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在装配式建筑中对 BIM 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以有效表达其施工内容,避免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点,同时通过三维模拟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整个施工内容,满足装配式建筑标准层施工高效作业的要求。所以,在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 BIM 技术的重视,同时还要增强其科学应用方面的控制意识,并应用 BIM 技术顺利完成装配式建筑建设的目标,防止产生更大的建设风险。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技术
1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BIM技术的优势
1.1可视化模型的构建
构件拼装和预制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为了顺利完成这些工作,提高操作精准度,提高了建筑施工工艺要求。以往采用的交底作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需要将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立体图形。由于 BIM 技术具有可视化功能,所以选取此项技术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实施核心工具,针对工程施工流程中的控制要点和施工难点进行模拟,利用 AR 技术打造可视化建筑模型,从而为现场作业提供更加清晰的建筑结构图。
1.2虚拟施工
通过应用 BIM 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工程人员对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顺序的理解,也方便工程人员掌握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点,通过事前发现的方式,来制定对应的施工措施,从而整体地提升施工水平,并且 BIM 技术的模拟施工能够减少事后问题出现的概率,部分施工问题都能够通过 BIM 技术进行模拟操作施工,工程人员通过将整个的施工过程模拟出来,能够增进施工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和施工生产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整体上将基于 BIM 技术的施工操作从最初的 2D往 3D 和 4D 转换,促进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为项目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2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
2.1 场地布置中的应用
采用 BIM 场布功能,建立三维可视化现场布置。在运用常规静态场布的同时,针对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充分运用动态模拟构件进场、运输、存放等各阶段的场地情况,以确定最优的布置方案,最大限度解决场地狭小的困难。如计划每栋楼提前存放满足一层楼施工的墙、板构件等,根据构件类别、型号及存放要求,严格按照比例模拟进场、吊装及存放。在有效场地的前提下,提高场地利用率,确保方案的实施。
2.2设计阶段中的应用
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中的运用分为了三个步骤:1)构建模型、绘制施工图纸。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需要根据该项工程项目的施工性质与特点,规范操作运用BIM 技术构建出三维动态模型,将各项参数信息集成到模型中,系统会自动生成数据库方便施工人员的提取运用。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系统反馈的各项数据信息,及时优化调整设置模型构件参数,确保能够为接下来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具体施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帮助:2)高效协同作业、科学完成碰撞检查。基于 BIM 技术应用辅助下,工程施工单位能够有效搭建起各部门工作人员相互交流探讨的网络平台,他们可以随时围绕装配式建筑工程模拟设计的模型特点,展开参数信息的调整修改处理。而在碰撞检查作业中,施工设计人员则可以利用 BIM 技术优化设计出全面完善的构件模型,并利用其展开碰撞检查作业获取到实际反应结果,这样就能够防止在施工中出现返工问题,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顺利发展;3)工程造价管理。在传统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单位往往需要安排专业造价人员去展开项目核算作业,而这些造价人员需要根据施工图纸反映出来的实际工程量进行计算成本,整体工作效率偏慢,并且还会容易出现因为人工操作失误产生数据偏差,损害到企业的利益。而基于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下,其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有效提升对工程项目成本估算的科学准确性,促使企业在最低成本下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2.3施工阶段中的应用
为避免装配式建筑施工受到阻碍,就应强化各项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力度,借助合理技术维护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各项工作关联性和契合度,方便有关部门灵活应用各项技术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以此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稳步开展。而且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条件下,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分布也发生很大变化,这就应在考虑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实际表现和各项具体要求条件下应用BIM 技术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及时调整各项施工技术潜在的问题,从而彰显各项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建设施工中的作用效果。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发情况,如果不能有效规避各项突发问题,就会导致装配式建筑施工遇到阻碍,相应施工效果和质量安全也会出现问题。基于此,就应借助BIM 技术开展装配式建筑模拟施工,确保相应施工与前期计划的匹配程度,减少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预制构件转换频次和消耗量,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效果和预制构件利用效率,并将 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模拟施工中的现实作用表现出来。同时应用 BIM 技术还能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布置四维场地模型,引导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修改预制构件安装位置,保证预制构件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作用效果。同时还应借助前期模拟对装配式建筑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优化,彰显 BIM 技术和施工模拟的优势,更好地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实际开展要求。
2.4构件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对工程整体质量有重要影响,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根据相应《指导意见》的要求应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生产和质量安全。BIM 技术以及 RFID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FID 技术为无线电频率识别技术,通过对该技术进行应用,可以使工程构件的各方面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通过 BIM 技术对各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使装配式工程各部位构件的质量和进度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对构件的生产、运输、储存、安装等各个过程进行及时追溯。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的储存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构件的质量和转配效率,通过 RFID和 BIM 两项技术的结合,施工人员可以由构件出厂之后开始,对构件的存放环境及存放位置进行合理选择,可以有效缩短构件运输距离,从而提升施工效率和降低人员工作强度。以此技术为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将构件的名称、规格以及安装位置等信息,全部使用 RFID 标签进行记录,并使用 BIM 技术对其安装位置的合理性进行判断,若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有效地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
2.5安全隐患处理
在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这就应借助 BIM 技术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出现安全隐患的部位和具体施工要求展开研究,并从多个角度出发对 BIM 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隐患进行优化调整。当然应用 BIM 技术还能表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的部位和出现安全问题的诱因,同时通过多方面要求和现代化技术妥善处理各项安全问题。保证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安全和稳定性,使得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中的现实作用得以彰显。而在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隐患进行综合处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而借助 BIM 技术则可以避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处理受到阻碍。加强装配式建筑安全隐患处理效果,彰显BIM 技术现实作用。
结语
总之,在现代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 BIM 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施工队伍要想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工程综合造价成本,就需要结合工程施工内容和标准要求,合理运用 BIM 技术。施工设计人员通过利用该项技术可以仿真模拟出相关模型,集成各项重要数据信息,结合模型反馈出来的实际情况,优化改进工程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李东松 . 基于 BIM 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管理应用 [J]. 居舍,2020(22):141-142.
[2]王飞鹏,吴涛,刘喜,等 .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研究 [J]. 施工技术,2019,48(6):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