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汝城县委党校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 424100
摘要:湖南是红色资源大省,素有“伟人故里”“将帅之乡”“革命圣地”美誉,湖南的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组合良好,相对集中且知名度较大。近年来,湖南各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力度,积极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收到了较好效果。除了创建了列入中组部64个全国备案目录的韶山干部学院外,还筹建了湖南党性教育馆,新授牌了“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陈树湘烈士纪念陵园、十八洞村等一批党性教育基地。沙洲党性教育基地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和发展,沙洲党性教育基地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湖南红色旅游资源;现状分析;沙洲党性教育基地;品牌提升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乌兰书记在6月份的全省党校(行政学院)校(院)长会议上也提出,我省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开展党性教育的最好教材。各级党校要着力讲好毛主席、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讲好“半条被子”“断肠明志”“第一军规”等红色故事,用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帮助学员涵养党性、坚守初心。
一、湖南红色旅游现状基本概况
湖南是红色资源大省,素有“伟人故里”“将帅之乡”“革命圣地”美誉,湖南的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组合良好,相对集中且知名度较大。目前,全省有红色旅游景区310个,属于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级别的有28个,省级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有72个,列入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有42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5个,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省共有革命遗址1832个,其中有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475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400处、革命领导人故居488处、烈士墓270处。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由湘潭韶山、宁乡花明楼、湘潭乌石组成的领袖故里“红三角”。而发掘湖湘红色文化优势资源、办好党性教育基地,既是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迫切需要。
(一)湖南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湖南各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力度,积极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收到了较好效果。除了创建了列入中组部64个全国备案目录的韶山干部学院外,还筹建了湖南党性教育馆,新授牌了“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陈树湘烈士纪念陵园、十八洞村等一批党性教育基地。
湖南的红色资源虽然丰富,在发掘红色资源、建设党性教育基地方面想了许多办法,积累了颇多经验,但与党中央要求、人民群众期待还存在差距,有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一是特色不够明。湖南红色资源分布比较广、党性教育基地比较多,一些基地存在重复建设和特色不鲜明问题;二是发掘不够深。对红色资源的挖掘不充分,对红色精神的提法、内涵、成因、要素等缺乏权威表述,导致认识不一、理解不一、表述不一;三是方法不够新。在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上,各地不同程度存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现象;四是机制不够全。红色资源的保护修复、红色阵地的开发利用、红色教育的投入保障、红色旅游规划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等存在体制不顺、制度不全、机制不活等问题;五是效果不够实。因为缺乏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存在娱乐化、庸俗化、市场化倾向,有的地方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没有真正落实落地落小、入脑入心入行。
(二)沙洲党性教育基地发展现状
沙洲党性教育基地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硬件设施相比于其他教育基地来说都是好很多的,也赶上了发展的好时机。沙洲红色旅游景区相继入选第三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湖南省委组织部备案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省直就按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等十多个教育基地或教学点。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和发展,沙洲党性教育基地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地域特色不强、传播内容相似、宣传渠道分散、整合互动缺乏等问题。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在表现、展示以及导游讲解方面,呈现方式还是以故居、展馆、铜像广场老三样的静态展示性项目为景区的主体,图片加文字为展示的主要形式,红色旅游的体验性与生动性不足。展示方式单调、僵硬,使得游览者的体验感不强,导致游览者在景区的逗留时间不长,不能留下深刻的心理感受。
2.红色资源价值的深入发掘尚待加强。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目前沙洲景区对区域内的红色资源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挖掘,包括汝城区域内的各个遗址、旧址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开展的也比较顺利,大多数都保存了下来,但是,这只是形式上的保存与保护,要想使这些红色资源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就必须为红色遗址、红色遗迹注入时代内涵,让红色资源对接时代精神,使红色精神在当今时代发扬光大。如果深入挖掘它的时代内涵,就能提升红色文化的品味,使红色资源的价值能到充分展现。
3.红色资源运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当前,在国家大力提倡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红色旅游”的背景下,使得红色资源开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一时的繁荣景象。但是,这种繁荣更多的不是来源于红色资源本身的吸引,而是来源于政府的引导,政策的倾斜等原因。这种繁荣虽说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红色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但是非长久之计,要想有个长久发展,还是得完善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运行机制,提升整个区域的整体发展能力。
二、沙洲党性教育基地品牌提升策略
(2019-2022年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强调“深入挖掘湖南红色教育现有资源,加快建设以韶山为龙头、以省市党性教育基地为主干、以各类现场教学基地为支撑的党性教育基地网络”。
(一)科学规划,提升管理质量
加快推进湖南红色资源开发和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立足本省、着眼全国,整合资源,抓好“龙头"。湖南红色资源量多面广,应科学规划、有机整合,推动产生集群效应。《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积极探索旅游综合体、全域旅游等新的发展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线路、统一市场管理、统一宣传促销,主动做好各项协调服务。目前,沙洲红色教育景区在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渗透全域旅游的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要创新发展红色旅游规划,将红色旅游景区发展与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注重景区内外发展,不再只局限于景点景区的开发而忽略周边环境的整治。
(二)结合自然,融入民族文化
沙洲景区不仅要根据自身红色资源的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群众路线”“军民鱼水情深”主题,实现旅游景区的差异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将统筹规划与重点突出相结合。还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文景观文化来决定,开创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品牌。如桂东县挖掘和突出党的军规建设资源,结合自身“天然氧吧”的优势打造桂东独特的纪律文化与避暑氧吧胜地模式。炎陵建设别具特色的红色标语馆,都形成了品牌,形成优势。其次,要助推红色资源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相融合。形成红色,绿色,古色相得益彰,互助互补的景点格局。使游客既能在现场接受红色资源的教育,又能陶醉与绿色的自然景观之间,同时还能受到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的熏陶,增强景区的吸引力,使游客同时感受到精神的震撼,灵魂的洗礼,思想的升华。特别是沙洲和周边一起发展的延寿官亨村还是典型的瑶寨,如果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能充分展现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巧夺天工的秀美河山、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而且还可以通过结合发展红色旅游,提升旅游品味,增加当地百姓的收入。
(三)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模式
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在品牌提升过程中应发挥旅游功能的多样性,加强红色旅游功能的融合互动。不论是在景区开发、保护还是在周边环境治理,均应以政治为引领,凸显红色元素,营造军民鱼水情深氛围。在党性教育中,强化红色景区的教育功能。同时,在产品开发和景区景点的经营管理上,应注重文化功能渗透,强化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优化景区交通,开通高铁、各汽车站直达各核心红色旅游景区的大巴,不仅要能承接团队学习的游客,也要能增加各类散客的比例。建设一批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综合体,在品牌提升过程中应加强与当下火热的研学旅游、会展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的融合发展,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在突出红色元素的基础上,建立湖南红色旅游体验基地,打造湖湘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依托周边的农庄及民宿旅游村,推动景区与周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同时突出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教育功能,促进红色旅游与相关旅游形式的业态融合。
(四)突出发展重点,融入精品路线
前文提过,湖南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同质化的旅游资源很多,不仅需要各个旅游区突出自己的亮点,更要打造几条精品的线路,比如:打造以韶山为出发地的“1个小时内”湘东党性教育线路、“2小时内”湘北党性教育线路、“3小时内”湘南和湘西党性教育线路。湘东红色旅游重点产业沿平汝高速分布,包括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炎陵,以及桂东和汝城。这一带聚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众多革命旧址、纪念场所和文物保护单位,是闻名全国的老区、苏区,是井冈山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源虽然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方,但它应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缺少了哪部分,都不能充分体现它的完整性。因此,各地在凸显自己地方特色的同时,也要“湘东一盘棋”在道路规划,线路规划,景区衔接、旅游服务上,统筹规划,不能各自为阵,单打独斗,形成湘东红色旅游一条龙,以免造成参差不齐、五花八门的局面,形成紧密联系、团结合作、步调一致的发展格局。要打造特色品牌,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全省一盘棋,实现错位发展。比如韶山的伟人精神、花明楼的党性修养、桂东的纪律文化、汝城的群众路线、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等都形成了地方特色;要打造精品课程。重点在精神提炼上深度挖掘,联合省内外知名专家,以课题委托、课程开发等形式,搞好红色精神研究工作和课程体系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党性教育精品课。党性教育精品课程才是竞争的核心软实力,不仅要“见人见物见精神”更要上出地方特色,突出时效性与针对性。要创新形式,拓宽渠道。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满堂灌"讲授、听报告单一模式,加大现场教学、情景教学、访谈教学、体验式教学力度,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感染力与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