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宏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0000
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深基坑支护技术管理能力强,会促进建筑质量有明显提高,如果深基坑支护技术较差,则极有可能出现高层建筑逐渐发生倾斜等状况,严重可能会出现倒塌,严重威胁建筑施工人员人身财产安全。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深基坑支护工作技术也面对较强的施工压力,必须不断加强和完善深基坑支护技术管理,才能确保深基坑支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应以坚实、稳定的地基为基础,在应用地基加固技术后,需要对基坑进行合理防护,可保证施工环节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在建筑工程中利用基坑支护技术可提升建筑工程本身的质量。在应用基坑支护技术过程中,需要充分调查工程周围地基成分,计算支护过程的强度数据,再选择合理的支护方法,如人工挖孔桩、钢板桩、混凝土灌注桩等,以达到预期的支护效果。应设计、处理基坑支护结构,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1建筑施工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征分析
首先是施工技术严苛。近年来随着建筑物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其建筑规模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作为工民建工程施工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要不断提升对施工技术的要求,确保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安全性。其次是基坑支护原则。在基坑支护技术具体应用中需要遵循相关原则,一方面是保护环境的原则。在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无论是噪音还是建筑垃圾产生的污染都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噪音的污染会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是安全原则。安全原则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说施工质量的安全、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技术的安全。在基坑支护技术具体应用,要树立安全意识,避免因为意识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此外还要保障施工质量安全,避免因为施工质量的不达标对公民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此外在具体施工中工作人员还要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2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中常用的施工技术
2.1土钉支护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土钉支护施工技术是目前我国深基坑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但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土钉施工技术是通过使用土钉利用建筑物与周围土体之间的摩擦来提高深基坑支护土层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在土钉支护技术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探,了解现场边坡实际情况,进行计算,确定是否符合土钉支护施工技术操作标准。计算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土钉支护施工技术使用时的拉力值和强度值,是否能够达到建筑施工标准。在土钉支护技术施工时,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施工企业必须按照施工建筑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操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和计算土钉深度以及孔内实际土钉支护,合理确定水灰比和水泥砂浆外加剂类型和数量,提高土钉施工的质量,确保后续灌浆施工工作能够顺利进展。
2.2钢板桩支护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还具有钢板桩支护的方式,是由钢板桩和锚拉杆组成。由于现阶段使用的钢筋材料都是再生钢,而非传统的原钢材料,刚质材料的拉应力不足。其支撑性能相对较低。为此,添加锚拉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钢板的刚性和稳定性,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注意,锚拉系统必须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对应的锚拉系统和拉应力技术,一旦锚拉系统处理不当,就会对钢板桩支护造成较大的影响,容易造成变形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支护方式不可以在基坑深度为7米左右的软土地层使用。
2.3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
基坑支护工程中的预应力锚杆技术主要是通过预应力的原理,利用锚杆减少挡土结构承受的荷载力,将挡土结构上的荷载力传达共享给拉杆相连接的土层中。该支护技术能够保障基坑支护整体的稳定性,通常可以被应用于深层的基坑支护工程中。另外,该技术在实际的施工中具备更高的可操作性,实际施工更加灵活,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的建筑以及土质的影响也更小。该技术对于土质的要求也较低,可以适应大多数恶劣土质。
3建筑基坑支护的技术要点
3.1锚杆设计阶段
锚杆技术是当下经济效益较高的支护技术,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的基坑支护作业中。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到锚杆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锚杆技术的安全性。因此,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需要考虑到如下三点:首先,要考虑锚杆的承载能力,锚杆的承载能力与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息息相关,并且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水位情况;其次,要考虑锚杆技术的局限性,在完成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之后,锚杆就会被永久地留在地下,难以在后续施工中对锚杆进行调整;最后,在使用该技术之前,还要考虑开挖深度是否适用锚杆技术。
3.2护坡桩支护施工技术
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施工便捷的支护施工手段,护坡桩支护施工通常按照定位、冲孔、制作钢筋笼、下钢筋笼、下导管、浇筑砼、连梁施工的顺序进行具体施工。在施工中,护坡桩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注重以下要点。其一,护坡桩中心桩的位置决定了整个支护工程的成败,故而在施工前,应基于地质勘查结构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中心桩位置的精确定位,确保中心桩误差处于设计范围之内。其二,冲击式钻机是护坡桩成孔的主要设备,采用该设备成孔时,要求钻头与桩中心位置的误差保持在5cm以内,同时,钻孔施工过程应保持联系和稳定,施工过程中,对钻孔深度、地质特点、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准确记录,以此来调整钻机状态,确保钻机钻进到设计深度。其三,在钢筋笼制造过程中,要求所有的主筋保持顺直,同时需保证所有钢筋连接点位规范焊接,确保钢筋笼的整体性。下放钢筋笼时,要求主筋靠近土层一侧,且需要通过原木对钢筋笼进行固定,确保整体稳定性。其四,通过导管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系统检查混凝土整体性、表面高度、强度等指标,确保护坡桩整体质量合格,为深基坑支护创造良好条件。
3.3支护方案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过程,通常采用弹性支点、有限元以及等值梁等方法。其中弹性支点预测方法和实测结果高度相符,可兼顾支点刚度以及土体应力、变形等情况。有限元这一方法能够预测范围相对较广,可对地基隆起、地面沉降、支护变形和地层位移等问题进行预测,但是由于实践过程流程复杂,因此不选择此方法。等值梁方法的显著优势为直观性强,但是对于复杂基坑的设计方面设计实用性不高,忽视环境、支护结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问题。鉴于该项目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不高,故此,可选择此方法对整体稳定、抗隆起、抗渗流等进行验算。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中,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考察,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技术,充分的发挥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势,保障施工环节的安全性,为建筑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维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3):46-47.
[2]张恩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207-208.
[3]覃松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3(15):221-222.
[4]张海军.房屋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21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