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余晶晶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余晶晶
[导读] 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建筑工程数量明显变多,在房建施工中,有效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有助于确保房建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结构失稳的情况。
        中铁十局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建筑工程数量明显变多,在房建施工中,有效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有助于确保房建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结构失稳的情况。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应当充分结合工程结构特征,对后浇带进行合理设置,确保能提高房建施工质量,并能提高工程使用年限。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施工;应用
        1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意义
        对于后浇带施工而言,就是针对房屋主体结构,在相关部位设置二次浇捣区域,比如地板与墙体,通常情况下,浇捣区域的宽度介于800~1200mm之间,就是基于浇捣区域,来分开混凝土结构,在膨胀及收缩方面,当地板、墙体等结构接近稳定之后,在适当时间内,针对混凝土填筑,来补偿一定的混凝土,在此基础上,有助于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的现象,促进房建结构更加稳定。具体施工时,有效利用后浇带施工,有助于工作人员掌握工程结构特征,充分融合结构特点,对后浇带进行合理的设置,基于此,不但能促使房屋结构更加健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外部温度对构件的影响。
        2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现代建筑业发展迅猛、成果喜人。现代建筑行业在房建施工中多采用钢筋混凝土为建筑材料,让建筑物更加耐久、稳固的同时,对于混凝土会出现的问题也应做出应对措施,后浇带可以防止现浇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能够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在房建施工中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2.1后浇带施工现状
        现如今,我国房地产事业遍地开花,建筑工程随处可见,钢筋混凝土也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使用,但是钢筋混凝土因为自身应力、剪力等问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有害裂缝,为了避免这些裂缝的出现,我们通常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等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隙,也就是设置后浇带,可有效保障房屋质量。目前,在房屋建筑的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它们对后浇带的功能发挥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2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后浇带可以有效解决房屋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建筑物沉降问题,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等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隙,后浇带主要将整个建筑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在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以及受到不同的作用力时,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移位或者不同的微小变化,再将之前预留的缝隙用混凝土填充,从而将这些发生变化或者没有变化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后浇带主要就是解决错层之间的沉降问题,还有混凝土热胀冷缩后的变形问题,以及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从而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进而提高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让建筑物的功能性、安全性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这些都足以说明后浇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其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质量,其施工技术的高低也影响着建筑质量的好坏。
        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3.1后浇带施工时间的选择
        在开展沉降后浇带施工时,应当确保建筑物沉降结束。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构件收缩前2个月内,沉降会结束。因后浇带具备不同的类型,则浇筑时间也不同。并且在高层建筑施工时,主楼施工进度要慢于裙楼施工进度,一般情况下,裙楼施工完成时主楼还未完成施工过程。此时,实际产生的沉降情况是裙楼先于主楼,主楼荷载沉降大于裙楼。因此,后浇带施工时间必须在主楼沉降结束后才可以进行。
        3.2模板预设
        在预设模板时,应当将工程施工图纸、施工方案作为依据,划分位置,明确混凝土施工层模板形式。通常情况下,在后浇带位置,应当按照后浇带方向,设置单独的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在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两侧混凝土达到强度后,能提前拆除后浇带两侧模板与支撑,不会影响其他模板周转,还可以维护结构构件的安全性。
        在基础底板设有后浇带时,由于底板及外墙钢筋较密,采用传统钢丝网拦堵会造成后浇带混凝土渗漏严重,且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剔凿难度加大,因此应使用快易收口网代替传统钢丝网进行拦截。
        3.3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当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科学操作。

施工人员应当合理地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防止混凝土浇筑过度,减少钢丝网模板外凸。在施工建设中,合理应用钢丝网模板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操作中,高度重视浇筑厚度问题,合理控制振捣器与钢丝网模板间距,防止后期出现水泥浆流失问题。在具体施工操作中,采用专业振动器振捣操作,确保模板和振捣器距离大于40cm。此外,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施工缝处,并持续保持湿润,不少于24h。并应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除,将表面松动的混凝土层与石子剔除,再将两侧进行凿毛处理,防止新旧混凝土结合出现分离。
        3.4接触面凿毛处理施工工艺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待混凝土施工作业完成后在初凝阶段,可以通过有效的施工作业措施加以处理干净,此时则可以采取钢刷针对表明进行处理,这样能够使得混凝土表明出现凿毛的现象,然后用清水擦洗管径,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想在混凝土表明形成一层凿毛,这样在进行现场施工作业混凝土配比时就可以清晰找到相应地位置,很容易在出现沉降后对其进行后浇筑的处理。在其保护层中形成一定程度的保护膜。在浇筑完成后可以通过木板的方式来完成对后浇带位置的密封处理,防止灰尘进入,最终影响质量。传统做法中凿毛是将所有旧混凝土表面全部剔除,混凝土没有松动的或没有严重污染的只需要凿毛即可满足受力要求,因为后浇带的封闭一般是在主体结构封顶之后,此时对于混凝土虽然已终凝,如果不是松动或者污染不会影响接触面的受力。优化做法中不仅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省去了后期清理凿毛的施工,明显节约工期与成本。
        3.5后浇带混凝土建筑技术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在浇筑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对杂物进行全面清理,并排除混凝土结构、施工区域的杂质。后浇带浇筑过程中,要保障两侧构件表面的湿润程度,保障其可维持一天以上的湿润度。针对后浇带施工中的钢丝网,要对其进行积水、杂质的清理工作,避免其出现锈蚀情况,导致后浇带质量受到影响。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清除周围松散的混凝土,避免其出现连接裂缝,影响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科学连接。若浇筑类型属于水平后浇带,需要控制钢丝网承受的侧压力,在保障钢丝网稳定基础上,实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振捣作业。在振捣过程中,要利用振捣器,控制与模板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混凝土浆流失情况。
        3.6后浇带垂直缝控制施工技术
        在后浇带垂直缝施工中,要利用钢钎振捣施工裂缝,保障后浇带混凝土的紧实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安排专门人员对冲洗工作进行全面检验,并重视检验人员的责任心,制定相关的施工检验标准。在后浇带温度控制上,要科学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温度,理顺混凝土浇筑的工序,保障后浇带与原混凝土结构之间结合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10℃是最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温度,可保障混凝土具有很强的膨胀、收缩结合度。在后浇带施工中,需要科学控制其时间,保障其工期在三天之内结束,防止混凝土出现干裂问题。
        3.7加强后浇带保护
        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后浇带技术应用有效性,则需要强化其保护意识,将有效的保护工作落实到位。具体表现为:(1)在后浇带缝的两侧设置挡水设施,用木板或铁皮予以应对,避免水或其他杂质影响后浇带应用效果,实现对这方面的保护处理;(2)加强性能可靠的砂浆使用,在后浇带周围设置好防水带,考虑周围环境因素对其性能方面的影响,确保后浇带保护工作落实的有效性,满足其技术科学应用方面的要求。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有效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有助于确保房建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结构失稳的情况;有效利用后浇带施工,有助于工作人员掌握工程结构特征,充分融合结构特点,对后浇带进行合理的设置,不但能促使房屋结构更加健全,而且有助于降低外部温度对构件的影响;为避免钢筋发生偏移的现象,可借助于小钢筋,来开展绑扎加固,同时对止水带进行安装;为提高浇筑施工质量,可借助于丝网模板,并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来开展浇筑施工操作。
        参考文献:
        [1]陈正洪,周鹏,王雨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5):59-60.
        [2]吴文煊.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9(06):22-23.
        [3]郑时春.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研究[J].信息周刊,2020(4).
        [4]辛海.关于房建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7).
        [5]赵振伟,洪靖刚.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世界家苑,20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