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毕敬源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工民建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对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黑龙江兴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工民建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对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保证工民建施工更加有序,应科学地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利用,明确当前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现状,然后以此为依据,有效地制定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方案,以便从整体的角度上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效果。
        关键词:工民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
        引言
        基于全球化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针对于此各个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促使他们能够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熟练掌握运用好各项混凝土施工技术,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基础概念
        混凝土属于一种混合搅拌材料,其主要由水、水泥、砂石材料以及外加掺和剂组成。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对应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使其能够达到建筑构件的需求,实现良好的处理目标。混凝土属于工程的主要材料之一,其需要进行浇筑才能够达到应用效果。因此,工程团队需要掌握对应的浇筑技术,避免出现不良问题,影响后续的工程质量。与其他材料相比,混凝土成分来源较为广泛、制造成本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能够达到优秀的隔热与耐压效果,因此其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工民建施工期间常见问题
        2.1裂缝问题
        工民建项目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问题十分常见。由于此类质量缺陷成因复杂,既包括混凝土原材料问题,也包括配比问题,还包括施工流程问题。建筑结构当中,若存在裂缝,无论其质量大小,均可影响建筑结构强度,导致建筑使用期间存在安全隐患,质量问题十分严重。所以,需要在施工过程,结合裂缝问题成因,采取防治措施,科学治理,及时上报,保障问题处理及时,将裂缝问题造成的损失降为最低。
        2.2露筋问题
        在现代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露筋是一项经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该问题的发生会导致钢筋裸露在混凝土外面,造成钢筋内部空洞现象的产生,降低混凝土钢筋结构的荷载能力,从而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施工人员由于在施工中操作不够规范合理,致使在钢筋、水泥铸造阶段未能够完全密闭包裹好主筋,混凝土表面保护层厚度设备未能够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要求进行有效施工设置,也会引发混凝土空洞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存在一些混凝土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阶段时相关施工技术应用不科学合理,导致放置过远或者过高情况的发生,这样一来也会造成混凝土施工露筋现象的出现。
        2.3麻面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阶段,混凝土表面常见稀浆、麻面等问题,此类问题对混凝土整体质量没有较大影响,但是会对建筑物整体美观度产生负面影响。麻面问题产生将会导致混凝土调配不规范、模板表层光滑度不足等。在当前施工中要注重对混凝土合理应用,集中控制麻面问题,能保障建筑项目整体外观不会受到较大负面影响。
        3工民建施工期间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
        3.1准备浇筑所需材料
        为了达到良好的浇筑效果,需要针对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进行准备。通过适当的质量检查与设备整理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材料准备的效果,降低后续浇筑流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达到良好的施工目标。在建筑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的材料主要包括钢筋、水泥、砂石等。针对这些材料,工程团队需要强化质量检查措施,确保其品质不存在瑕疵。同时,还可以利用抽查方案,提高材料检验的效率,为后续的浇筑打下坚实基础。在材料采购环节,相关人员应当选择信誉较为良好、企业规模较大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通过这种方式,降低材料质量出现问题的概率。
        3.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
        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一定要控制好材料配比,这是充分确保这一工序能顺利完成的关键。进行混凝土材料配比时,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做好材料的强度、性能检测工作。对于材料中的含水量、水泥、外加剂及砂石等含量要持续进行调整及优化。通过计算获得最佳的配比参数,利用合适的参数全面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
        3.3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将施工区域的垃圾、油污等彻底清除,确保施工区域环境良好,也要对垫块的铺设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施工区域具有良好混凝土浇筑施工条件才能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方式包括:现浇混凝土,是现阶段建筑项目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用施工现场搅拌的混凝土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浆下浇灌是在槽孔内充满泥浆的情况下,将容导管插入槽孔,再将混凝土导入容导管,利用混凝土与泥浆之间的密度差异性,进行浆下置换;水下混凝土浇筑方式常用于在水利工程等特定的水下建筑施工环境中;分层浇筑方式,能有效减少浇筑过程中产生的缝隙和气泡,同时根据一层浇筑效果来决定浇筑次数。另外,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从发车起算到浇筑结束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避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冷却或出现冷缝;分层浇筑时上下两层浇筑时间不得超过1.5小时,才能避免出现冷缝。
        3.4混凝土振捣操作
        当前混凝土振捣方式应用较多,选取规范化的振捣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施工技术人员你要注重对施工现状进行分析,对混凝土混合需求合理判定,保障轻骨料振捣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施工人员要注重合理选取相应的振捣半径,模板与振捣器之间的距离要小于振捣半径0.5倍。在振捣中,施工人员要防止钢筋等诸多器材之间产生碰撞。保障振捣器插入到混凝土中的深度能满足规范化要求,深度要超出50mm,这样能实现充分振捣。技术人员要对表面振捣器有效应用,注重将移动距离与振捣器边缘位置有效对应。施工人员在应用附着式振捣器时,要注重基于实际现状进行演练,实现精准振捣
        3.5后期养护
        浇筑施工结束以后,在12h以内,结合当地环境选择覆盖方式。结构拆模以后,即可在表面上洒水,在浇筑之后7d才可洒水,需要重点控制洒水量,保证结构表面在湿润环境当中即可。除此之外,如果冬季施工,外界环境温度<5℃时,应该及时对于结构采取蓄热保护措施,可在结构表面使用外加剂进行养护。及时养护能够防止由于内外的温度差异过大,导致结构强度降低,控制结构裂缝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工业建筑建设期间,还是在民用建筑建设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工程质量以及效果的提升有着很大的意义和作用。通常情况下,在工民建施工阶段,有效地将混凝土施工技术融入其中,能够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稳定进行提供保证。故而,为了让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得更加合理且有效,那么施工人员在作业时,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合理地选择整体分层浇筑以及分段分层浇筑等方式,然后采取一系列的手段,有序地对施工方案进行实施,进而从整体的角度上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郑玉峰.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6(3):205.
        [2]赵丽静.对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27):116-117.
        [3]张红涛,何继强.浅述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28(9):172,174.
        [4]李基伟.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6(7):158-159.
        [5]高强.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8):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