,通过碎石桩与黏性土的结合来形成地基,这能够有效提高软土地基自身的抗剪强度,从而防止地基沉降情况的发生,但是从实际应用来看,它主要是由它是经由振冲技术改良成的,并且形成了类似钢筋混凝土的复合型结构,此种复合型结构不仅能够防止低下水温的影响,并且其造价成本也比较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路出现路基沉降问题,由于这样的优势,导致其在建筑施工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3.3强夯法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强夯法施工中使用的设备非常简单,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而且其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非常快的速度,其经济效益也比较好,这样的特征就使得强夯法有了广泛的应用。另外,在强夯法之外,强夯置换法在建筑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较于强夯法,强夯置换法在加固机理有着一定的不同,这样就导致了它在使用范围上有了一定的变化,在黏性比较高的地基中,强夯置换法应用效果是比较好的。
3.4软土地基表层排水法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进行科学地处理,可以采取表层排水法,这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比较常见。该方法主要是根据软土中水分的含量,进行排水施工方案的设置,保证地基结构的安全性。通过表层排水法的使用既可以合理地降低软土中水分的含量,同时可以提高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可以看出,表层排水法主要是在水分含量较高、土质条件较好的软土层中应用,其具体的方法如下。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针对性的表层排水方案,通过排水沟进行有效的排水。然后,如果软土地基的水分含量较高,可以通过抽水泵进行水分的分离,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提高结构的稳固。
3.5预应力管桩处理法
在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预应力管桩处理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预应力管桩的埋设,有效地改善图纸的松软情况。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现场的勘查处理,结合其实际图纸的力学性能和受力情况,确定具体的管桩位置,通过管桩的埋设改善整体图纸的应力结构,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在施工现场中,管桩埋设需要配置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相应的设备才能够保证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效率。同时,技术人员还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分析,掌握影响软土地基力学性能的相关因素,确保预应力混凝土桩发挥最大的价值,由于预应力管桩在施工中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3.6旋喷桩加固施工技术
另外一种就是旋喷桩加固施工技,这一技术可以实现对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在多种类型的软土地基中都可以有效的应用。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利用旋喷钻机进行施工,还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效果。对于这一技术的使用,作为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钻机将带有喷嘴的注浆管输送到土壤中,从而实现喷射的作用,提高对软土地及的加固处理。由于受到冲击能量的影响,软体地基中的颗粒物会被切开,相对较小的颗粒然后会冒出地面,剩余的颗粒则会随着喷射流速的增加,变得规律的排列。在这一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不同的施工地质条件,选择对象的施工钻机设备。
4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基础自身的承载力对建筑整体结构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人才的配置,保证实际施工当中的准确性以及专业性,将工程整体施工的安全性可以提升。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于软土地基施工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且制定相关监督管理方案,对于软土地基施工进行责任划分,将施工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可以提升,保证在施工中相关安全隐患问题可以降低。在实际的施工前还需要和勘察部门做好交流沟通,对现场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有效了解,保证建筑的承载力可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秦振龙,祝高飞.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6):74-75.
[2]许贺淇,金光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164
[3]任若骁.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